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你的生命力是脆弱的,还是坚韧的?
 
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因为有坚韧的生命力,你才能锲而不舍地去追求目标,承受其中的各种挫败,并且凭借着持续的投入,增加了你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要形成坚韧的生命力,关键是要形成成熟的时空感。
 
这时你可能会说,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我很清楚啊……
 
但是,在客观意义上明白时间和空间,并不意味着在主观意义上有了成熟的时空感。
 
先讲一个故事吧。
 
自恋性暴怒
 
一位男士,常有自恋性暴怒,他住的房子里,墙壁上有多个坑,那都是他在暴怒时捶打出来的。
 
其实,用拳头捶打墙都不够有感觉,他有时最想做的,是拿头撞墙!
 
真有几次,他在暴怒时真拿头撞了树、撞了水泥柱,不过这时他还总有一些理智存在,所以会控制一下自己,但每次头都会撞破,只是比较轻。
 
相信太多人见过,有人失去理智时,会拿头撞人、撞墙或其他。
 
为什么会这样做?
 
前面我们讲过,容易暴怒的人,都是有严重的自恋性暴怒,而源头是,他们活在全能自恋中。
 
整体逻辑是:“我”发出一个愿望,就立即该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立即就会有暴怒产生。而本来作为生本能的渴望,立即转化成了作为死本能的摧毁欲。
 
这时候如果有条件,不必担心自己生死,那人就可能去攻击外界的客体。
 
但正常情形下,你不能轻易攻击外界客体,所以就变成转过来攻击自己。
 
为什么要拿头撞墙呢?
 
因为人们常感觉:愿望是想法,是从头部发出的。
 
所以拿头撞墙,就是想用头把阻碍自己的东西给摧毁掉,不然,把自己的脑袋给摧毁掉也行。
 
谁让你这个部位不断地生出什么实现不了的鬼想法呢!
 
空间感:事情是可以绕弯的
 
一次,他临时去健身房健身,没有预约。结果,他选择的第一个项目,人满了,第二个项目也是,第三个还是……
 
他的暴怒情绪再次升起,但他控制住,去健身房洗澡。
 
在洗澡的时候,想起自己几个小小的不顺,突然间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因为水流弄到了最大,他的哭声没有引起周围人注意。
 
哭着哭着,他突然想到,过去他来健身房时,注意到了一个规律,就是每一个项目都有人预约了但没来。
 
想到这个后,他收拾好自己,去了第一个项目,对负责的工作人员说:我先用着,后面如果来人,我就走。
 
结果,这个项目的人一直没满。
 
在咨询中,给我讲起这件事时,他感叹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觉得,他有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这个转变他说不太清楚,而我的理解是,他终于明白,有空间这回事了。
 
全能自恋的人,通常能量就像是推土机一样,直直的,不知道绕弯,或者我把阻拦我的墙推到,或者推土机被这堵墙给毁坏。
 
但成熟一些的人,就知道有空间的,直直的路经常行不通,那我可以绕一下吧,我还可以先退一下,等合适的机会啊。
 
这位男士,就在这次痛哭中,突然领悟到了,事情是可以绕弯的。
 
也许很多人觉得这很搞笑,认为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东西,他怎么就是想不到呢,但实际上太多人处于这种状态,身不由己。
 
时间感:有一个拉长的时间段
 
刚才我们讲的是空间感,接下来再讲讲时间感。
 
现在特别流行讲“活在当下”,因为从感觉上,其实你只能感觉到当下这一瞬间,当你把注意力能彻底放到当下,那会有各种不可思议的体验。
 
这个说法也许你也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感觉一下就知道,你的的确确只能感觉到 当下 这一瞬间。
 
《金刚经》则干脆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也没当下,时间是个幻觉。
 
最高的境界,和最低的境界,往往看起来是很像的。《金刚经》这么高的境界,其实小婴儿一出生就有。
 
对于小婴儿来讲,他就只有当下。
 
但这会导致一个婴儿的经典问题:婴儿一个愿望升起,如当下能立即满足,它就活了,如不能立即满足,它就死了。
 
这不是比喻,是一种很真实的感受。
 
所以,婴儿的喜悦是极具感染力,因为那是他们全然喜悦;他们的崩溃也很具感染力,因为他们真觉得死亡在发生。
 
如果一个又一个的愿望得生,婴儿的生命力就会变得强大,充满生机勃勃的热情。养得好的婴幼儿,就像一个永动机一样。
 
如果一个又一个的愿望得死,那么死本能就会积攒得越来越多。
 
对婴儿来讲,这是真实的生死感。
 
心智不够成熟的成年人的时间感,和婴儿的时间感,是差不多的。
 
他们也只有当下这一瞬,如果愿望被满足,就觉得很好,如果不被满足,就立即暴怒,或无助,而自我也像被杀死了一样。
 
各种歇斯底里、情绪失控,都藏着这一感觉——啊,我的愿望死了,我觉得我要死了,不,我要你死,我和你一起死……
 
成熟的人的一个重大进步是,他有了时间感。
 
有了时间概念后,生死考验,就不再局限于当下一瞬间,而是可以拉长到很长时间范围内。
 
如此一来,愿望得生的可能性就多了太多倍。当然,通常是重大的愿望会得生,而无数琐碎的愿望会失败,也即死掉。
 
延迟满足教育
 
家庭教育总强调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指的是:一个人相信,在更长时间内,因投入与机会增多,被满足的可能性会增加,也即得生的可能性会增加,故而满足的时间可以拉长。
 
