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达芙妮
 
责编 | 五花鹿
 
1
 
生活中许多人都活在这样的困境里:
 
无法坦坦荡荡做自己。
 
独处的时候好好的,但只要一和别人交往,就会忍不住关注自己的表现,揣测别人的想法。
 
生怕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惹人不喜欢。
 
我的来访者小A就是这样。
 
有次朋友聚会,大家喝多了聊得很开心。但在聊完之后回家的路上,同车的朋友在一旁刷手机不说话,他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并且开始胡思乱想:
 
要不要说点话打破一下沉默?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难道因为我吐槽太多了有点负能量,所以不想再和我聊?
 
就这样断断续续苦恼了一路,直到回家。
 
更难过的是,当时已经十二点多,他在车上也很累,也想放松一下,但他还是提起了精神,反复地揣测。
 
小A的处境也许是比较紧张的,但其实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困境:
 
不自觉对“别人的讨厌”很敏感;
 
以至于不敢做自己,没办法释然。
 
那怎么办呢?
 
针对这个问题,著名心理学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方向——「课题分离」。
 
简单理解是:
 
分清楚这件事属于谁的事情,就谁去负责。
 
你不喜欢我,是你的事,我控制不了;
 
而我要怎么活,是我的事情,你也管不着。
 
一个人要活出自己,就要大大方方地接受自己身上会有讨人厌的部分。
 
别人讨厌我也没关系,我不理他就好了。
 
但在我的咨询经验里,能做到课题分离,接受别人讨厌、能坦然做自己,是有门槛的。
 
这个门槛就是:
 
是否曾被笃定地喜欢和认可过。
 
2
 
小A在咨询中提到一种感觉:
 
我很难接受别人讨厌我。
 
因为我总需要确认别人喜欢我,才能觉得安心。
 
这种“寻求确认”的感觉,一直伴随着他。
 
从小在父母面前,他一直在努力变得优秀,希望被父母夸奖;
 
长大后在各种人际关系里,他习惯去讨好。讨好朋友,讨好上司,希望他们能喜欢自己。
 
而如果周围有人对自己不满、态度不明确,那他就会紧张,陷入一种被动和不安里,怀疑自己很差劲。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我们现在的关系模式,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早期的关系。
 
这种确认的执念,也很多来自小时候的匮乏。
 
小A说到,从小自己就很少体会到被稳稳喜欢的感觉,相反更多的是嫌弃。
 
他从父母的反应中总能感到一种感觉:我再怎么做,都不够好。
 
像他这样总是得不到认可的孩子,无论怎么做父母可能总是在嫌弃他的孩子,会陷入很无助很愤怒、很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他没法从父母那里获得一种确定:
 
我是好的,我没有问题,我是个好宝宝。
 
这导致他一直没办法肯定自己一定是好的,只能从别人的反应里去做判断,根本没办法做到课题分离。
 
所以内心经常是慌张的,不确定的。
 
为了抵抗这个难受,他一直在寻求确认,并且对于“被讨厌”感到敏感和无力。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具备课题分离的能力,是有前提的。
 
前提就是:
 
这个孩子在早期的成长中得到了想要的心理营养,从父母的眼睛里看到了满意、喜欢和认可,那么他们才能完成自己对自己的某种确认——
 
我是好的,我没有问题。
 
然后他才能腾出精力来去理解父母和周围的人,理解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做到真正的课题分离:
 
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但没关系,我也知道我很不错。
 
所以,总是在为别人喜不喜欢你而患得患失的人,你必须要认识到:
 
你想得到外界确认的需求,可能是小时候没有从养育环境里获得足够的认可和喜欢,没有确认感导致的。
 
而且很可能你在潜意识里更认同你父母的态度——“你不讨人喜欢,你不够好”——所以才需要外界的一直喜欢来证明自己足够好。
 
3
 
需要不断得到确认,还会引起一个后续行为:控制。
 
无论是讨好、变优秀,还是去猜测别人的想法并急着解释,都是为了控制对方,让对方喜欢上我们。
 
这些控制的想法和行为,也是我们习惯的模式。
 
如果在小时候,一个人不论怎么做,父母就是不喜欢你,不认可你,你会非常无助。
 
此时的你意识不到这是父母的问题,意识不到也许只是因为父母没有能力来认可你,事实上你并不是真的那么差,你就会陷进去。
 
为了获得认可、获得安心的感觉,用尽不同的方法,执着地想要控制、改变父母的态度。
 
一直执着地要让别人喜欢自己,正是跟父母关系里这种未解决的情结的延伸。
 
因为潜意识的情感是不认人的,它只是碰到当初跟父母一样不认可自己的人时,就自动默认为这是当年未完成的任务,要去强迫性完成它:
 
我必须要改变你,让你变得喜欢我;
 
我都做得这么好了,为什么还讨厌我?!
 
其实这些话都是对自己的父母说的。
 
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父母,不管时间都过去了几十年,你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幼小的孩子,对方也不是那个“铁石心肠”的冤家父母。
 
只因债未还,心就不甘,它还想要,还要报仇,还要满足愿望。
 
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要意识到:
 
正是因为你当年太挫败了,所以今天才如此执着地不放过这些会讨厌你的人,也执着地不放过你自己啊。
 
4
 
陷在苦苦不甘心中的人啊,想要从中解脱,需要看到自己的心结,看到自己早年的这个创伤和情结。
 
你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认可和喜欢,这是情结的缘起。
 
你就是没有被好好对待,这是巨大的遗憾,你委屈,你悲伤,你愤怒,这都很正常。
 
允许自己把压抑的愤怒,委屈,表达出来,同时也看到父母的局限、周围人的局限、自己的局限。
 
要想慢慢溶解这种情结,需要我们哀悼这个遗憾,承认也许一辈子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也一辈子得不到某些人的认可,并且发展出“自我的想法”。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人走出婴幼儿的自我中心,完成人格成熟的重要一步。
 
当我们还在执着的渴望着从他人的眼光里获得认可时,意味着我们尚未掌握一个技能:
 
拥有对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认可。
 
一个人如果不去练习拥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感受时,他就永远不能拥有自我。
 
他就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成年人的位置上,而是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孩子的位置上,试图控制所有人来认可自己,并且因此纠缠不清。
 
练习拥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去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为此承担责任,如此才会逐渐有力量。
 
只有当我们拥有自我之后,才能意识到哪些是我的看法,哪些是别人的看法。
 
而这就是课题分离。
 
“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
 
但“别人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
 
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同样,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如此,你是自由的,别人也是自由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就像一道菜,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也许只有人民币,才能那么多人喜欢。
 
但这不代表你不好。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你更关心自己的看法和生活。
 
你便成熟了。
 
就像脱口秀大会上李雪琴理直气壮说的那样:
 
台下的很多人,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
 
今天我也要告诉这些人:我也不喜欢你们。
 
你看,多飒。
 
 
希望你有一天可以像李雪琴一样大大方方地面对别人的讨厌:
 
我就是被你讨厌,这并不是我的课题,如果你觉得苦恼,那是你的课题。
 
同样,你也拥有讨厌别人的自由。
 
不压抑互相讨厌,也不强求互相喜欢。
 
关系也就轻松了。
 
达芙妮,心理咨询师,新书《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从逃避的角度解读常见心理困惑,帮你重建内心的力量。微信公众号:工业时代的月亮(id:gysddyl)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