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0 1
今天想聊一个有点旧的话题:起跑线。
最近几年,赢在起跑线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少了,整个社会呼吁着给孩子减负,父母也开始重视孩子的“快乐教育”。
 
但一旦到了升学、人生成就的话题上,各种焦虑还是会自发地涌现上来。
 
处在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社会,想赢是再正常不过的,但给孩子一个好的起跑线,不应该局限于所谓的学业和工作。
 
我看过有一定能力和潜能的人,聪明灵敏,但在很多场景下,却没办法正常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一般是性格或者人格所导致。
 
曾奇峰曾说过:
 
我们有一个错误的想法就是,我们如果在数理化这些知识或者技能上能越来越强的话,我们就会在竞争中间取得优势。
 
但这是不对的。
 
因为任何竞争,到最后都是人格层面的竞争。
 
如果我们没有完善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我们还是失败者。
 
这从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说的高校学生空心病盛行可以看出。
 
这些学生努力考上了清华北大,本可以继续努力学习,意气风发地顺利毕业,成为社会的佼佼者。
 
最后他们却纷纷在上大学之后,耗尽精力和无意义感作斗争。
 
很多我们常规上认为“对孩子好”的行为,从人格层面上,反而很多是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
 
最常见的是,压制他的自我。
 
0 2
 
我曾遇到一位女士。
 
她博士学位,在学校里教书,有一张很单纯的脸,家里有一个近两周岁的男孩。
 
她观察到,当姥姥带孩子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变得内向、封闭,而且会出现各种问题。
 
孩子的奶奶带孩子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变得外向、开朗,也会更开心、活泼。
 
因为她和婆婆的关系紧张,所以这个事实让她非常难受,她一度很想否认。
 
但孩子的转变实在太有规律,一跟姥姥就会内向,一跟奶奶就会外向开朗。
 
重要的是,她爱孩子,希望孩子能发展得更好。
 
于是,她最终全然承认了这个难堪的事实,并主动做了一些调整。
 
她减少了自己妈妈带孩子的时间,甚至有意地少让妈妈过来。
 
同时,承认婆婆的价值,也试着去修复和婆婆的关系,因为她不想让孩子处在一个分裂的三角关系中。
 
这位年轻的妈妈还观察到,在孩子一岁半前,姥姥和奶奶带孩子的差异并不大,而在孩子一岁半后差异显得越来越明显。
 
一般来讲,孩子一岁半到三岁,是第一个“叛逆期”,他们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
 
这个阶段,孩子特别喜欢说“不”“我来”。
 
此时,如果大人利用他们的力量去压制孩子,那就会破坏孩子的自由意志。
 
不同的养育者,面对孩子的叛逆,会有不同的反应。
 
这位妈妈观察到,奶奶和姥姥对孩子的叛逆都容易有不愉快产生,然后会用一些方式去压制孩子,但程度上有巨大的差异:
 
姥姥会锲而不舍地一遍遍给孩子施加压力,或者直接粗暴地逼迫孩子按她的方式来;
 
而奶奶没有这么执着,并且她会用有趣的方式诱惑孩子听自己的,或者保持一定的耐心,等着孩子自己来。
 
这两种方式都称不上是“不含诱惑的深情”,但对孩子而言,他获得的空间是有巨大差别的。
 
比如,孩子想自己穿袜子。
 
奶奶会接受,而姥姥会不耐烦甚至生气,有时会对孩子说“你看你笨的,你看你笨的”,然后干脆替孩子穿袜子。
 
这时候,孩子会哭闹,而姥姥会变得更不高兴。
 
姥姥一不高兴,孩子就会害怕。
 
可想而知,在姥姥的教育下,孩子是多恐慌和无助。
 
他只能通过自我压抑和自我封闭,以此降低产生冲突的概率,屏蔽一切的反应,好让自己不那么害怕。
 
但这也使得他无法放松下来,没办法自在地玩乐、探索和学习新技能。
 
0 3
 
这位年轻的妈妈讲这些细节时,禁不住哭了。
 
她说,看着自己妈妈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她想起了自己可怕的童年。
 
小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妈妈都会逼迫她放弃自己的意志,只能按照妈妈说的来。
 
而爸爸常出差,家里就只有她和妈妈两个人。这时候,妈妈的逼迫与不高兴就会形成极其有压力。
 
虽然爸爸回来时也基本站在妈妈这边,但她还是希望爸爸在家。因为,爸爸在家,妈妈的情绪会好一些。
 
而爸爸不在家时,妈妈很容易歇斯底里,然后会对她各种辱骂和暴打。
 
长期处在这种相处模式之下,她一直是一个乖得不得了的孩子,根本不敢违逆妈妈的任何意志。
 
这一点也展现在她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她没办法在关系中放松下来做自己,没办法为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做争取。
 
她深深地感知到,任何关系对她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可是,每个人都想做自己,如果在任何关系中,你都觉得做不了自己,总是太考虑别人,那么你就会想要逃离关系,变得内向与封闭。
 
但一个人不可能活在关系外。
 
这种关系带来的压力,会压抑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只要在关系中,他就需要消耗多余的精力和注意力。
 
一个人成长和工作最高效的方式是专注。
 
但他可能会因为太在意别人的反应,没办法沉下心来,在自己该努力的事情上发挥自己的能力。
 
其次,一个没有办法在关系中做自己的人,只能在关系中表现“假自我”。
 
也就是顺从别人,做一个别人期望的自己。
 
即使最后为了别人的期待,拼尽一生,考上了名校,有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和家庭,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愉悦。
 
因为他已经输掉了自己的人生。
 
0 4
 
回到博士妈妈这里。
 
庆幸的是,她有着强大的自我觉察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她越发渴求改变痛苦的现状。
 
长期的咨询慢慢地改变了她的“社交恐惧”,她越来越有力量去捍卫在关系中自己的意志和空间。
 
现在看自己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她知道,如果没有其他人在,那么姥姥势必会对自己的孩子各种打骂。
 
因为如果家里基本上只有姥姥和孩子在,那么在这种二元关系中,一旦有暴怒产生,那么这份暴怒很容易使氛围变得让人窒息。这时候,就容易发展成大人攻击孩子,把这份暴怒宣泄到孩子身上。
 
这位年轻的妈妈总结:在她的家里,几乎所有的关系中都藏着——顺从,就是好像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别人顺从自己。
 
她爸妈如此,公婆也是,老公也是,她也是。
 
只是她很难做到让别人顺从,长期咨询后她也不再轻易顺从别人。
 
可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孩子身上获得这种顺从,只因孩子小,没有反抗权威的力量。
 
所以如果没有觉察,继续让姥姥带孩子,可能又会重复自己的人生。
 
她家里的故事,和她的这份总结让我深受触动。
 
我们总认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可生命一开始就被教导顺从,那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输在起跑线上”。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