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你是否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毫无意义?你是否觉得自己油尽灯枯,筋疲力尽?你是否厌倦工作,根本就没有明天去工作的动力……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可能就有了一个大问题:职业枯竭。发现你的内部动机,满足你的自我实现感,别让外部动机导致你的职业枯竭。

 

外部动机主导个人,是导致职业枯竭的罪魁祸首。

因被外部动机主导,我们成了收入的傀儡,并最终丧失了工作热情,从而陷入枯竭状态。

几天前,跟一位专业摄影师聊。上学时,他迷上了摄影,毕业后如愿以偿进了一家大公司做了专业摄影师,但工作了十年后,现在差不多完全丧失了对摄影的热情。他说,之所以继续做摄影师,只是因为“它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可以养家糊口。”

回来的路上,我想到一个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发生了什么?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老人的算计很简单,就是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快乐地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美分玩”,而他操纵着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我也是摄影爱好者。想象一下,如果我是专业摄影师,一开始的内部动机———对好照片的追求,在一个大公司就很容易转变成外部动机———工资、奖金、奖状、用户的赞誉、领导的夸奖等各种各样的奖赏。如果外部动机逐渐取代内部动机成为主要动机,那么一旦外在的奖赏与我自己的期望严重不符,我的工作动力就会大大削减,我就会像那些孩子一样,对公司说,我“再也不会为它玩了”。

这时,我的身上就产生了“职业枯竭”,即,我对工作失去了动力。 三大因素恶化中国职业枯竭状况。

咨询师袁荣亲认为,以下的几个大环境因素导致中国现在的职业枯竭现象更加严重。

一、竞争压力。改革开放后,我们从大锅饭式的“公平社会”进入了“竞争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竞争气氛更加激烈,从小学到大学,再从大学到社会,一切都要竞争。在单位里,竞争更是天经地义的道理。袁荣亲认为,其实,我国现在的竞争气氛比西方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竞争社会”都进入了变态的地步。在这样的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精神会非常紧张。

二、文化因素。我们是集体主义文化,相对于个人主义文化企业,对个人更加漠视,更容易让普通职员产生无助感。其实,真正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础之上的,不会以企业的名义要求个人做出过分的牺牲。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企业的以人为本经常就只剩下对职员的物质与生理状况的关心,而忽视心理状况。

并且,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企业很容易因袭大家长的作风,容易让上下级关系严重失衡,上级的个人权力过分膨胀,而下级,尤其是普通职员的个人权力就会受到严重压制。

三、社会因素。我们的人口庞大,劳动力供过于求,结果使得职员相对于公司处于不利地位。职员担心激怒公司被开除,公司则容易报以这样的心理——“他走了,想来的人多着呢!”——从而更倾向于忽略职员的地位。

袁荣亲称,以上这三个因素都加剧了个人的无助感,最终令我国的职业枯竭问题比西方更严重。

你是否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毫无意义?你是否觉得自己油尽灯枯,已经筋疲力尽?你是否厌倦工作,根本就没有明天去工作的动力……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就有了一个大问题:职业枯竭。被它缠上的人就像一支即将流干的蜡烛,工作动力日益衰退,直至完全枯竭。

职业枯竭并非是一个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面扔的大筐。美国心理学家贝弗利·波特说,典型的职业枯竭是,你有工作能力,但却丧失了工作动力。

 

波特认为,导致职业枯竭的原因可以归为两类:无助感和习惯化。无助感即个人丧失了对自己工作的掌握感,觉得是领导、对手或其他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的工作进程和收益,从而失去工作动力。习惯化即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程序,最终被厌倦击倒。波特说,职业枯竭也可称作“职业抑郁”,因为和抑郁症患者一样,职业枯竭者有深深的无助感。

希望破灭之时,开始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的定律一: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当这种希望破灭时,职业枯竭就会出现。

案例:

2003年,阿辉进入深圳一家港资企业,负责销售机床。他的工作能力出类拔萃,第一年就成为公司的销售冠军。去年,他仍然保住了这一桂冠。因收入与业绩挂钩,阿辉的收入很高。并且,来自香港的钟老板非常器重阿辉。

