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比孩子先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注定无法陪孩子走完一生的路。
 
那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却最无力逃避的事实。
 
而我能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不是一架钢琴,一盒乐高,各种各样的培训课。
 
而是帮她养成一个人也能好好活下去的能力。”
 
如今遍地都是“焦虑的父母”。
 
她们的焦虑,放在了冷冰冰的数字成绩上,放在了各种入学高指标技能考核上,那个曾在网上大呼“月薪3万养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妈妈,是多少现代父母血汗教育的缩影?
 
那处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又是什么感觉呢?
 
我有个朋友形容自己小时候父亲看自己练钢琴的感觉:爸爸就像在欣赏自己刚买回来的艺伎。
 
那些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旗号,送孩子参加各类兴趣班的父母,在这样的扭曲教育上乐此不疲。
 
其本质都是忽略了孩子的个体独立性,他们所看到的,只有孩子的功能与价值。
 
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在父母强权和意志下成长的孩子,几乎最后都未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值,反而容易变成极端、阴郁的性格。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消极影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
 
Chapter 01 操纵式教育,正在毁掉孩子
 
人的天性都是“叛逆”的,也就是说,没有人生来就愿意被控制。
 
但现实却是,很多父母喜欢不停地挑剔或是指挥孩子。
 
当孩子在捏泥巴,他眼里看到的是各种天马行空想象下变幻的造型,但在父母眼里,泥巴很脏;
 
当孩子展示他的成果,眼里满是期待和兴奋,但在父母眼里,这纯粹是浪费时间……
 
这时候,双方在情感交流中产生了分歧:父母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纠正孩子,而孩子也觉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从而产生抗拒。
 
也许会有人问,父母纠正孩子的错误有什么不妥吗?
 
当然可以纠正,但有一个前提:孩子不是可供父母进行物理改造的机器,客观上的纠正很难得到孩子主观上的认同与回应。
 
例如孩子在用pad玩游戏,你对他说不准玩太多游戏,这会影响学习成绩,但孩子并不会认同父母这种命令式的说法,反而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
 
这就像有人经常跟你说熬夜不好,但这句话并不能助你入眠。
 
作家三木曾说:“现在的父母流行襁褓教育,孩子没有冷暖自知的权利,可悲!”
 
有些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控制欲。例如,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哪怕你不冷,你也必须得穿秋裤。
 
他们甚至全能到自认为能够代替你的感官。
 
然而,一个合格的父母,绝不会用自己的意志去操控孩子的成长。
 
那么,一个合格的家长是怎样的?
 
近些年热播的综艺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也许能给你不少启发。
 
第五季有一期讲到了一个互换萌娃的任务,陈小春抽到刘畊宏的女儿小泡芙,他要陪着她度过半天的时光。
 
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女”,一套新的育儿理念,两人究竟能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一大早小泡芙在牧马人车顶帐篷醒来,发现爸爸不见了,呆在被子里哭个不停。
 
陈小春首先做的,不是让小泡芙停止哭泣,而是选择让小泡芙先哭,等情绪发泄完后再开始试探她。
 
当小泡芙说她想要海苔小屋时,陈小春就搭了一座海苔小屋,小泡芙立马破涕为笑。
 
这个带着江湖气的大男子在这一刻瞬间变得柔情万丈,整个画面变得温馨可爱,由陌生到默契,这期间的转换让不少观众称奇。
 
这样看来,陈小春其实也是个极其有耐心的家长。他第一时间做的,不是“我想改变你”,而是“我只是如你所是地爱你”。
 
和孩子平等对话,给予足够多的空间、时间给孩子,这样才能真心地了解孩子的本质想法。
 
恰恰这一点,是当今许多父母所欠缺的。
 
Chapter 02 学会给孩子自我探知的能力
 
作家庞淳有一句话:
 
“孩子是一个男人的重生,他们更倾向于以一个长者的说理姿态,来给孩子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他享受那种俯视对仰视的快感,享受经他打造后的另一个灵魂再现。”
 
其言外之意,很多人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处在一个对等关系之中的。
 
这样的后果只能是孩子只吸收了随时可能幻灭的知识,而非伴随一生的能力。
 
崔永元讲过自己的一个经历:他看到美国世界史的一道题目,问的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
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
 
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
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人们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
 
如果人们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
就不会有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
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
 
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
盎格鲁—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
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
 
老师看完说:“棒,分析得好!。”
 
其实这种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需要大家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其中。
 
没有告诉你答案,但教会了你分析的能力。
 
学习能力,永远比灌输死知识有用。
 
教育家丁胜说:
 
