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天雅
 
责编 | 五花鹿
 
在如今的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在促进各种关系的场景里,“共情”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泛化了的态度。
 
当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父母面对孩子、男女恋人面对彼此时,都离不开共情。
 
许多相关视频和文章,都纷纷把“共情”作为一门人生功课,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共情力的人。
 
然而,仔细观察以后我却发现:
 
如果是「刻意的共情」,非但缓和不了关系,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新的危机。
 
01
 
我的朋友小丽,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妈妈,热衷于学习各种育儿知识。
 
为了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她还专门去学了共情三部曲。
 
但结果却让她大跌眼镜。
 
常常一阵共情下来,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孩子却毫无反应。
 
有一次去到她家,看到7岁的女儿正坐在沙发上闹别扭,不愿意写作业。
 
小丽则坐在她旁边,温和地唱着共情三部曲:
 
妈妈知道写作业让你感到很无聊……
 
你现在很想看电视,妈妈能理解……
 
你能坚持写一个早上已经很了不起了……
 
坚持下去,妈妈相信,你会慢慢爱上它的。
 
但共情完了以后,女儿非但没有受到触动,反而很不耐烦地转向一边,不愿意看妈妈。
 
于是小丽不得不提高声调,加强语气,直到最后忍不住吼了出来,女儿才闷闷不乐地回到房间,继续写作业。
 
看到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前阵子陪朋友去某个线下婚恋平台的经历。
 
一开始,红娘马大姐亲切地拉着朋友的手,从赞美到认同,从理解到鼓励,句句直击心坎,感动得我们差点泪崩。
 
后来,她拿出一套高价又乌龙的联姻方案,暗示朋友现场买单。
 
当听到朋友回复需要考虑一下的时候,她整个人画风就变了,瞬间由共情切换到咄咄逼人,不断地给朋友下危机,夸大性地宣扬大龄未婚女性的各种不幸。
 
说实话,作为旁观者的我,也能从中感受到现场气氛的压抑与不自在。
 
细细想来,无论是小丽还是马大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带着明确的要求和目的,把“共情”当作一种手段来拉近距离,引导对方服从与就范。
 
一旦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就会容易出现焦虑性暴怒,给人一种虚伪、压迫的感觉。
 
但这种刻意的共情,至始至终都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情感交融,也因此,很难换来对方真挚的回馈。
 
当她们的真实意图暴露以后,对方的敌意与反抗,也跟着滋生了。
 
比如小丽,总是遭到女儿持续的对抗,又比如马大姐,当天就被朋友拉黑了。
 
02
 
刻意的共情,如果带着对别人的期待,很容易会引起对方的敌意与反抗;
 
但如果带着对自己的要求,则很可能会碾压自我的空间。
 
我的同学媛媛,曾经特别讨厌别人迟到或爽约。
 
每每出现这种情形,她都会非常生气,甚至还会直接把对方拉黑。
 
后来接触心理学,通过持续的自我分析,她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过激反应”,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小时候与养育者分离而引发的被遗弃感。
 
带着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诉求,进入到成人的关系里,所以才会特别介意别人的不守约。
 
当她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她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并努力在愤怒爆发之前,先去共情别人的不得已。
 
一开始,她似乎真的做到了。
 
比如这半年来,她多次面临闺蜜的迟到与爽约,但都做到了体谅与理解。
 
然而,就在上个星期,跟闺蜜微信聊天,聊到一半对方不再回应。
 
媛媛突然就爆发了,一股巨大的憋屈由内到外油然而生,瞬间把她拉回到熟悉的暴怒状态。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成功共情了大半年,为什么最终却没有熬过闺蜜这个不经意的忽视?
 
其实,回归到媛媛的真实心境,这并不难理解。
 
在感性的层面,她一直都很介意别人对自己的忽视,这种感觉是在她的生命早期形成的。
 
之前通过自我分析,她明白了这种感觉的来源,但并不意味着消除了这种感觉的存在。
 
当她理性地去共情别人的时候,其实是跟她感性层面的真实感受割裂开的。
 
比如闺蜜爽约,她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这个场景激发了她小时候的创伤。
 
但在理性层面,她又要求自己去共情闺蜜的不得已,并努力做到不生气。
 
如此一来,为了展示共情,她头脑里的理性自我,必须不断地碾压内心里的真实自我,形成对立。
 
久而久之,这种内在的压制和对抗会越来越强烈,到了临界点的时候,一点小事就足以把整个人引爆。
 
03
 
曾经,我也像小丽和媛媛一样,为了让自己能在关系中做得更好,而刻意地去共情别人。
 
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促使我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新的思考。
 
