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感谢青音的邀请,我们在这个冬天一共聊了二十个话题,围绕这些话题,我们录制了一系列的访谈节目,青音与武志红系列访谈对话《“中国式”的情与爱》。每周推出一期。欢迎大家收听。

本期话题:面对父母催婚,我们可以如何应对?

以下是访谈文字摘录


青音:武老师您好,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如何应对父母的催婚。我觉得应对这件事需要很大的智慧,因为父母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强迫你屈服,尤其是在春节前后。

武志红:他们是父母,我们不能过激地反抗他们,却又不能盲目听从他们,所以这个话题有很大的学问。

青音:父母有很多方法,因为他们把你抚养成人,对你的脾性非常了解。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妈妈用了各种方法催促他成家。

第一年是用“哭”的:“春节了,爸妈看你形单影只地回家,你在外面多孤单呀,刮风下雨的时候也没有人接送你。每当我看到你那里的天气预报显示天气不好,你身边也没有照顾你的人,妈妈心里就很难受,整夜都睡不好觉!”

第二年,妈妈说:“你看跟你从小一起长大的xxx,这次回来都生二胎了。他妈妈既幸福又满足,你再看看我。我为了你已经准备很多年了,可是你到现在还没有孩子。这样吧,我跟你爸商量一下,你生了孩子之后我们奖励你一个大红包!”

到了第三年,妈妈的做法是“生病了”——过年闹了一场病,闹病的理由是:“唉,你这个孩子真不让人省心啊!你是哪里有问题吗?要不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第四年的时候,他妈妈跟他说:“我跟你爸决定买个房子,你一直不结婚生子,我们给你留的这笔钱也没用,我们打算再买个别墅。但是买别墅的话,还需要点钱,你再给我们出点钱吧。”我朋友说:“我没有那么多钱。”他妈妈说:“那你要么结婚,要么给我们买房子。我退休之后会很无聊,就算让我们去世界各地旅游,也几乎都能玩遍了。”

四年的时间,可以想象这是多么难熬的经历。我觉得,每个人的父母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情绪在其中。

武志红:我有一个应对的办法,这个办法很成功。论难度,如果满分是一百分的话,你朋友的妈妈可能有八十分,而我妈妈只有五十分,所以我的情况比较容易应对。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妈妈便开始问我:“你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呢?”我想得很清楚,一定要遇到真正的爱情后再结婚。可是谁能预测它什么时候到来呢?

那时候,我倾向于“丁克主义”,这个想法更加“严重”,可以想象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一定很震惊。后来回到家,我尽量避免和妈妈谈论“结婚”的话题,可我越是不愿意提起,妈妈追问得越频繁。

我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朋友,在北京工作,每到春节他都不敢回家。为什么呢——因为回到家之后,父母、亲戚会轮番上阵,问他为什么不结婚。他觉得很难招架,于是他就说春节期间有工作,不能回家了。

但我认为这不是合适的应对方法,亲子关系会受到影响。虽然我学的是“心理学”,但是后来我想到了一个跟“心理学”没什么关系的招数——跟妈妈正面交锋,如果我一直躲避,她会追问得更紧。

有一次放假,我回家一个星期,做了充分的准备,想跟妈妈谈谈我关于婚姻、恋爱的想法。前两天我妈妈觉得很高兴,她觉得她的儿子终于愿意和她敞开心扉地谈论这个话题了。

我的态度很好,妈妈当时不了解我的“目的”,同时我也很准确地猜想到了妈妈关于婚姻的想法。

青音:先对妈妈的难过、焦虑、紧张、担心表示理解,并且认可她对你的爱。

武志红:接下来,我对她说:“你的想法有你认为合理的地方,而我的看法也有我认为合理的地方,也请您听听我是怎么想的。”因为我耐心地听她讲她的观点,她也同样耐心地听了我的表达。两天的时间里只要有空闲,我就会跟她谈,结果到后面几天的时候,妈妈就有点招架不住了。

其实我妈妈在农村里算是文化人,但是她毕竟年纪大了,那时的我还没有毕业,而且我是有备而来的,所以她没能坚持住自己的态度。因为她在“理”的方面有点争不过我,同时我的态度也非常好,因此她没能发现我的“目的”。

我的态度一直很坚定,到了最后两天,我感觉妈妈有点“怕”我了,我明显地感觉到她跟我谈话时会“发怵”。经过这一个星期的交谈,妈妈再提起结婚的事,也只会说一句:“哎呀,还是结个婚好。”我就会说:“妈妈你放心吧,我会生活得越来越好,你别担心了。”她也就不会再反驳我了。

青音:您主动和父母谈论结婚与否的话题,是一个很妙的方法,大家可以练习一下。但练习的前提有几个关键要素。

第一,你一定要对父母的态度非常好,牢记他们有可能会跟你生气、着急,甚至对你拍桌子、流眼泪,你需要做好充分地准备,保持良好的态度。

第二点是,不能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像“打球”一样,你得让他们先“打”过来,你再“打”回去,不能总是在“攻击”。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认可和理解他们对你的爱、对你的操心:“妈妈,如果我是你的话,我的孩子不结婚,我也会特别发愁。我特别理解你,你的压力一定很大。”妈妈会觉得被温暖了。