但是,阿辉却陷入了一种困境,他无法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乐趣。他越来越不愿意上班,不愿意去全国各地推销产品,出差回来会想尽办法不回单位。一旦回了单位,他就很不愿意见钟老板,似乎面对钟老板的每一分钟都是折磨。

为什么会这样?阿辉很清楚,是钟老板太“霸气”了。他不仅制定一切销售战略,也过问一切销售细节。他精力充沛,无时不刻都在工作,都在指挥。阿辉觉得自己只是老板的一个棋子,不过是在不折不扣地执行钟老板的意志罢了。

犹豫了三个月之后,阿辉终于下定决心,向钟老板递交了辞职信。

波特称,要远离职业枯竭,我们就必须相信:我是强有力的,在自己的工作空间内,是我说了算,上级只需要监督即可。一旦觉得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工作空间,就会产生无助感。

钟老板过分地侵入了阿辉的工作空间。作为老板,他的工作空间是制定战略,指挥并督促属下去执行。但在具体的销售工作上,他不应干预太过,否则就是侵犯了阿辉的工作空间。于是,阿辉不管得到好处,也不论他的工作多么出色,他仍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

在希特勒的集中营里,纳粹军官们对囚徒有绝对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一些人于是陷入了彻底的无助感,心理学家称他们是“行走的棺材”。波特说,在一个公司里,完全没有个人意志的员工和“行走的棺材”没有什么两样。

在成为“行走的棺材”前,枯竭者会和上司们进行过各种抗争。但抗争一次次失败,日益积累,本来很积极的人也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无论我怎么做,都是没有用的。一旦养成这个意识,员工就会觉得,无论自己怎么争取,都无济于事,干脆不如什么都不做。

 

“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致命的态度,一旦形成,人就很难摆脱。

要击败无助感,最关键的是拥有属于你自己的一个“权力空间”:在我的工作空间内,是我说了算。有了这种感觉,无助感就不会发生。

要想拥有一个权力空间,你最好有一技之长,这样你才会有掌控自己工作空间的信心,并且也就有了和上司抗争的资本。譬如,阿辉就有和钟老板抗争的资本,因为他的销售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只是钟老板的控制欲望太强,最终就让他丢掉了自己最能干的员工。

在集体主义文化之下,普通职员的无助感很容易产生。因我们强调的“螺丝钉精神”,说白了不过是绝对的服从。一个企业如果不希望员工一个个地变成职业枯竭者,就要学会尊重每一级员工的工作空间,让他们有“我说了算”的地盘。

工作只是重复,产生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的定律二:当我们整天在重复一件同样的事情时,职业枯竭就会产生。

案例:

1998年,王宇在广州创办了一家IT公司和一家加工厂。到了2002年,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值得信赖,管理框架也很完善,王宇成了“甩手掌柜”。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每个财年的刚开始,他就基本可以将这个财年预测个八九不离十。他闲了下来,但他越来越觉得没劲,他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家人都变得越来越冷漠,有时甚至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终于有一天,王宇认识了几个朋友,新开了一家文化公司,生活又变得有滋有味起来。新公司的感觉与原来的非常不同。王宇越来越喜欢上这种文化味,他觉得这才是他所寻找的事业,开始打算将IT公司和加工厂转让出去。

一位成功人士说,成功并无奥秘,不外是找到一个成功的程序,然后坚定地重复下去。王宇显然找到了这样一个程序,但在重复这个程序的时候,他开始枯竭了。与无助感导致的枯竭不同,这种枯竭是因为一遍遍地重复一个程序,最终这个程序变得越来越可憎。

袁荣亲说,要想远离习惯化带来的职业枯竭,一个人就必须让自己“不断处于激活状态”。旧的目标完成了,就去追求新的目标。

不过,重复并不一定会导致职业枯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说,当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时,不断重复并不会导致习惯化产生。马斯洛说,实际上,那些自我实现者永远会有清新隽永的欣赏力,他们是没有审美疲劳的。

具体到王宇的案例上,创办IT公司也罢,做加工厂也罢,都属于较低级的基本需要,是为了“更好地养家糊口”,是为了赢得社会经济地位,这些都不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在做文化公司时,王宇却有了不同的体验,他觉得做这样的事情有更本质的价值,可以实现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就是自我实现的体验。有了这种体验,王宇就不会再受到习惯化的侵扰。

