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来源 | 桌子的生活观

ID | zzdshg

 

 

- 01 -

 

 

“离经叛道”的papi酱,最近又因为言论,登上了热搜。

 

她在一次谈话节目中,谈到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她曾发了一条和妈妈的聊天记录截图,妈妈先是说心疼女儿的辛苦,然后话锋一转,开心地去KTV和老姐妹们一起嗨歌了。

 

当时她的微博下面有条评论是这样写的:

真的……我妈经常表达我一切都是为你活着,我真的真的很累。

 

因为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声,这条评论被顶到了热评第一。

 

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这句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耳熟能详。

 

读书时成绩不好,父母说我每天辛苦挣钱,你对得起我吗?

 

成年后没能如他们所愿尽快结婚生子,他们说余生所有的盼头,就是等着抱孙子,你怎么能让我们希望落空?

 

甚至就连他们争吵时,也会告诉你,要不是因为你,他们早离了。

 

这种话,对孩子来说,杀伤力极大。

 

papi酱说:

 

说这种话,无非是为了表示自己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希望他们能够认真学习、工作,但是对于儿女来说,就有了一种负罪感。

 

仿佛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儿女造成的。

 

她的母亲,就曾经是这样。

 

退休之后,她妈妈整天在家里发呆,这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papi酱力劝妈妈去上老年大学。

 

一开始,妈妈很抵触,觉得女儿就是不想天天看见自己。

 

后来,她真正去了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无比明智的决定。

 

她不用再每天考虑女儿上班之后,自己一天的时间怎么打发,她有了自己的小圈子。

 

闲暇的时候,和一些老姐妹去唱歌,跳舞,还能结伴出游,这样完全为自己而活的日子,她从前想都没想过。

 

至此以后,妈妈一扫退休的失落感,每天都过得很精彩。

 

如果父母的一生,只围着儿女打转,这份爱,对儿女来说,未免也太沉重。

 

很多父母都觉得,只有儿女过好了,他们才能安心,其实这句话,应该是儿女对父母讲,只有父母把自己的日子安排得舒心了,做儿女的才能安心。

 

就像papi酱说的那样:我希望你们的幸福感,不是全都来自于子女。

 

你们的幸福感应该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组成。

 

比如你养花,自己吃到一个很好吃的菜,儿女加薪,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可以组成你的幸福感,而不是仅仅来源于子女。

 

 

- 02 -

 

 

豆瓣有一部评分高达8.1分的台剧,叫做《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值得每位父母深思。

 

在经历丈夫出轨,被迫离婚后,小伟的妈妈只有一个诉求:我只要我的儿子。

 

从此,她人生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儿子。

 

她在小伟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不再婚也不相信感情,她变成了一个只为儿子而活的女人。

 

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到孩子身上的父母,同样,也会要求孩子给他们同样的关注。

 

他们的爱,在无形中也是一种绑架,沉重得让孩子喘不过气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一个时间控制器,可以无限制跳转到过去。

 

至此,小伟的灾难开始了。

 

只要他有稍稍忤逆妈妈的地方,妈妈就按下时间控制器,让他回到事情没发生之前,一遍一遍,直到孩子认错求饶。

 

在她眼中,她这都是为了小伟好,为了他的将来,就算现在恨她也没关系,将来孩子会感谢她。

 

小伟爱上了一个女孩,妈妈勒令他必须分手,小伟誓死不从,妈妈将时间调回从前,女孩不认识小伟的时候。

 

备受折磨的小伟尝试自杀,可是每一次,都被妈妈用控制器救回来,就连死,小伟都没有自主权。

 

小伟问妈妈,“你到底还让我再死几次?”妈妈回答“死到你选择活下去为止”。

 

这个妈妈,打着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旗帜,将自己的人生和孩子捆绑在一起,一旦有不可控的时候,就变得歇斯底里。

 

虽然是个虚构故事,但这种畸形、恐怖的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完全将自己的一生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病态的爱。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写过朱雨辰妈妈对他过度的爱。

 

北京严寒的冬天,妈妈给他做鸡毛菜,弄得手上满是裂口。

 

