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特别纠结自己的感情。
 
她的家离单位有7~8分钟的车程,而男友的单位离她的单位有40~50分钟的车程。她常上夜班,晚上10点后下班。
 
每当下班的时候,她总会渴望男友开车去单位接她,把她送回家,然后目送她走进家门。
 
当男友真的这样做时,她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一开始,男友都会争取来接她,但后来觉得这样实在很累,就跟她商量说:“能不能少接你一些,以前每次都来接,现在减少到一半的时间,好不好?”
 
她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于是答应了,但刚答应的那一瞬间,她脑海里便闪过一个念头:“他不爱我,是不是该分手了?”
 
随着交往的深入,类似的事情时不时会发生。
 
客观上看,她的男友在寻找一个相对可持续的相处方式,并且每次都是有商有量,对她也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关怀。
 
但在朋友的主观体验上,男友越来越不爱她了。这样的事情每发生一次,她就会怀疑一次,有时候忍不住抓狂。
 
两个人对这份爱情的感觉,开始发生错位。朋友一次次地质疑男友的爱,而男友每次只能一边否认,一边感到委屈。
 
这种爱的错位,并不少见。当事人可能会不知不觉中,把对方的爱也给消磨殆尽。
 
那这种错位,为什么会发生呢?
 
01
 
在她与爱人的相处中,其实隐藏着一种模式:投射性认同。
 
简单理解,就是:
 
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出去,诱导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反应,如果对方没做到,就会产生负面的判断。
 
这种相处模式,有一句核心的潜台词:
 
你必须如此,否则就证明你不爱我。
 
不过,他们本人可能只意识到前半句,即“你必须如此”,而忽视了后面那半句有威胁的话,即“否则就证明你.......”
 
但作为被投射的一方,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威胁了。
 
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有以下几种类型:
 
(1)权力的投射性认同:
 
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
 
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2)依赖的投射性认同:
 
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
 
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3)迎合的投射性认同:
 
我总顺着你,你必须接受我,
 
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当事人往往会沉浸在这样的执念中,无数的相处问题因而被制造了出来。
 
我的一位来访者,她和男朋友多次去香港购物。每次男朋友都非常上心,不仅埋单、拿东西,而且路上会一直全神贯注在她身上,不停地逗她开心。
 
但后来一次去香港,回来后,她生出了想和男友分手的强烈念头。问她为什么,她说觉得男友不爱自己了。
 
谈了一会儿后我才知道,这次男友仍然是埋单、拿东西,只是一路上没有再全神贯注在她身上,没有逗她开心。
 
但原因也非常好理解,男友这次得了重感冒。
 
于是,我对她说:“你男友这次是得了重感冒啊,是身体很不舒服才让他不能再那么关注你了。”
 
听我这么说,她才恍然大悟说:“噢,是啊,我怎么把这一点忽略了呢?”
 
她并非无情,而是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还有一位女士,是严重的依赖者。
 
她不工作,自己在家里,而家里但凡有事,她都会打电话给丈夫,向他求助。
 
她丈夫已经烦不胜烦了,对她说:“我实在受不了你的依赖了,你能不能独立一些?再这样,我们真的要离婚了。 ”
 
但接下来,这位女士变得更加依赖了。
 
甚至连家里要换桶装水的事,她都要打电话给丈夫,怯生生地说:“家里的水喝完了,你看是不是该换了?我们该换什么牌子的呢?”
 
而她丈夫的反应是,“啪”的一下就把电话给挂了。
 
她觉得很伤心,却依旧重复着自己对丈夫的依赖,无法自拔。
 
明明这样做会让关系不好,明明这种执念会引发不必要的猜测,但为什么每个当事人都会忍不住这样做呢?
 
02
 
因为严重陷在投射性认同中的人,都会执着地使用自己那一套逻辑。
 
这套逻辑,最初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并且,这是他们和自己的父母等抚养者建立关系的方式。
 
这是一个深入骨髓的东西,当他们想和别人靠近时,就会自动启动这一套逻辑。
 
例如,那位严重依赖的女士,依赖是她最初获得和父母亲近的方式。
 
当丈夫对她说“你再这样我就离开你了”时,丈夫的意思是“你不要再这样了”,但她主要接收到的信息却是“丈夫想离开她”。
 
于是她会对自己固有的那一套方式更为执着,加强自己的依赖,希望丈夫能更加亲近一些。
 
要注意的是,【权力】和【依赖】这两种投射性认同,往往相辅相成,很是常见。
 
例如,我前面提到的这三位依赖者,他们的父母都是严重控制型。或者说,他们的父母都会使用权力的游戏,要求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
 
当孩子听话或依赖的时候,他们会尽心尽力地为孩子做事。而当孩子不听话时,他们会对孩子进行惩罚和威胁。
 
于是,孩子形成了这样一种人生体验:只有做依赖的孩子时才有好处,独立是不受欢迎的。
 
于是,孩子们发展出了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用依赖来拉进关系,也用对方的接受程度来检验关系。
 
这是电影《孔雀》中的心理奥秘。
 
《孔雀》反映的是一家五口的悲剧,老大一直被当作智障人士,但后来证明,他是最有生存能力的,他的智障是伪装的。
 
在这个家庭中,独立是坏的,越想独立的孩子越没有好下场。而依赖是好的,越傻的孩子得到的糖就越多,与父母的关系就越亲密。
 
所以,所谓的“依赖逻辑”,只是一套头脑中容易觉知到的想法而已,它的深层是深刻入骨的体验。
 
意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跳出这个模式的怪圈,抛开自己的执念,去触碰到真实的对方。
 
但这并不容易,最好当作一条长路来走。
 
需要我们深刻了解自己的模式,探寻模式产生的原因,试着放下这个模式和执念,看见对方真真切切做出的那些爱的行为和表达。
 
一次又一次,才有可能走出自己对关系模式的强迫。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讲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头熊,一直关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笼子里,它只能站着。
 
后来,它被放出来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滚,但它却仍然一直站着。
 
那个真实的笼子不在了,但似乎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限制着它。
 
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是这样的,原生家庭的外在笼子不见了,但我们内在还有一个笼子。
 
所以,我们需要去认识它,从而逐渐地破解自己的生命逻辑,最终可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我们社会很容易强调一个人“无我”,这从终极上是对的。
 
但在我看来,人需要走一条成为自己的英雄之旅,全然找到自己,成为自己,这时才能进入到这种境界。
 
我们无法一开始就走入这种境界。
 
恰恰相反,在整个的旅程中,特别是前大半部分的旅程,我们更需要形成这样一个观念:
 
世界上只有一个你,所以最重要的,是先照顾好自己。
 
无论讲的如何复杂,也请记住,我们谈的就是这样一个宗旨:如何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