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丨镭宝 编辑丨张罐子
 
据统计,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其中数据让人心头一颤——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较上个世纪相比,青少年自杀率提高了60%。
 
究竟是什么压垮了孩子对生命的忠诚?
 
是学业压力?青春叛逆?还是家庭原因?
 
我想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借助热播剧《小欢喜》,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个戳心的话题:
 
是什么导致一个孩子需要用“死亡”来自我捍卫?
 
01 让人窒息的关爱,强烈占有欲的家庭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到长大选什么专业,考什么大学,再到找什么样的工作,交往什么样的对象,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都要替孩子做主。
 
就差什么时候去世,父母从时间的维度上不好把控,只能就此作罢。
 
这种事必躬亲的状态,在国外很形象地管它叫「直升机式的父母」,意思是说:
 
在孩子周围,总有直升飞机在上空盘旋。
 
他们的一言一行永远都在父母的监视掌控下,丝毫不留一点喘息的空间。
 
热播剧《小欢喜》中,就有个典型的例子:
 
宋倩和童文洁抱怨说,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因为孩子我放弃了多少想干的事,我容易吗?
 
这其实是一句很可怕的话。
 
的确,宋倩身为一个单亲母亲,为孩子放弃了学校正职,去做补习老师,看起来就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有更多的收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
 
但做为一个孩子,如果长年累月都听到“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不可以没达到我的期望,你不可以离开我哪怕是一会会……”这类的话,就会被这种情感绑架束缚,产生愧疚感。
 
在这种直升机型的家长庇护下,孩子很难发展出自己的意志情感,看到自己的需要。
 
父母浓郁的“爱”会催生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如同我的一位来访者所形容的:
 
“妈妈好不容易把我生出来,然后又用尽了全力再把我吞噬进去。”
 
我问她的感受,她答:
 
“我想逃,但是逃不掉,会产生罪恶感。”
 
但是不逃,又太难受了。
 
就像剧中在高三开学典礼上。
 
宋倩的女儿英子想在放飞梦想的气球上写自己的爱好,但宋倩非逼着她在气球上写分数:高考700分。
 
女儿乔英子不愿意,二人在争执推搡间,一不小心把气球挤破了。
 
气球被挤破的这一刻,无论是梦想,独立人格,还是自我的选择,都随着气球的一声“啪”,全部被摧毁。
 
此时的乔英子已然崩溃,哭着说,“那是您的心愿,不是我的心愿啊!”
 
但遗憾的是,她并没有当着妈妈的面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是逃开妈妈的视线。
 
过后,她依然是妈妈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学霸一姐。
 
02 你眼中的“我”,未必是真实的“我”
 
在我们的社会中,确实有很多“孝顺”的子女,被家长们交口称赞,他们一路由家长塑造而成,成长路上听到最多最熟悉的字眼是“乖,听话,懂事”。
 
但这里,我想提出一个心理学词汇:「假自体」。
 
什么是「假自体」呢?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自体这个概念。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真自体」理解为“那就是我”,能够“自发地”表达和呈现自己的真实状态,内外一致、如其所是。
 
而「假自体」,就像是戴着一个“真皮面具”,虽然看起来行动、功能与正常人无异,但却感觉不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如同一个“借来的人格”。
 
具体来说就是:
 
早年,如果母亲无力回应婴儿自发的活动,例如喝奶和睡觉无法配合婴儿的需要来,而是强迫婴儿接受她自己的一些行为,那么婴儿就只好被迫屈服。
 
如果只是一次两次,母亲强迫婴儿接受她的想法,没有什么问题,但总要求婴儿按照母亲的意愿,婴儿就会找不到自己,这样一个假自体就慢慢地发展出来。
 
而这种感受不到自己真实存在的状态,对孩子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因为真自体是融入了本能要求的、考虑自我的。所以在环境的适应上面,不考虑自我需要的假自体更具有优先性,毕竟它非常具有欺骗性。
 
就比如,我们第一眼看到一个乖孩子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孩子非常的听话,很善解人意,并且也会更容易喜欢他/她。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一个假象。
 
所有这些“懂事”的东西实际上都没有在孩子内部真正地扎根,他们的行为只是顺应了父母的意愿,用一个坚不可摧的面具去隐藏、屏障,甚至隔绝真正的自我。
 
如果等孩子长大后,依旧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意愿的话,那么他就被这种环境压制下来。
 
这时所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就只能蜷缩在自己的内部,根本无法自如地表达出来。
 
03 稀释孩子的创造性,扼杀孩子的生命能量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很难产生“自我”的,没有独立的意志,更无法面对自己的欲望,在做任何事情前都要考虑家长的感受。
 
社会要求你长大成人拥有独立性,而这样的家庭在孩子成长中,却一点一点地扼杀孩子的独立性,直至扼杀他们的生命能量。
 
而我更想说,其实这样的孩子,都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有一句话叫,“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但如果你的每一步路都在别人的安排下,那还算自己的人生吗?
 
