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和小畏
编辑 | 朗门
被妖怪附体的她们
我特别喜欢《日本妖怪大全》这本书,书里记录了日本民间传说中各种妖怪的故事。
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妖怪,叫“忙”。
被这种妖怪附体的人,都会整日忙碌,不肯停歇。
这让我想起曾找我咨询过的两位女士:
杨女士和乔女士。
之所以会想起这两个人,是因为她俩都曾对我说过同一句话——
忙,是解决一切情绪问题的最好办法。
38岁的杨女士,20年前白手起家,经营起一家制造厂,厂子越办越好。
以她现在的条件,完全可以把很多事情交出去,安排别人去做,但她却没有。
每当我问起她的近况时,她总会说:
“哎呀,工作太辛苦了,总忙个不停,等我退休后得去过点悠闲的生活才行。”
尽管嘴上会这么说,但大部分时间,她还是把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子。
当我和她提议,现在就试着减少一些工作量,不必一定要等到退休后,才能过悠闲的生活。
她总回答说,工厂离不开她,她必须要工作。
去年刚刚退休的乔女士,一定程度上像是杨女士未来的样子。
62岁的她几乎从成年开始就一直忙碌打拼,尽管也是在3、40岁时就畅想着退休后的悠闲日子,但却依然坚持工作直至退休。
如今,她终于如愿退休了。
但却发现,退休对她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
不用上班之后,她并没有按曾经计划的那样,去游遍大江南北或是培养点兴趣爱好。而是终日陷入焦虑之中,不断地向身边的人打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因此,对她而言,即使已经退休了,但她的生活状态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反而更糟糕了。
这两位女士,就像是被妖怪“忙”附体了,她们一刻也停不下来。
一旦停下来,就会心神不宁,坐立难安。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压根闲不住”。
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是该做点什么,仿佛生活马上就会发生一些很糟糕的事。
当我问她们具体在担心什么时,往往又答不上来,但又坚定地认为“这样是不行的”。
类似她们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总在忙碌,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我有个同事,因为工作压力大,整个人状态都不太对了:脱发、失眠、抑郁接踵而来。
她挺不住,辞了职。
可她的朋友圈状态,并没有像她曾规划的那样,各种吃喝玩乐,有的只是一条一条内容链接——她无缝衔接找了另一份工作。
和我聊起来,她说:“我回去大睡了几天,结果越睡越心慌,又起来马上投了简历。”
为何凡事必须有用?
他们为何那么忙,准确地说,是那么害怕“闲”下来?
因为停下来的感觉实在是太不好了,比忙起来的感觉糟糕得多。
一旦闲下来,就心慌,焦虑,饭也吃不好了,觉也睡不香了。
其实在操控他们的,是根植于心的“生存焦虑”。
(人其实多少都会有生存焦虑的,而现在我们探讨的是,一些人条件尚可,但依旧不敢停下的情况。)
生存焦虑比较严重的人,有一个最常见的思维习惯是:
“凡事,必须有用”。
休闲是没用的,忙碌才有用。
一旦自己闲下来,就会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没用。
这就触发到了他们的生存焦虑,所以他们一刻都不允许自己闲下来。
杨女士也是如此。
身边一些朋友邀请她去钓鱼、爬山或是逛街,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些事有什么用?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做点有用的事。
杨女士说,自己还是个小女孩时,当她摘回来一朵花、或是学会一种新的翻手绳图样,兴高采烈地想给爸爸妈妈看时,通常听到也是一句冷冰冰的话:这有什么用?
父母看重的是成绩,如果发现她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爸妈的态度就会变得冷漠。
当时父母铁青的神情,即使长大成人多年后,杨女士一想起来,还是会觉得害怕。
想办法与父母建立连接,是每一个小孩的本能。渐渐地,她也养成了“拿结果来说话”的习惯。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考了全班第一时,看到父亲脸上堆满笑容,骄傲地和亲朋好友说她的成绩。杨女士很少见到爸妈因为她这么开心过。
久而久之,“有用”也变成了杨女士判断一件事最重要的标准。
每当看到一件事物,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想这个有没有用;
如果是没用,她便不会去做,觉得是浪费时间。
因此,她大部分的生活便是:努力变优秀,努力赚钱,努力达到更高的目标。
她一直都在做“有用”的事。
有用的事就是以前的学习,现在的工作。
这样的观念让她每次闲下来的时候,便会陷入一种极度的不安之中,唯有马上让自己忙碌起来,那种糟糕的感觉才会得到稍微缓解。
忙,是解决情绪问题的最好办法?
