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编者按
 
有一类人在关系里,总是那么地好,掏心掏肺付出。
 
但结果却是,关系双方都没有以为的那么舒心。
 
心理咨询师黄玉玲,为我们点破了这种行为模式的根源,并提供了改变方向——
 
我们还有更好的方式去爱,去得到爱。
 
一起来看看今天这篇文章
 
作者 | 黄玉玲 朗门
 
责编 | 陈沉沉
 
有段时间,有位朋友一直问我,如何更好帮助她的姐姐。
 
从她的描述中,我得知她的姐姐刚离婚,状态十分颓丧。
 
作为朋友,我也给过不少建议。
 
她还是会隔三差五找我,给我看她们的聊天截图。
 
她的那一半绿色对话框占据了很大版面。时间显示,无论多早晚,她总是在倾听安慰。
 
作为妹妹,可算是仁至义尽了。
 
但她还是很担心姐姐,时常焦虑着:要为她做点什么,让她好起来。
 
不仅是面对姐姐,面对其他家人,她也是如此。这些年,她像一个大管家一样,操心着整个家庭大大小小的事:
 
姐姐的婚姻状态,弟弟的工作,爸妈的琐碎日常……
 
作为家庭一员,为家人提供援助,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一直忙碌于他人事物中,却有一些不太对劲。
 
想凭一己之力,拯救他人于困难之中;
 
为他人做了该做的、能做的一切;
 
但还总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
 
这可能是陷入了“ 过 度 拯 救 ”的圈套中。
 
 
01
 
通常,陷入过度拯救的人,都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困境——
 
被情绪困扰、被他人的事情所累。
 
他们时常会被 2 种消极情绪困扰:
 
一是痛苦,
 
二是委屈。
 
我们先说说痛苦的原因。
 
开头提及的那位朋友,后来我和她微信聊天,问起了她的近况。
 
结果她发来一堆哭泣沮丧的表情包,说自己已经试了不少方法:搜集大家的建议发给姐姐、让姐姐过来和自己住、自己也过去找她……但姐姐还是非常颓丧。
 
她痛苦的样子,让我一度感觉:仿佛她才是失恋当事人。
 
她反复自责,自己一点用也没有,一点忙也帮不上……
 
这便是过度拯救者痛苦的第一个原因:
 
尽心尽力帮助他人,但结果不够完满。
 
拯救者因此而痛苦内疚,不能原谅自己,
 
最后对自己发起攻击——“是我没用”。
 
其次,拯救者与被拯救者,是一个紧密的共生状态。
 
即我和你是缠绕在一起的,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痛苦着别人的痛苦,拯救者的人生体验简直就是,苦上加苦。
 
除此之外,拯救者还有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行为选择”。
 
就是他们可能会“自讨苦吃”——
 
他们到处提供帮助,不是真的对人好,而是对他人的痛苦感兴趣。
 
在他人脆弱不堪时,拯救者会及时出现,并且会对别人百般好,耐心陪伴、花样安抚,让人体会到一种妈妈对婴儿般的悉心照料。
 
但是,一旦被拯救者的痛苦减轻,状态好转,他们会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的,突然冷落起来。
 
这听起来很匪夷所思,但却非常真实。
 
因为拯救者,只是对他人的「苦难」非常敏感。
 
只要有人受苦,那个痛苦就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了,也变成了拯救者的。
 
但如果那个人不再痛苦了,拯救者便会非常迅速地离开。
 
02
 
接下来,我们讲讲委屈。
 
听起来,一切都是拯救者自主选择的结果,何来委屈一说?
 
这一份委屈,主要来源于被拯救者的“怨恨”。
 
没错,这就是拯救者的悲剧模式:吃力不讨好,还会被怨恨。
 
被怨恨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
 
1、拯救者的突然离开。
 
上文说到拯救者通常对他人痛苦感兴趣,当被拯救者的痛苦消失,拯救者的敏感性也降低,开始变得“冷淡”。
 
这其实是一个「边界回归」的过程。
 
之前在浓烈的情感包围之下,拯救者与被拯救者,俨然已在一个共生状态中。
 
所以突如其来的冷淡,带来的分离感,会让被拯救者感到不适应,很容易怨恨,甚至攻击拯救者。
 
这时候,委屈就发生了——
 
我对你尽心尽力,给了你这么多,你为什么不感激我反而怨恨我?
 
