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郝景芳
 
编辑 | 朗门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这种感觉:
 
母慈子孝都是少数,鸡飞狗跳才是常态。
来源Paula
 
生活里,引起父母脾气爆炸的事情很多: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玩起来没完没了,顶嘴理直气壮,屋里乱七八糟…
 
说了多遍都不管用,脾气很容易直接点燃。
 
这些冲突时刻要如何处理?
 
发脾气,怕伤了孩子,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
 
不发脾气,又感觉自己要被憋坏了。
 
咋办?
 
在这里,我想说一点实际经验:
 
如果这时父母强忍住怒火,但是心里还是有怨怒,就会制造一种低气压的氛围。
 
无论是铁青凝重的神色,还是带有赌气成分的话,孩子都是能感觉出来的。
 
有位朋友分享她小时候类似的经历。
 
妈妈有时生我气时,也不说话,也不笑。晚上吃完饭,不看电视就直接睡了。
 
家里头突然冷冰冰的,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我心情特别糟糕,感觉家里的灯都暗了很多。想着她还不如直接吼我一顿呢。
 
那么,那脾气是该发还是不该发呢?
 
01
 
首先,假想你进入这样一个的情境:
 
晚上下班回家,发现孩子一直在看漫画书,没写作业。
 
你提醒孩子快点写作业,提醒了几次,孩子都说把这页了看完,结果翻了一页又一页。
 
你失去耐心,拿走了书。
 
孩子因为被打断而充满怒气,大声喊叫抗议。
 
你更生气了,开始吼他,说脾气怎么这么坏。
 
他被你刺激了,让你走开,而你被他的态度越发激怒了,各种情绪同时涌来:
 
生气孩子没有自觉性;
 
生气他的激烈抵抗和坏脾气;
 
生气自己的教育怎么这么失败……
 
当一切情绪涌来时,你根本无法控制自己想要发脾气的冲动,觉得委屈,恼怒,想指责孩子。
 
这个场景,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
 
先不急着说解法,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这里,你生气的第一步,是觉得自己的指令没有被遵从。
 
当孩子对你的指示充耳不闻,还是沉浸看书,你会觉得受到了冒犯,家长的地位不被尊重,这伤了你的自尊心。
 
接下来,你进入了一个“想要证明孩子是错的”的执拗时段——
 
想要证明孩子是坏脾气的、想让孩子认识到他对你造成的伤害,于是开始用越来越狠的话语。
 
孩子的反抗,又触发了你更大规模的联想——
 
你会觉得,孩子对自己这么无礼,是因为家里其他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又会想到伴侣只顾着陪孩子玩,从来不管管孩子的礼貌问题,全让自己承担;
 
又想到朋友的家庭多美满,她的丈夫靠谱,孩子乖巧,跟自己家氛围差太远。
 
瞬间你感觉孤立无援,好像全世界都和自己过不去。
 
……
 
这种时候,被抛弃的情绪占据了主导,你很想大哭,更想找个人把你的情绪发泄出去。
 
你很希望有人能接得住你的情绪,可越是这样,遭遇到的对抗就越多。
 
于是,最后天雷地火地爆发。
 
好了,我们把整个过程的情绪细节复盘了一遍,你发现这里面的问题了吗?
 
02
 
《父母的觉醒》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在浅层次上认清: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受到刺激而闹情绪。
 
比如:
 
“孩子对我无礼,我就会生气。”
 
“孩子不做功课,我就会发作。”
 
这些都是表层的原因,那我们真正受刺激的原因是什么呢?
 
但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探索。
 
在上文的案例中,孩子看漫画书,被妈妈拿走,他产生的情绪包括:
 
看书的快乐、被打断的不快、事情无法完成的焦躁、被指责的冤屈感、自主感受到干涉产生的抵抗情绪。
 
所有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吗?
 
——全都是正常的。
 
一个成年人,做事被打断,也会不快;
 
被人冤枉了,也会产生不公平的怒火;
 
被别人干涉了自主感,也会不自觉地抵抗。
 
孩子产生这些情绪,只能说明他们是正常人,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七情六欲。
 
孩子是正常的,为什么爸爸妈妈会如此生气呢?
 
主要有2个原因:
 
① 父母对现实的不够接纳。
 
首先是对孩子情绪的不接纳。
 
孩子只是正常人,有正常的七情六欲并不能让父母满意,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是某种“想象的形态”:
 
能够自己自律地安排生活;
 
父母只要说“不玩了”,就能立刻不玩了;
 
只有快乐的情绪,没有一点抵抗的感觉;
 
生活里只有喜悦和对父母的感激,没有愤怒。
 
一个人可能活得只有正面情绪,没有负面情绪吗?
 
