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和小畏
 
编辑 | 朗门
 
被妖怪附体的她们
 
我特别喜欢《日本妖怪大全》这本书,书里记录了日本民间传说中各种妖怪的故事。
 
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妖怪,叫“忙”。
 
被这种妖怪附体的人,都会整日忙碌,不肯停歇。
 
这让我想起曾找我咨询过的两位女士:
 
杨女士和乔女士。
 
之所以会想起这两个人,是因为她俩都曾对我说过同一句话——
 
忙,是解决一切情绪问题的最好办法。
 
38岁的杨女士,20年前白手起家,经营起一家制造厂,厂子越办越好。
 
以她现在的条件,完全可以把很多事情交出去,安排别人去做,但她却没有。
 
每当我问起她的近况时,她总会说:
 
“哎呀,工作太辛苦了,总忙个不停,等我退休后得去过点悠闲的生活才行。”
 
尽管嘴上会这么说,但大部分时间,她还是把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子。
 
当我和她提议,现在就试着减少一些工作量,不必一定要等到退休后,才能过悠闲的生活。
 
她总回答说,工厂离不开她,她必须要工作。
 
去年刚刚退休的乔女士,一定程度上像是杨女士未来的样子。
 
62岁的她几乎从成年开始就一直忙碌打拼,尽管也是在3、40岁时就畅想着退休后的悠闲日子,但却依然坚持工作直至退休。
 
如今,她终于如愿退休了。
 
但却发现,退休对她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
 
不用上班之后,她并没有按曾经计划的那样,去游遍大江南北或是培养点兴趣爱好。而是终日陷入焦虑之中,不断地向身边的人打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因此,对她而言,即使已经退休了,但她的生活状态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反而更糟糕了。
 
这两位女士,就像是被妖怪“忙”附体了,她们一刻也停不下来。
 
一旦停下来,就会心神不宁,坐立难安。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压根闲不住”。
 
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是该做点什么,仿佛生活马上就会发生一些很糟糕的事。
 
当我问她们具体在担心什么时,往往又答不上来,但又坚定地认为“这样是不行的”。
 
类似她们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总在忙碌,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我有个同事,因为工作压力大,整个人状态都不太对了:脱发、失眠、抑郁接踵而来。
 
她挺不住,辞了职。
 
可她的朋友圈状态,并没有像她曾规划的那样,各种吃喝玩乐,有的只是一条一条内容链接——她无缝衔接找了另一份工作。
 
和我聊起来,她说:“我回去大睡了几天,结果越睡越心慌,又起来马上投了简历。”
 
为何凡事必须有用?
 
他们为何那么忙,准确地说,是那么害怕“闲”下来?
 
因为停下来的感觉实在是太不好了,比忙起来的感觉糟糕得多。
 
一旦闲下来,就心慌,焦虑,饭也吃不好了,觉也睡不香了。
 
其实在操控他们的,是根植于心的“生存焦虑”。
 
(人其实多少都会有生存焦虑的,而现在我们探讨的是,一些人条件尚可,但依旧不敢停下的情况。)
 
生存焦虑比较严重的人,有一个最常见的思维习惯是:
 
“凡事,必须有用”。
 
休闲是没用的,忙碌才有用。
 
一旦自己闲下来,就会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没用。
 
这就触发到了他们的生存焦虑,所以他们一刻都不允许自己闲下来。
 
杨女士也是如此。
 
身边一些朋友邀请她去钓鱼、爬山或是逛街,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些事有什么用?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做点有用的事。
 
杨女士说,自己还是个小女孩时,当她摘回来一朵花、或是学会一种新的翻手绳图样,兴高采烈地想给爸爸妈妈看时,通常听到也是一句冷冰冰的话:这有什么用?
 
父母看重的是成绩,如果发现她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爸妈的态度就会变得冷漠。
 
当时父母铁青的神情,即使长大成人多年后,杨女士一想起来,还是会觉得害怕。
 
想办法与父母建立连接,是每一个小孩的本能。渐渐地,她也养成了“拿结果来说话”的习惯。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考了全班第一时,看到父亲脸上堆满笑容,骄傲地和亲朋好友说她的成绩。杨女士很少见到爸妈因为她这么开心过。
 
久而久之,“有用”也变成了杨女士判断一件事最重要的标准。
 
每当看到一件事物,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想这个有没有用;
 
如果是没用,她便不会去做,觉得是浪费时间。
 
因此,她大部分的生活便是:努力变优秀,努力赚钱,努力达到更高的目标。
 
她一直都在做“有用”的事。
 
有用的事就是以前的学习,现在的工作。
 
这样的观念让她每次闲下来的时候,便会陷入一种极度的不安之中,唯有马上让自己忙碌起来,那种糟糕的感觉才会得到稍微缓解。
 
忙,是解决情绪问题的最好办法?
 