袁荣亲说,重要的是去寻找生存的意义。在没有找到之前,就不断地尝试改变,这种改变就是超越。譬如,他自己原来是一名生理医生,收入高而稳定,但他在这里总感觉到空虚。但自从开始做心理学工作以后,他就感受到了一种意义感,这种感受让他在心理咨询业上坚持了下来,虽然几次遇到大的挫折都未放弃。

对意义感的追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需要一旦得到过满足,它带来的巨大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有了这样的满足,一个人的内部动机就会越来越强大,就越来越不容易被外部动机所替代,职业枯竭就越来越不容易产生。

“穷得只剩下成功”,导致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的定律三:一旦“穷得只剩下成功”,职业枯竭也会产生。

案例:

陕西金花集团副总裁、金花股份副董事长徐凯在西安某酒店上吊自杀,终年56岁。徐凯患有多种疾病,但最终将他引向自杀的还是心病:他被确证患有抑郁症。据报道,徐凯的朋友很多,但能深谈的很少。自杀前,徐凯对一个出租车司机抱怨,他在感情上得不到真爱,他身边的女人都是为了他的钱,他“感到很孤独,没有意思。”

咨询师李旭说,没有处理好工作与休闲、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也是导致“职业枯竭”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说,生命就像一棵大树,休闲、家庭、事业等就像不同的枝干,如果只有事业这条枝干在成长,而其他的枝干都停止了发育,那么这棵大树就很容易失去平衡,甚至会折断,徐凯这个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袁荣亲说,一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会把自己的一切能量、一切资源都用于争取成功上。进入中年后,却忽然发觉,家庭、密友似乎比事业更重要。这时,一些成功人士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职业枯竭感,觉得成功失去了意义,但又缺乏其他支撑,于是很容易产生崩溃。

生命分为两个领域:以工作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家庭为核心的私人领域。社会领域的核心规则是权力,私人领域的核心规则是珍惜,两者有质的差异。但许多人在掌握权力规则后,容易将它带进私人领域。这是一种“污染”。如果污染严重,一个人就会放弃甚至唾弃珍惜的规则,最终就是,无论事业上多么成功,他的私人领域会是一种地狱。但一旦他认为自己的社会领域不是那么重要而重视起私人领域时,他就会发现地狱处境的可怕。


        一旦发现自己“穷得只剩下了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当年追求成功的劲头来,重新努力去掌握珍惜的规则,重新修补自己已经严重不平衡的人生。当然,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在年轻的时候,不要把工作当成全部,更不要把工作中的规则带回家,要明确意识到,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是另一种不同的关系,要珍惜,而不是控制与征服。

『点评』

同是专业摄影师,美国风光摄影大师亚当斯是这样的境界:“一个人在自己天赋的指引下,兴趣、工作、生活、理想都结合到一起,发光发热,照亮和温暖别人……”

而我所认识的多数摄影爱好者却担心“千万别把爱好弄成工作”,因为那会毁掉你对摄影的热情。

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有我那位职业摄影师朋友为例。我们还知道,许许多多人和我这位朋友一样,将兴趣变成工作后,他们慢慢地枯竭了,工作动力逐渐丢失,而兴趣最后也被杀死。

但为什么亚当斯可以将“兴趣、工作、生活、理想”在摄影上“都结合到一起”,而我们却必须把兴趣和工作分开?

马斯洛的理论给了回答。当停留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四个层次时,我们的动机就主要是外部动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让我们不得不在乎物质奖励,后两个需要让我们不得不关注上司和其他强有力人物。

但当进入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时,我们的内部动机就可以打败外部动机了。因为一次次的高峰体验会让物质奖励、强有力人物的赞美显得那么轻。

我设想,如果我是一位职业摄影师,但却拥有了自我实现感:我的照片纪录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只能通过我的眼睛、我的心、我的镜头发现,是别人做不到的。但同时,我纪录的这个美好的世界却打动了所有人。有了这种感觉,我想,所有那些外部奖赏都将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当然,我现在还远远不是,所以写下此文警告自己,千万别枯竭。

武志红博客:blog.sina.com.cn/wuzii
       武志红微博:weibo.com/wuzii
      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微信公众号:wzhxlx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