第三点,要在开口之前做好准备,想好自己要说的话和充足的理由——关于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甚至一些关于“人生”的话题。你要让父母明白,你对自己的人生是有规划的、有考虑的,你是以一个成年的、成熟的态度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如果你生活得像小孩子一样,交什么朋友、穿什么衣服都要征求父母意见的话,你跟父母讨论婚姻的问题,他们是绝对不会听信于你的。

你需要做好非常充分的准备,既有语言上的准备,也要有行为上的准备。行为上的准备,是你要从现在开始,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很成熟,而不是只有在跟他们沟通是否结婚这个问题上才突然成熟,父母是接受不了的。

武志红:当时的我摆出了这样一个心态——温和而坚定。我的态度很温和,没有任何攻击性。同时我的立场很坚定,我已经决定要这样做,如果你想听我说,我会认真地把我的想法讲给你听,但是请不要左右我的决定。

青音:这要取决于一个人是否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Ta要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非常明确自己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在不明确的情况下,你是无法跟父母沟通这个问题的。

我的一些听众和粉丝们经常留言给我说:“人怎么能只为了自己而活呢?这样是很自私的!无论是上学、找工作还是结婚,怎么能忽视爸爸妈妈的感受呢?”

武志红:如果你这样想的话,是没办法跟父母交谈的,因为你不够了解他们的想法。因此,你要先做好常识方面的准备和内心的建设,如果实在没有把握,你可以先找心理医生聊聊。

我是我,妈妈是妈妈,不管妈妈有多么不高兴,你都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带着这种态度,你才能保持坚定。如果你认为你必须要顾及妈妈的情绪,她不高兴的话你会很内疚,那么这样是无法解决“催婚”的问题的。

青音:应对父母的催婚,前提是你“人格”已经逐渐地形成、成长,你已经拥有了“自我”。如果你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但你又因为父母的催婚而感到非常焦虑,那么你只能默默承受自己的焦虑。如果我是你的父母,我也会干涉你、控制你,因为你在其他方面都是让父母不放心的。

武志红:“人格建设”很重要,但是“人格建设”没能建立起来怎么办?首先,你要把“温和和坚定”的态度准备好,这个方法对于很多人来说很管用。但是“婚姻”这个话题比较深,如果你准备得不全面,你的“独立自我”不够,那么跟父母沟通的时候,你的确会撑不住。

我建议可以先从小事入手,比如关于怎么吃饭、什么时候起床、穿什么衣服,关于你回家后是怎么安排的。如果你的父母非常介意“结婚”这件事,而你总是跟他们对立,甚至去挑战他们,他们一定会觉得很难过。

对于比较难沟通的父母,可以先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开始。比如你坚定地不吃妈妈为你盛的饭,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一点、去一点。这之中隐藏着一种逻辑——妈妈会认为她了解你的想法,她认为怎样才是对的,并且要求你按照她的想法去做。

但你可以通过吃饭这件很小的事告诉妈妈,你知道自己吃多少是合适的。其实是在向妈妈传递一个信息——你并不了解我的想法。

青音:一般情况下,我的做法就是,先告诉他们我有什么样的安排、要见什么人,出门前我会告诉他们我大概几点回家,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做到放心了。如果还继续追问我跟谁出去、进行各种叮嘱,我就会告诉他们这是我自己的事,他们也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武志红:这是两个特别重要的原因——这是我的事;有些事是你的担心、你的想象。

我给很多人都建议了这个方法,实践证明很有效果。只要在一件很小的事上尝试着“较量”一下,向对方传达出“我对你没有敌意,但是你无法左右我的想法”的信息,两个人的关系就足以改变。

很多人都觉得中国是一个“控制型”社会,我们必须听从父母、老师、领导,也就是说要听从于“权威”。但是我的个人经验多次证明——从很小的事入手,在家、在学校、在工作单位,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其实是可以做到的。

青音:其实这也是一个建立自尊、建立人格边界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

最后,我再分享一个我的朋友的做法。他跟他的妈妈说:“妈妈,结婚是为什么?”他妈妈愣了一下,说:“生孩子。”他说:“我觉得结婚是为了不离婚,你说对吗?”他妈妈说:“对对对。”他又说:“如果你总是催我,我就会随意找一个人结婚,但是如果我离婚了,你受得了吗?”他妈妈摇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那不行!”他说:“跟离婚相比,我需要慢慢找一个合适的人,我的态度是非常慎重、负责任的。”他妈妈就没有话说了。

今天我们讨论了如何应对父母的催婚,其实这只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学会自我成长,让你的人格更加完善,建立自己的人格边界。这也是我们一生的功课,下次再接着聊。

希望今天听到我们对话的朋友能够有所收获,谢谢。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