朱雨辰不吃,妈妈就把受伤的手伸过去:你看,妈妈为你挑选,手都裂了。

 

朱雨辰当时就说了一句:你这是要逼死我。

 

不管朱雨辰在哪儿拍戏,她一定要亲手给他做饭,还非要搬到北京来照顾儿子。

 

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给儿子熬梨汁,十年如一日,朱雨辰不喝都不行。

 

细想一下,这种爱,真的令孩子感到窒息。

 

大部分的中国人,在成为父母之后,似乎“自我”的部分,就被压缩得很小。

 

他们的一生,都在竭力为孩子奉献着。

 

年轻的时候,为了孩子吃更好的奶粉,上更好的小学而忙碌奔波;

 

等孩子成年之后,就为了孩子的终身大事,房子而忧心不已;

 

等到孙儿出生之后,又燃烧自己的余生,把下一代抚养长大。

 

他们将自己的幸福和信念,寄托在孩子是否幸福上面,却独独忽视了自己。

 

 

- 03 -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有一个特别酷的妈妈是什么体验?

 

高赞回答来自网友“大白狗腿”。

 

八十年代,她妈妈因为成绩优秀考上大学,为了当上老师去内蒙古支教了两年。

 

为了当一个好妈妈,她利用工作之余主修教育学,几年后,拿到学历。

 

后来,学校领导让她带毕业生论文,妈妈想提升自己的学历,开始准备考研。

 

那段时间,她下班之后就照顾两个孩子,哄睡完就开始挑灯夜读。之后,拿到了硕士学位。

 

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儿女而放弃自我成长,她觉得这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为什么要因为儿女而放弃自己的人生?

 

后来,儿女陆续出国读书,妈妈又开始学习英语,等她后来去国外看女儿的时候,已经能够和美国邻居相谈甚欢了。

 

她这一生,生下一双儿女,但她不像别的妈妈那样,放弃事业和个人爱好,把自己全部放到“妈妈”这个身份中。

 

对她来说,即使成为一个母亲,这个身份也不是她的唯一。

 

她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换取孩子的成长,相反,她教养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带领他们一起成长。

 

她妈妈说的一段话,我觉得非常好,与诸君共勉:

 

记住,在有孩子之前,没有一个人值得你去牺牲自己的事业和原则,包括你未来的男友,甚至是老公。

 

等有一天你有了孩子,你可能会本能的为他牺牲,但是一定要记住,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妻子和母亲。

 

很多女人,终其一生围绕着孩子和家庭打转,很少把自己的诉求排在前面。

 

有很好的工作机会,为了孩子甘愿囿于厨房,想买漂亮的衣服又舍不得,咬咬牙转身给孩子买了昂贵的玩具和衣服。

 

想去看看世界,一想到这钱能给孩子报几个辅导班,于是又放弃了。

 

你觉得这是无私,但对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种负担。

 

 妈妈不开心,孩子怎么敢快乐?

 

相信我,妈妈如果活得不开心,孩子是不敢快乐起来的。

 

因为他认为妈妈痛苦,而他快乐的话,这将是对妈妈最大的背叛。

 

 妈妈把自己绑在孩子身上,

 孩子怎么能飞的高?

 

一个人只要对自己负责就是最好的事情。

 

要是他时时刻刻要另外一个人的事情事无巨细地绑在自己身上,未免太累了,又怎么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妈妈都不爱自己,如何获得孩子的爱?

 

先爱自己,再获得别人的爱,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一个歇斯底里的母亲,一个蓬头垢面的母亲,一个操控欲极强的母亲,恐怕连自己的孩子都会惧怕的。

 

很多时候我总在想,父母和孩子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我想了很久,我觉得应该是四个字:相互成全。

 

父母解开自己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飞的更高更远。

 

同样的,孩子也要停止自己对父母的索取,让他们在奉献一生后,能够有更多的条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好好爱自己。

 

这就是相互成全。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明白,爸爸或者妈妈,不是你们唯一的身份,你们有权利,为自己,获得更好的人生。

 

而儿女,亦会由衷地替你们感到开心。

 

文章作者简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新书《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现已温情上市!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

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个人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生命的根本需求 

 是渴望被看见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