实际上,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他多数愿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满足是需要时间的。
 
但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在被挫败,觉得自己什么愿望都达不成,这不叫延迟满足教育,这叫绝望教育,是在逼迫他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你的愿望注定是不能实现的。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就必须帮助孩子形成这个感知:
 
随着时间累积,靠自己努力与必要帮助,我的重要愿望会实现,虽然遭受了一些挫折。
 
对婴儿来讲,生和死就是这么直接——当下被满足,就是生,没被满足,就是死。
 
很多成年人也卡在这种时间感中,当下没被满足,愿望立即变成死能量,要么攻击别人要么攻击自己。
 
但形成了更好的时间感后,他们就会知道,随着时间累积与投入增加,愿望实现的可能会增加,于是生能量逐渐变强。
 
掌控感与韧劲
 
空间感也是一样的。
 
有婴儿心理的人,也一样没有形成空间感,觉得自己一个愿望,在目前这个空间不能实现,那么愿望的能量,也会变成死能量。
 
但成熟的人知道,这个空间不行,可以换个空间啊——譬如恋爱,这个人不合适,可以换一个人啊;譬如工作,这份工作实在做不好,换一个啊。
 
可婴儿心态的人会真切觉得,只有目前这一个空间。
 
这是错觉。
 
掌控感是生命很根本的东西。婴儿的掌控感很脆弱,一是因为能力弱,二是因婴儿只有当下这一个时空。
 
我们讲过,活在全能自恋中的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所以我看到的这一切就是整个世界。
 
因此婴儿觉得,必须在当下这一个时空中实现愿望,否则它就死了,而这股愿望又等同于自己,所以自己也要死了,具体体验是,觉得自己要碎掉了。
 
一些成年人也有同样的心态,所以,和有婴儿心态的人打交道时,要知道他们的确不易。
 
你可以不包容他们,但至少懂得这一点。
 
相反,成熟的人则知道,即便我在这个时空甚至很多时空受挫,但我还是相信,我能在更多时空中增加我实现愿望的可能性,我基本确信这一点。
 
这就是所谓的韧劲。作为一个能量体,成熟的人的能量有了韧劲,轻易不会再破碎。
 
所谓韧劲,就是知道,可以拿时间与空间,做生能量与死能量的转换。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
 
但简单的道理,要成为扎实的人格品质,却非常不易,它需要很多很多次的体验,才能变成确定的个性。
 
最终你会形成这种稳定的感知:随着时间累积与空间转换,你的愿望得生的可能性会增加。
 
由此,你的生能量就变强了,而死能量就会发生转变。
 
死能量,逐渐在变成生能量。
 
这篇文章,是我在“得到”App的一篇谈生命韧劲的文章。
 
1 生与死
 
任何一个动力,一旦发出,就如同是一个生命,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它是得生,还是得死?
 
心智不成熟的人,容易认同自己发出的一份动力,将它视为“我”,于是,它得生,“我”就觉得自己活了,它得死,“我”就觉得自己死了;心智成熟的人,会有了一个抽象的、独立的“我”,于是知道,一份动力最多只是“我”的一部分,所以不再因为一个动力的生死,而感觉到自我的生死。
 
这是生命韧劲的基础。
 
2 时间与空间
 
心智如婴儿的人,缺乏时间感和空间感。
 
如同只有当下这一个时空,因而觉得,一个动力一发出,就必须在当下的这个时空实现它,否则这个动力就死了,而自己也会体验到死亡感。而一旦真形成了时间感,就知道,随着自己努力在时间上的累积,一个动力得生的可能就会增加。真形成了空间感,就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空间不行,可以换一条路。
 
这个道理,从头脑上理解到很容易,但需要真正体验到,才能形成成熟的时空感。
 
3 自我效能感
 
生命韧劲的基本感觉是:我相信,我能把事情做好!
 
这个也被称为自我效能感。
 
凭借着对时空的掌握,以及对各种资源的寻找,一个人一旦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目标后,就会提升了自我效能感。
 
4 主动与被动
 
生命动力必须是你自己发出的,然后这份动力经过锤炼才能形成韧劲。如果你是被迫或者被诱惑而发出一份动力,这份动力就是压力,它很难形成生命韧劲。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第一流的人都知道,请相信你的心,按照你的感觉做选择。拿一生的时间长度来看,这些发自内心的选择,都有深刻意义。
 
如果你从未开始你自己的选择,你很难形成生命韧劲。
 
5 连续与断裂
 
连续的东西,是生。
断裂的东西,是死。
所以,持续地投入很重要。
 
此外,觉知非常重要,因为很多貌似断裂的东西,其实有连续的能量在其中,当我们能觉知它,断裂就会变成连续。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