让自己忙起来,并只做“有用”事,的确会一定程度上带给人好处:
 
① 更容易获取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获得更好的发展。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的投入,都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反馈。
 
② 忙,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帮人麻痹感官。身体上忙碌起来,心理上就不容易被分割注意力,去想一些杂七杂八的事。
 
杨女士的婚后生活并不如意,厂子好不容易步入正轨时,她发现老公出轨了。
 
经历了多番的内心挣扎后,她决定和老公秘密离婚。
 
没什么闺蜜的她,一时身边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离婚后的生活她变得很孤独。但她痛苦的根源并不是离婚,而是她难以去敞开自己,宣泄一下情绪。一闲下来,满脑子都是老公出轨和离婚的事儿。
 
她发现,只要一天从早到晚,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地做事,自己就不会去乱想了。
 
因此,她得出结论:忙,是解决情绪问题的最好办法。
 
之前的矫情都是因为太闲了。
 
其实情绪困扰,并没有因为她的忙碌而得到真正的疗愈。只是让她的知觉变得麻木,感受不到那么多的情绪而已。
 
这就让当事人误以为“我的情绪困扰被解决了”。
 
但人毕竟不是机器,总有闲下来的片段时刻。
 
一旦无需工作、喝醉酒迷迷糊糊之际,又或是半夜睡不着醒来时,那些糟糕的感觉,就如潮水般涌来,迫使杨女士继续找更多的事情来麻痹感受。
 
就像电影《阿飞正传》的那句经典台词说的一样: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
 
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
 
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
 
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
 
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被单一价值模式摧毁的生活
 
人类是需要意义的物种,追求生活的意义是我们的本能。
 
意义疗法创始人弗兰克尔认为:一个人对于“意义”的理解,会直接影响他的一生。
 
他把人们追寻意义的方式划分为了3种:
 
① 创造的意义:去完成某项具体目标,或是贡献了些什么;
 
② 体验的意义:去经历某种事物或某段关系,用心体会这一切带给自己的感受;
 
③ 态度的意义:个体在面对不可改变命运时所呈现的姿态。
 
杨女士追求的“有用”,属于上面的第1种,但并不是生命意义的全部。
 
这样的观念让她在生活中,难以去享受悠闲的时光,让她斩断了很多美好事物的连接,错失了许多美好的体验。
 
——我学会把魔方拧成6面了!
 
——这有什么用?
 
——看,我买了一个新的手机挂饰!
 
——这有什么用?
 
——我今天学了一句四川话。
 
——这有什么用?
 
这样的对话听起来就让人窒息,不断重复过后,会让人脑海里仿佛冒出一句话:
 
活着真没意思。
 
纯粹以目标为导向的生活,会让人感到一种弥散性且难以言状的不安感。
 
因为在这样的模式之下,能够与生命产生连接的人、事、物会越来越少。
 
久而久之,人会感受不到意义,也会感受不到爱。
走在路上,感受不到微风吹扫身体,阳光温暖皮肤的感觉;
 
身处人群,人声鼎沸,也难以融进去,听不进一段完整的话。
 
你问这些重要吗?或许看起来没那么重要。
 
忙碌,麻木了一个人的感知能力,痛苦和空虚被屏蔽掉了。但同时,感知微小幸福、建立良性关系的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可是能真正治愈一个人的,依然是良性的关系。
 
这里的良性关系,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也可以是与一切能够燃起热情的事物之间。
 
所以最根本、也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还是要去投入到关系中,去感受和表露自己的弱小、恐惧、焦虑,以及好奇、热情与爱意。
 
幸福是体验、是过程,而非结果。
 
它并不存在于“有用——没用”的维度之上。
 
一昧通过“有用”来构建起来的关系,并不能真正从深处去滋养人的内心。
 
去体验,去连接,去爱
 
如何才能从这种模式脱离出来,去拥抱更多美好的体验?
 
电影《心灵奇旅》中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主人公乔伊,是一位一直梦想着实现自己爵士音乐梦的中学老师。
 
经历了多番周折,他终于顺利完成了演出的梦想。
 
待目标实现之后,莫名的失落感却涌上他心头。
 
此刻他发现,目标实现后也不过如此,生活还在继续。
 
他开始回首之前的经历,重新去思考生活的意义。
 
在街角陶醉地享受着披萨的美味,去聆听认识多年的理发师讲述曾经追逐梦想的故事,去用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黄叶......生活中很多与目标无关的时刻,却让他感到无比温暖,安心。
 
此刻,与他生活产生连接的不再是单一的爵士梦,还有许许多多的细小而美好的事物。
 
这些丰富多样的关系,便是生活意义的源泉,也让他真正从失落中走出来。
 
杨女士的生活也有了类似的改变。
 
我和杨女士的咨询持续了一年半。
 
比较难得的是,即时一直强调“要做有用之事”的她,开始愿意花时间和我做着看似“无用”的心理咨询。
 
她曾表达过,心理咨询虽然没有什么用(无法一两次实现具体的目标),但她仍坚持了下来。
 
她说,因为在每周的这1小时里面,是她唯一能够把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抛开判断“有用无用”的思虑,内心慢慢感受到一丝丝平静。
 
从一开始咨询时的全身心焦虑紧张,到后期慢慢地放松,慢慢地,她会和我分享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比如一张日落的照片,或是一朵花。
 
我们的生活,除了忙碌,除了追求目标,还有着无数种生活的方式。
 
当我们从“是否有用”、“能否实现目标”的独木桥上走下来时,就会发现生活其实是一篇广袤的原野,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探索。
 
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个人公众号:和小畏。编辑:朗门,责编:陈沉沉。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