当然不可能。
 
孩子有这些情绪,不是因为他们是坏孩子,而只是因为他们是正常人。
 
但是父母自己并不接纳这些负面情绪,觉得孩子有点情绪就等于坏孩子、没有教养的孩子,因此对孩子的指责,会超过他们错误的程度。
 
除此之外,父母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也难以理解。
 
当负面情绪袭来,父母会觉得来了洪水猛兽,想要对抗,否认,或者想找个人攻击。
 
妈妈第一步经历的负面情绪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孩子没听父母的指令,妈妈感觉权威受到贬低,接不住这样的情绪,因此要向孩子攻击。
 
所以会对孩子说出贬低的话,这就是一种进攻。
 
而在遭到了孩子更大抵抗的情况下,父母感受到了来自孩子的攻击,而又承受不住这种攻击。
 
于是变成了亲子之间的战争。
 
在战斗模式下,父母只想到要赢,因此各种打骂都有可能。
 
② 孩子的行为,激发了父母很多深层次的情绪的联想。
 
当孩子行为不好,父母会觉得这意味着自己的教育是失败的、丢脸的,跟其他家长相比无地自容,产生羞愧,所有的矛头只指向“罪魁祸首”——孩子;
 
瞬间激发的负面情绪可能还有很多,所有这些联想,也会让父母爆发出「超出正常」的怒火。
 
就在一系列的情绪刺激之下,亲子关系走入僵局。
 
那么,一种更好的局面要怎样达到呢?
 
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觉察。
 
像我们复盘这样,觉察出来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其实都蛮正常的。
 
这时就能在头脑中隔离一下,不让其不好的想象肆意蔓延,而是聚焦到当下的事件中。
 
理解过后,也就发现没必要再冒火了。
 
第二点是:父母要成为一个好的情绪容器,对自己多一些包容和接纳。
 
这对很多父母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课是分清现实与敌意想象。
 
也就是不会把所有他人的情绪,都上升为对自己的攻击或者抛弃。
 
很多时候,孩子或者其他人,只是正常的不快情绪,如果父母接住了,孩子的情绪很快也就过去了。
 
但如果父母很敏感地认为,这是专门针对我的攻击,这是嫌弃我或反对我。
 
一旦有这种“被攻击”或“被抛弃”的认知,就很难平静了,此时只想要狠狠让对方难受。
 
这种对于他人敌意的想象,很多时候来源于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
 
而相反的,“容器”是一种“自我确信”的感觉,就是自己接纳自己,让自己心里有底。
 
这样即使对方情绪不好,也不会觉得自我受到威胁。
 
这二者合起来,就是一种“接纳”的感受。
 
接纳每时每刻的情绪,也接纳每时每刻的自己。
 
其实,在他人或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自己最需要的是一个拥抱和安抚,而不是防御反击。
 
先让自己给自己这样的接纳和拥抱。
 
这样才能让自己对各种情绪能从容应对,随时回到平静状态,想到这个场景下最好的方案,不让自己轻易崩溃。
 
有的人会担心,接纳自己、接纳孩子,会让孩子变得骄纵,只有严厉管教才能收获一个好孩子。
 
但这是混淆了“接纳”和“溺爱”“纵容”。
 
接纳指的是:
 
看见真实存在,理解情绪和自我的真实,不扭曲、不回避,也不作战,而是能从容处理。
 
03
 
《觉醒的父母》这本书中还有一段描述:
 
一个觉醒的人不仅有能力容忍情绪的波澜,还能接纳所有的情绪。
 
没错,是所有的情绪。
 
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尊重、欣赏自己的感觉时,
 
也就不会尊重、欣赏孩子的感觉。
 
平静地见证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就能接受它们的本来面目,允许它们在体内潮起潮落,而不会做出消极的反应。
 
一旦学会了同自己的情绪共处,它们就不会再让我们手足无措。
 
一旦我们毫无保留地接纳,而不是简单地放弃它们,我们就会发现:
 
痛苦仅仅是痛苦,没有附加的意义。
 
所以,接纳不但不会导致溺爱、纵容,反而是真正能引导孩子成为更好的自我的唯一方式。
 
因为父母的自我接纳,也会让孩子能够处理自己的情绪,不会冲动就去做恶劣的事。
 
很多做恶劣的事情,或者自暴自弃的孩子,都有某种自己难以面对的情绪。
 
越是“接纳”真实的自己,并能坦然面对自己,越容易生成内在喜悦并积极向上的孩子。
 
平息的情绪、被接纳和包容的感受,会让孩子更愿意配合父母。
 
父母可以跟孩子展示:
 
即使不,也不要用发脾气的暴躁来表达,可以用更加平和礼貌的方式表达;也可以让孩子在理性状态下,合理分配学习和娱乐时间。
 
如果不能让情绪稳定、理性占据孩子的头脑,孩子是不可能接受的父母道理的。
 
因此,
 
良好的教导,建立在对情绪的疏导上;
 
而对情绪的疏导,建立在自我觉察和接纳上。
 
接纳自己,接纳孩子,接纳每时每刻的自然感受。
 
所以,下一次,当父母再次面对孩子的“叛逆”、“不听话”、“发脾气”的时候,告诉自己:
 
正常的孩子就是这样的。
 
他们只是被激起了不快的情绪,越是在这种时候,父母越是要平静面对自己的不快情绪,只有父母展示出处理情绪问题的冷静,孩子才能学会平静面对。
 
接纳情绪、接纳自我,像是给内心筑起一个安全的地面,真正的高楼可以由此建立。
 
本文作者:郝景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13年加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6年,小说《北京折叠》 获第74届雨果奖;2017年创办童行学院,给孩子打开视野、启发思考的通识教育。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武志红】。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