看过《小欢喜》的读者,都知道电视剧到最后,给了观众一个可喜可贺的结局。
 
但这个结局却是用一条险些丧失的生命换来的。
 
宋倩就像一把软刀子,不让女儿英子去南大上学,其实就是想让女儿留在自己的身边,继续高浓度的管辖控制着她。
 
英子从出生到成年,自由的机会没有几次。
 
她想独自去生活,不想什么事情都被安排好,就是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人生,这种生命的呐喊在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跳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是象征性地想完成与母亲分离。
 
不过幸好,电视剧中这个极端的行为并未成功,被爸爸妈妈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但试想,还有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用“死”威胁家长却没有被挽救的案例,这刺痛着多少家庭的心。
 
04 被操控的人生,注定缺少小欢喜
 
被我咨询的一些案例中,有些活到三四十岁的成年人,衣食无忧,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甚至是别人眼中羡慕的成功人士。
 
但很容易发现,他们很难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总是感觉很空虚,好像生命没有意义,经常出现轻生的念头。
 
为什么呢,因为小时候,在实现家长意志的道路上,太听话太懂事了,以至于自己对人生没有什么目标,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那些事。
 
有一个显著的标志是,这些人的行为动机,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像永动机般不能停下来,因为他们害怕思考,怕真实的自己不小心跳出来,吓坏了自己。
 
所以,他们需要永远与那个真实的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否认它的存在。
 
这让我想起之前很火的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七月与安生》。
 
电影里讲述的两个女孩,就是在各自完全不同的教养环境下,发展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假自体。
 
但是在电影最后,他们还是勇敢地直面真我,重拾丢失的灵魂,并找回了真实的自我。
 
而《小欢喜》中让人震惊的是,一个母亲当知道自己孩子都要准备跳河的时候,竟然还在纠结女儿的愿望,而不考虑女儿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
 
宋倩那一刻哭着问:“你为什么非要考南大啊?”
 
这时英子只能歇斯底里地哭着回答:“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父母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完全服从家长,缺少对孩子身心健康的认知,这样的教育注定是可悲的。
 
就像去不了南大的乔英子,眼神都变得黯淡了。
 
《小欢喜》中的乔英子后来患上了抑郁症,无疑是家庭的牺牲品。
 
同时,却又很讽刺地,这为挽救母女关系提供了契机。经过这件事,宋倩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治愈家庭教育的能量开始流动。
 
05 家长的对待方式印刻在孩子心中并伴随成长
 
在以单亲妈妈宋倩为代表的“事必躬亲”型家长的窒息养育下,孩子的自主意识就等于在慢性自杀。
 
严重的后果可能患抑郁症,再严重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结束生命。
 
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很难接触到其他人,获得拯救,因为这些人都被家长自动隔绝掉。
 
就像英子,不许早恋,不许和陌生人说话,不许和隔壁大哥哥玩,不许接受爸爸爱的表达,除妈妈之外什么礼物都不能要。
 
现在你怎么对待他们,等他们长大后,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重温之前与家长的互动模式,一次又一次地体验那种痛苦却又很熟悉的感觉。
 
因为熟悉意味着安全,意味着我存在,我过去就是被这样对待的,将来我也这样对待别人,以及勾引别人这样对待我。
 
所以要不就无法自控地控制别人,要不就是习惯性被控制和伤害。
 
最后,回到开篇呈现出来的数据资料。
 
有可能像危言耸听,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
 
冷冰冰的数字后面,除去一个个家庭挥之不去的伤痛,更应有一份我们的思考——
 
究竟是学业压力,青春叛逆,还是家庭原因,压垮了孩子对生命的忠诚,以至于他们用倦怠的方式,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或许在无数个疑问里,还藏着一点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望,对个性的追求,对生命主宰的期盼。
 
此文,献给所有深爱孩子,却不知道如何爱孩子的家长们。
 
作者简介:镭宝,WMECA国际催眠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镭氏心理创始人,接受系统精神分析学习,专长整合疗法,擅长处理亲密关系,个人发展问题,艺术治疗,深度解析梦境。个人公众号:镭公爵ID:Soul_space88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ID:wzhxlx)。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