2、拯救者,几乎是以救世主的姿态介入了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姿态剥夺了被拯救者自我探索和成长的过程,没有尊重被拯救者的内在自发性。
 
甚至,被拯救者心生怨气时,还会攻击拯救者。
 
中国有句古话: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说的就是这个理。
 
在一个人遇到大的困难,合适帮助是必要的。
 
但一见到别人有困难就扑上去要解决,反复陷在救世主情节里,这个关系很快就会陷入到一团乱粥的状态。
 
拯救失败,自己内疚,也被别人怨恨;
 
拯救成功,迫不及待想要逃离,于是被拯救过的人怨恨。
 
无论拯救的结果如何,都会加重拯救者的挫败感,触发抑郁状态到来。
 
可以说:
 
过度拯救带来过度纠缠,
 
过度纠缠带来怨恨。
 
03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离开,继续在这摊烂粥里纠缠呢?
 
——因为暂时离不开。
 
这大多可以追溯到孩子幼时的成长经历。
 
孩子想要活下来,要依赖父母才做得到。
 
如果父母就说一些“你只有听话,我们才会过得好”诸如此类的话,孩子就很容易往父母无意识引导的这个方向走。
 
用「内在的自由」,来交换「父母的幸福」。
 
他变得听话又懂事,慢慢地变成父母的一个拯救者,一个家庭的保护神。
 
一个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孩子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家庭归于平静。
 
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他们的夫妻关系、跟公婆的关系都比较紧张。
 
孩子就用生病的方式来拯救这个家庭。
 
孩子一生病,家庭矛盾焦点就集中在孩子那里,其它的都顾不上了。
 
他们家庭里的关系和解,是在一次孩子病危的病房里。家属被通知来见最后一面。
 
所有的人都来了,大家都很伤心。
 
在孩子的生死面前,大家都退让一步,家庭关系也有了新的可能。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孩子在那次病危之后,挺了过来。
 
就这样,孩子走到了拯救父母的位置上。
 
孩子想离开这个位子,却不敢离开,因为离开就意味着,在羽翼尚未丰满之时死掉。
 
试想一下,这会发生什么?
 
感觉到很无助,心生怨恨,但又常常是“敢怒不敢言”的。
 
这些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些被消化,有一些没有消化的,就沉积下来。
 
但这些怨恨、怒气并不是都会明显地指向父母。
 
很多成年的过度拯救者几乎感觉不到他们对自己父母的怨恨,还会表现得对父母非常好,以及通过过度拯救他人,来继续完成与父母的联结。
 
有一位网友分享:
 
见到别人,尤其是女性,是受害者形象的,我就立刻想要帮助。
 
那一刻,我只想一头扎进那个坑里。
 
回头看,自己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受害角色”,以前每次与妈妈通话,每次都觉得胸口堵。
 
挂线后,感觉心都被掏空了,有深深的绝望感。
 
那些未消化的怨恨和无处释放的攻击性,并不会因为过度拯救而消失,只是稍微缓解了。
 
但这些孩子,即便长大成人,都长久都带着一种「不得已付出」的悲伤和绝望。
 
因为,他从未在自己的位置上,被认真地对待过。
 
那一块没有被深情凝视过的区域,是一片荒芜与黑暗。
 
04
 
那么,该怎么办呢?
 
对父母来说:
 
1、分清界限。
 
这是最核心的地方。
 
如果父母明白,这是自己的事,不强迫孩子来承担,孩子会轻松很多。
 
内疚是因为我不做这件事,就伤害了你。
 
所以,父母能够自己承担的时候,孩子的内疚会减轻。
 
我认识一对夫妻,当时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其实已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
 
但唯一在孩子面前很团结。
 
两个人联盟,很认真地对孩子说:
 
爸妈决定分开,但是这件事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我们遇到困难了。以后爸爸还是爸爸,妈妈还是妈妈,我们会依旧爱你,这件事永远都不会改变。
 
只是爸爸和妈妈之间有我们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好吗?
 
这样的边界切割,虽然依然无法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但至少,孩子不会飞蛾扑火地陷入拯救父母的剧情里。
 
2、消除恐惧。
 
如果孩子主动去承担属于父母那一部分,要告诉他,他不需要这么用力,来承担这一切。
 
孩子的主动承担,是因为担心失去父母及他们的爱。
 
当他的担心被消除,他就会去专心发展自己的,不会一直纠缠在这里。
 
如果,你的父母已经衰老,你也已经知道无改变之可能,那么你要拯救自己的最佳办法是:
 
面对自己。
 
勇敢面对自己的内疚,对他人的拯救放在一个自己能及,又愿意的范围内,不逼迫自己。
 
同时,将对父母的期待慢慢回归到自己身上,好好地宠爱自己。
 
你最需要拯救的人是自己。
 
而你只是用错了方向而已。
 
如果意识到了这一点,新的改变就不难发生了。
 
作者:黄玉玲,武志红平台资深心理咨询师,著有畅销书《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微博@黄玉玲—遇见
 
本文首发于【武志红】公众号。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