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栏目导语
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每天,我们都能从后台收到数以万计的问题,从情感、原生家庭、人际交往、工作等各个领域。
于是,我们决定开放【大咖问答】栏目,每周从万千留言里筛选最具代表性、可延伸出更多思考的问题。
请到武志红以及多位资深咨询师,陪伴你们一起解开疑惑的真相。
 
 
关键词:假好人
 
粉丝问题:
 
老公经常身体不舒服,最近有一次,说自己肠胃难受。
 
我听到很不耐烦,第一反应是你怎么这么多事,平时吃喝又不注意,总喝饮料,大晚上还乱吃,没有节制。
 
马上又很内疚,因为夫妻之间应该要有爱,互相照顾对方才对。
 
这样的冲突已经不是一两次了,以前家人生病,虽然我会嘘寒问暖,买了水果过去看望,但我心里并不担心。
 
生活里,我虽然有好朋友,但和所有人,包括家人,都觉得与他们的心之间隔了一层。
 
在他们眼里,我宽容,孝顺,善良,是好朋友,好女儿,好妹妹。但我知道我和他们总是有距离。
 
这种感受让我不能接受,也很难受,我觉得自己不会爱别人,可是到底该怎么做呢?
 
大咖解答:
 
首先,非常欣赏你的坦诚与自我觉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发现自己行为与心理、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之处,并且有勇气去面对它,还有好奇心去探究它。
 
丈夫生病你内心的真实感受是焦虑和愤怒,行为上却要求自己是个好妻子;
 
家人生病你会嘘寒问暖,内心却不真的担忧;
 
所有人眼里你是好朋友、好女儿、好妹妹,内心却与他们有距离感。
 
这一切看起来充满了矛盾。
 
说白了,你表现的像个好人,内心却充满了“恶念”,所以我说你是个“假好人”。
 
 
假好人的实质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者通过做好人好事,获取别人的肯定,以此来确定自己的价值感。
 
这些人往往是我们身边的老好人,优秀员工,乖孩子。你很容易就能在人群中找到他们:
 
面色友善、态度温和;
不拒绝别人的要求;
几乎不与人发生冲突;
无时无刻都试图去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
……
 
 
他们对外界的肯定和赞赏有着超乎寻常的依赖,而同时,对自己也有着超高的道德和自尊标准。
 
谨小慎微,生怕犯错,因为任何一个小瑕疵都可能会招致别人的否定,从而失去安全感、关注甚至是爱,自己也就失去了价值。
 
讨好者牺牲自己的同时,会向对方散发一个婉转而隐藏的信号:“我这么好,你能不能也对我好啊?我这么好,是很有价值的。”
 
这是讨好者们欲说还羞的目的。
 
如果你走进讨好者的内心,会发现那里住着一个敏感脆弱的小孩。
 
这个小孩往往在年幼甚至是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被父母、家族忽略。
 
成为一个乖孩子让父母省心;
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博取父母的赞美。
 
但有些人受到了足够的重视,为何也会成为讨好者呢?
 
大多是父母的“爱”出了问题,那不是无条件的爱:只有表现的好才是好孩子,只有考出好成绩才是好学生。
 
 
 
在保持外在和谐的同时,讨好者的内心却是压抑的,令人窒息的压抑。
 
首先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愤怒:
 
“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为什么你就不能关心我?”
“我这么努力了,你为什么还看不到?”
“我已经做出很大牺牲了,你为什么还得寸进尺?”
 
内心熊熊烈火燃烧,外表和颜悦色。
 
 
 
不能表达愤怒,是因为恐惧。害怕一旦展露自己的内心,说出自己的真实需要,对方就会抛弃自己。
 
剥开脆弱的那层,你会发现里面还住着哀伤。
 
这个哀伤是很原初的,因为真相是:
 
我的父母不爱我;
我的父母不那么爱我;
我没有那么重要;我很弱小。
 
这就不难理解你“对所有的人有距离”:对亲人“亲”不起来,对爱人“好”不起来,对朋友“密”不起来了。
 
因为你的潜意识里有深深的愤怒和悲伤,你害怕别人看到,更害怕自己看到。因为真相会让人痛苦,更会让人无法应对。
 
所以,你将情绪隔离起来,做应该做的“好人”。
 
但你会隐隐地害怕别人是不是能感觉到这种距离,所以又会谴责自己心中升起的“恶念”。
 
 
 
 
那么讨好者的出路在哪里呢?
 
01 放下追逐别人爱和关注的模式  
 
每个生命的诞生,就是有价值的。去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告诉他:“你是安全的!是值得被爱的!”
 
感谢“讨好”曾经帮助自己生存下来,但也告诉自己,“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脆弱的孩子了。我不用再透过爱别人来爱自己,我可以直接关照到自己。”
 
02 保持觉察  
 
恐惧升起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消除,去讨好,试着与它共存,找一个时间和空间去关照自己的真实情绪。
 
讨好者的内心有一些错误的核心信念:“我不够好;我不配表达自己的需要。”当这些背景音乐想起的时候,去核查,去质疑,去替代。
 
要知道,你是你想法的主人,它们不能掌控你。
 
03 学会关爱自己  
 
允许自己犯错,直面自己的“恶念”;
 
在行为层面尝试着表达自己的需求甚至是不高兴,也许你会发现,对方不但不会抛弃你,还会重视你;
 
你还可以特意为自己做一些事情,要知道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有能力的大人,你可以为自己的需要负责。
 
圣经上讲:“爱人如己”。如果你把它变成一种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种爱就会很虚空,也很难持久。
 
当一个人能够与自己原初的生命之爱连接,为自己的存在庆贺,珍重自己,他的爱会自然溢出,源源不断的流向身边的人。
 
最后,我想说:你的问题很可爱!你也很可爱!
 
本期嘉宾/徐瑞萍
编辑/工作室团队
主播/晋一,个公众号:一音入耳来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