在一个问题拥有标准答案前,告诉学生这是个自由答案题,这时你会发现,说的答案越是多元、哪怕离谱的,他的创造性更强。
 
当然,这取决于从小父母是否热衷于教条式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正式踏入校园、社会前,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家庭教育。
 
在视野有限的前提下,孩子的内心容易形成对父母的“偶像式”崇拜心态。
 
特别是对于爸爸这一天生具有男性英雄主义的角色而言,他的言行指引着孩子的内心世界观雏形初成。
 
同时,孩子的表现又能反衬出爸爸的教育成果,这是双向影响的。
 
Chapter 03 保持亲子间共同成长的能力
 
陈小春、Jasper父子的言行,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个我们口中熟悉的山鸡哥陈小春,平时总是板着脸的古惑仔形象,完全可以用肃杀来形容。
 
有一次Jasper遇到火气大的爸爸发脾气,他首先的表现不是沉默哭鼻子,而是十分冷静地问:
 
“What’s wrong with you ?”
 
陈小春愣了一愣,反问:“What?”
 
Jasper立马想到了自己手里的扩音喇叭,打开开关,对着爸爸说:“Can you stop angry now?”
 
陈小春彻底愣住了,嘴角抽动了两下,他想不到自己的儿子会有这样的表现,他带着歉意回了一句:“I’ m so sorry.”
 
这段对话,真实自然,彰显了一个4岁大的孩子对情绪的把控能力。
 
在他的理解里:情绪只是情绪,不是噩梦,更不是灾难。在哪一秒发生,就可以在哪一秒终止。
 
更值得惊喜的是山鸡哥的反应,在儿子面前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与身段,选择了与儿子平等对话。
 
他没有带着那点传统的父辈权威去负隅顽抗。
 
这样一个小冲突,完成了一次父子角色的升华,儿子给父亲做了一次榜样,而父亲,又在儿子面子做到了一个偶像应有的英雄风度。
 
就如刘畊宏感慨说:“这样的一个旅程是特别的,所以可以说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个成人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在成长。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拥有独立的思想,而且孩子跟成人不一样,他们面对情感更直接简单,柔软和自然。
 
依赖你才会索抱,觉得离不开你就时常拉住你的手,稚嫩得近乎本能的反应让人动容。
 
这些反馈,又反哺于父母,让他们更懂得追寻孩子内心的真实表达。
 
Chapter 04 爸爸,是孩子的第一偶像
 
荷兰教育家伯纳德在《孩子成长历程——三个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中写道:
 
“孩子对他周围环境的感知越是无意识,这种感知渗透进灵魂的就越多。”
 
大多数时候,成人作为孩子生活的客观环境的一部分,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让我想起了吴尊的女儿NeiNei,当时节目中村长问她为什么第一期时离开爸爸会哭但现在却这么坚强呢?
 
NeiNei说:“因为我爸爸,他要我勇敢。”
 
在NeiNei眼里,吴爸爸就是一个勇敢的形象:在艰难时刻教她不放弃,对于前方未知的迷茫,带着一颗无畏的心去探索,这才是真正地在用心哺育一个独立的生命。
 
世界是个偌大的礼物,带孩子走走看看,珍惜每一段独处的亲子时光,你会慢慢发现:
 
孩子的成长并没有想象中的艰难,就像《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的那颗“彩蛋” Jeep 牧马人,走遍山川湖海,在哪儿都能稳扎安营。
 
山高水长,它是披荆斩棘、风驰电掣的英雄偶像;
它是带孩子探索未知、寻梦未来的移动城堡;
是稳重屹立、照顾孩子吃住不愁的自然空间。
 
这样一个硬朗的形象,不仅仅给孩子带来强大安全感,更彰显爸爸刚毅勇猛的形象。
 
一辆拥有卓越性能、稳重前行的Jeep牧马人,在自然与科技的融合下,既能一路驰骋,也能随遇而安。
 
在每一段征程旅途中,爸爸可以化身为一名给予孩子依靠和守护的英雄,也能成为一名在星空下促膝长谈的挚友,让父爱与成长,都在这一刻得到见证。
 
愿每位父亲都可以活成牧马人一样,拥有强大的臂膀,也拥有铁汉的柔情,可摘星辰,也可揽清风。
 
带着孩子一路无畏前行,等你再回头遥望过去留下的车辙和脚印时,这些点滴回忆、这些步履经历,就成了孩子人生中最有份量、最珍贵的成人礼。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