前阵子我加入一个关于自体心理学的线上读书会,目睹了一场领读老师与学员的“干架”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学员不满老师的领读风格,提出了一些需求和建议,但老师全程拒绝接纳,同时回应的话语中还带着一丝愤怒与攻击。
 
当时,许多学员都感觉到这位老师固执地停留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共情不到别人的需求。
 
双方的意见冲突也越来越大,让人感觉整个现场都要崩塌了。
 
作为旁观者,我也忍不住偷偷在一旁脑补这位共情能力缺失的领读老师被迫下台的窘境。
 
然而,令我诧异的是,几天过后,老师与那几位学员,居然又像没事人一样,愉快地在群里探讨问题了。
 
怎么回事呢?
 
后来慢慢融入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个群跟它的主题一样,一直都在鼓励大家去增强自体感,让自己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真实的状态。
 
因此,相对于委曲求全地共情,他们更主张真情实意地表达。
 
回过头来想想,当领读老师被公开质疑和反对的时候,他的愤怒是真的,他不愿意接纳和改变的态度也是真的。
 
在当时的场景里,他确实没有刻意和学员共情,而是像个普通人一样,略带强硬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而群里的学员们,最后也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接受了建议不被采纳的事实,同时也接纳了领读老师捍卫自己风格的权利。
 
一场争论下来,最终谁也没有妥协,一切维持原状。
 
但在这个奇妙的过程中,学员和老师都充分表达了自己,这无形中不就是在增强彼此的自体感、真实感么?
 
由此看来,当一个人在关系中处于对抗的当下,与其刻意去共情别人,还不如真诚地坦露自己,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04
 
一个自体感较强的人,会优先尊重自己的感觉,把真实放在第一位。
 
而恰好的共情,往往是在此之后自然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不需要刻意为之。
 
何炅老师是一位公认的情商高,共情能力又强的人。
 
但最近在一档网络综艺《认真的嘎嘎们》中,他却呈现了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有一回,在一名选手表演完了以后,身为导师的何炅开口问节目组:“这个节目可以打人吗?”
原因是这名选手的表演有些尴尬,尴尬到让人看不下去。
 
后来,这名选手果真获得了“全场最尬学员”的称号。按照节目组要求,他需要向观众道歉。
 
当时,身为主持人的何炅再次向节目组提出要求,让灯光只照射这名学员就好,因为自己并不想跟这名选手进入同一个画面。
 
可以说,全程何炅老师的反应非但没有共情到这位学员,反而还显得有些隔离。
 
然而,这位学员并没有放弃,他顶住了群嘲的压力,一次又一次地坚持自己的表演风格。
 
直到中途的某一刻,何老师终于感受到了他的信念感并认可了他,共情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这样一种油然而生的共情,给到一个人的抚慰也往往是恰如其分的,一切都来得刚刚好。
 
后来,这名选手逐渐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并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深情地感谢了何老师。
 
他说,当自己在舞台上几乎演不下去的时候,发现何老师肯定了他的信念感,让他有了坚持的勇气。
 
回顾整个过程,何老师并没有刻意做出共情对方的举动,他只是真诚地坦露了自己的感觉,像一面镜子般,如实地映射出了对方真实的模样。
 
而这,就完全足够了。
 
要知道,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总会经历一些被人误解或嘲笑的艰难时刻。
 
而完整地走过这样的一段历程,恰恰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设想一下,如果这名学员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收到了何老师刻意展示出来的共情,为他圆场,或者为他的失败找合理的理由。
 
也许他可以获得暂时的抚慰,并找到一个逃避挫败的出口,但也许就没有了后面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信念感,支撑他坚强地走完后续的一个个关卡。
 
至此,我能想到在关系里最真挚、最舒服的样子,大概也就是像何老师这样的一种自然状态了。
 
允许各种真实感觉的存在,允许自己当下的坦诚,而不必刻意用共情去美化关系。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李雪老师对“共情”的一句描述——
 
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我与你相遇的瞬间,
 
是不含任何期待的单纯的看见。
 
的确,在专业的咨询关系中,共情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
 
而在日常生活中,共情更多的是一种偶然,发生了很美,没发生也无妨。
 
在真实的关系中,安心做一个普通人,轻松地表达自己的喜与恶,也挺好。
 
作者:天雅,一个默默无闻的心理学爱好者。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