让自己忙起来,并只做“有用”事,的确会一定程度上带给人好处:
① 更容易获取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获得更好的发展。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的投入,都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反馈。
② 忙,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帮人麻痹感官。身体上忙碌起来,心理上就不容易被分割注意力,去想一些杂七杂八的事。
杨女士的婚后生活并不如意,厂子好不容易步入正轨时,她发现老公出轨了。
经历了多番的内心挣扎后,她决定和老公秘密离婚。
没什么闺蜜的她,一时身边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离婚后的生活她变得很孤独。但她痛苦的根源并不是离婚,而是她难以去敞开自己,宣泄一下情绪。一闲下来,满脑子都是老公出轨和离婚的事儿。
她发现,只要一天从早到晚,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地做事,自己就不会去乱想了。
因此,她得出结论:忙,是解决情绪问题的最好办法。
之前的矫情都是因为太闲了。
其实情绪困扰,并没有因为她的忙碌而得到真正的疗愈。只是让她的知觉变得麻木,感受不到那么多的情绪而已。
这就让当事人误以为“我的情绪困扰被解决了”。
但人毕竟不是机器,总有闲下来的片段时刻。
一旦无需工作、喝醉酒迷迷糊糊之际,又或是半夜睡不着醒来时,那些糟糕的感觉,就如潮水般涌来,迫使杨女士继续找更多的事情来麻痹感受。
就像电影《阿飞正传》的那句经典台词说的一样: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
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
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
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
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被单一价值模式摧毁的生活
人类是需要意义的物种,追求生活的意义是我们的本能。
意义疗法创始人弗兰克尔认为:一个人对于“意义”的理解,会直接影响他的一生。
他把人们追寻意义的方式划分为了3种:
① 创造的意义:去完成某项具体目标,或是贡献了些什么;
② 体验的意义:去经历某种事物或某段关系,用心体会这一切带给自己的感受;
③ 态度的意义:个体在面对不可改变命运时所呈现的姿态。
杨女士追求的“有用”,属于上面的第1种,但并不是生命意义的全部。
这样的观念让她在生活中,难以去享受悠闲的时光,让她斩断了很多美好事物的连接,错失了许多美好的体验。
——我学会把魔方拧成6面了!
——这有什么用?
——看,我买了一个新的手机挂饰!
——这有什么用?
——我今天学了一句四川话。
——这有什么用?
这样的对话听起来就让人窒息,不断重复过后,会让人脑海里仿佛冒出一句话:
活着真没意思。
纯粹以目标为导向的生活,会让人感到一种弥散性且难以言状的不安感。
因为在这样的模式之下,能够与生命产生连接的人、事、物会越来越少。
久而久之,人会感受不到意义,也会感受不到爱。
走在路上,感受不到微风吹扫身体,阳光温暖皮肤的感觉;
身处人群,人声鼎沸,也难以融进去,听不进一段完整的话。
你问这些重要吗?或许看起来没那么重要。
忙碌,麻木了一个人的感知能力,痛苦和空虚被屏蔽掉了。但同时,感知微小幸福、建立良性关系的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可是能真正治愈一个人的,依然是良性的关系。
这里的良性关系,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也可以是与一切能够燃起热情的事物之间。
所以最根本、也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还是要去投入到关系中,去感受和表露自己的弱小、恐惧、焦虑,以及好奇、热情与爱意。
幸福是体验、是过程,而非结果。
它并不存在于“有用——没用”的维度之上。
一昧通过“有用”来构建起来的关系,并不能真正从深处去滋养人的内心。
去体验,去连接,去爱
如何才能从这种模式脱离出来,去拥抱更多美好的体验?
电影《心灵奇旅》中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主人公乔伊,是一位一直梦想着实现自己爵士音乐梦的中学老师。
经历了多番周折,他终于顺利完成了演出的梦想。
待目标实现之后,莫名的失落感却涌上他心头。
此刻他发现,目标实现后也不过如此,生活还在继续。
他开始回首之前的经历,重新去思考生活的意义。
在街角陶醉地享受着披萨的美味,去聆听认识多年的理发师讲述曾经追逐梦想的故事,去用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黄叶......生活中很多与目标无关的时刻,却让他感到无比温暖,安心。
此刻,与他生活产生连接的不再是单一的爵士梦,还有许许多多的细小而美好的事物。
这些丰富多样的关系,便是生活意义的源泉,也让他真正从失落中走出来。
杨女士的生活也有了类似的改变。
我和杨女士的咨询持续了一年半。
比较难得的是,即时一直强调“要做有用之事”的她,开始愿意花时间和我做着看似“无用”的心理咨询。
她曾表达过,心理咨询虽然没有什么用(无法一两次实现具体的目标),但她仍坚持了下来。
她说,因为在每周的这1小时里面,是她唯一能够把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抛开判断“有用无用”的思虑,内心慢慢感受到一丝丝平静。
从一开始咨询时的全身心焦虑紧张,到后期慢慢地放松,慢慢地,她会和我分享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比如一张日落的照片,或是一朵花。
我们的生活,除了忙碌,除了追求目标,还有着无数种生活的方式。
当我们从“是否有用”、“能否实现目标”的独木桥上走下来时,就会发现生活其实是一篇广袤的原野,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探索。
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个人公众号:和小畏。编辑:朗门,责编:陈沉沉。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