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发现,从长远来看,自己表里不一的行为是没有益处的。在我生气和不满时,做出一副平静和友善的样子,这是没有用的;不懂装懂,是没有用的;在某一时刻实际上充满敌意,却装作一个仁慈的人,是没有用的;如果实际上既害怕又缺乏信心,却做出非常有把握的样子,是没有用的……

———卡尔·罗杰斯

案例:他微笑着诉说分手的痛

    “每个成年人都有程度不一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如果它们比较一致,一个人就是和谐的。”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胡慎之咨询师说,“但是,如果我们的主人格恐惧或仇视其他次人格,而将其压抑得太厉害。那么,一个人就面临着分裂。”

    阿海是胡慎之在广州认识的一个朋友,一个月前,他和女友小美分手了。这一段日子,他多次给我打电话。

    换了别人,打电话的内容肯定是诉苦。但胡慎之无法用诉苦来形容阿海,因为每次在电话里,他都对我说:

    “我没事,这点小事算什么。”

    “过去了,毕竟还没真正开始,有什么好痛苦的。”

    甚至,他会笑着在电话里描述让女友离开他的那件事情,以及他们以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并且,每说几句,他就会自责:“失去她没什么,只是我不该伤害她,不该说那些伤人的傻话。”

    但是,究竟说了些什么傻话呢,阿海一句也不记得了,他只知道一天晚上在西餐厅里,他忽然情绪失控,对着小美说了一大通话。小美静静地听着,一直到最后才问:

    “和我一起,你太痛苦了是吗?”“是……是有一点。”“你想分手,是吗?”“……是的。”阿海沉默了几秒钟说。

    “你太轻率了,半年的感情就让你这样结束。”小美说了这句话,站起来离开了他,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胡慎之一直在倾听,倾听……但最后,他决定找个地方和阿海当面好好聊一聊,地点是一家咖啡厅。

    在咖啡厅里,阿海还是重复同一种的诉说方式:一会儿说“我没事”、“都过去了”,一会儿拼命自责自己说了傻话,但那些傻话,还是记不起来……

    阿海终于静下来,胡慎之有意等了约半分钟,然后直视他的眼睛,问他:“你有没有想过,你真的是一个真诚的人吗?”

    听到胡慎之这样问,阿海非常惊讶,他反问说:“和我交往了这么多年,难道你认为,我是一个不真诚的人!?”

   

没有分别心的孩子,是真诚的。

“你的意思是,我的内疚是骗人的?”

“对别人,你真诚。”胡慎之继续逼问阿海,“但是,对自己,你真诚吗?”

“对自己,我……我不……真诚吗?”阿海陷入了沉思。

    在朋友圈里,阿海以诚待人是有了名的。他会无条件地对你好,对朋友会比对自己都好。你找他帮忙,他从来都二话不说。你找他借钱,他也是你要多少给多少。并且,他从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不害怕袒露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此外,他很少对亲朋好友发脾气,也从不指责。在和小美谈恋爱这半年,他也一样从不对小美生气,只是到了最后才突然莫名其妙地失去了控制。

    “你只知道失去了控制,但完全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胡慎之问。

    “是的。”“等清醒过来后,你是什么感觉?”

    “我觉得很难过,她离开我就离开我吧,那是她的自由。但是,我不该说那些话伤害她。”说到这里,阿海的头垂了下来。

    “你非常内疚?”“是的。”“她生你说的那些话的气吗?”“有一点,但她更生气的,是我承认分手的那句话。不过,”阿海辩解说,“不管她怎么看我那些话,我都认为自己不可原谅。”

    “我们认识很久了,你已经了解一点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了。现在,我要再问你一句,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内疚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什么?”阿海有点急,“你的意思是,我的内疚是骗人的?”

    胡慎之重新给阿海阐述了一遍心理防御机制。最后,他强调,“一种体验不会因为我们将它压抑到潜意识之后就不再发挥作用。如果类似的体验压抑得太多,终有一天,这种体验会来一次大爆发。”

    像阿海就是这种情况。谈恋爱时,两人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愉快。但阿海不接受这些不愉快的体验,一旦产生他会第一时间将它们压下去。结果,在半年之后,他再也压不住了,这些情绪最终来了一次大爆发。

    很多人有过类似经历,而阿海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他完全不记得自己当时说过什么话了。之所以如此,是他的意识和潜意识分裂得太厉害。意识上,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的愤怒、懊恼等情绪。所以,当潜意识大爆发时,意识干脆就彻底失去作用,以至于他完全不记得当时说过的那些话了。

   

分析:父亲要他绝对不能生气

    阿海的分裂植根于童年。他的父亲,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医生,在当地小有名气。他不仅要求自己绝对不能对别人发脾气、对别人产生敌意,他也严格要求阿海这样做。如果阿海产生了这些消极情绪,父亲会严厉地训斥他。最终,阿海就形成了“绝对不能对别人生气”这种要求,从而对愤怒、懊恼等体验一直持有敌视的态度。

    父亲这样做尚有一定的道理,他是成年人,对人性有更深的理解,能化解大量的不良情绪。但是,这种要求不适合幼小的阿海,因为小孩子是没有力量去化解这些不良情绪的。并且,这些情绪现在在阿海的潜意识中积攒得太多,导致他的潜意识与意识明显分裂,严重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最后,胡慎之建议阿海去做一次EMDR(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它可以帮助来访者宣泄潜意识中积攒得太多的不良情绪。因心理医生不适合给朋友做咨询,胡慎之建议阿海去找其他的心理医生。

   

快乐有罪:抑郁的心理机制

    阿海是压抑了愤怒、懊恼等敌意情绪,他的第一反应是“愤怒有罪”。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压抑。此外,比较常见的被压抑情绪还有喜悦、欲望等。

    “很多有抑郁气质的人,他们之所以会抑郁,就是因为童年经历让他们形成了‘快乐有罪’的心理基础。”

    小雪仿佛是天生忧郁的人,朋友们戏称她是现代林妹妹。不过,小雪的身体很健康,她之所以形成抑郁气质,与她的妈妈关系很大。在小雪小时候,妈妈一直体弱多病,家里总是愁云密布。在这种氛围下,如果小雪快乐,那好像是对妈妈的背叛。并且,她非常懂事,很会照顾和体贴妈妈,就自然而然地与妈妈一起苦,一起愁,对妈妈的体验要感同身受。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她最终形成了“快乐有罪”的心理基础。

    欲望是最容易被判有罪的对象,也最容易不被我们的意识所接受。

    35岁的梁石,看上去老实憨厚,是有了名的模范丈夫。但有一天,梁太太忽然接到警察的电话,要她带5000元罚款去接丈夫。原来,梁石去嫖娼了。

    梁太太把丈夫接回来后,和丈夫闹得翻天覆地。邻居们无法相信梁石会做这种事,他们都说“肯定是搞错了,他这么恋家的人怎么可能去做这种事情。”

    对此,胡慎之说:“我们一般只看到一个人的部分自我,对另一部分我们会视而不见。好丈夫好爸爸是他的一个我,内心的欲望是他的另一个我。这两个我都是真实的,如果它们方向一致,就可以合而为一;如果方向相反,就会发生分裂。这边他是好丈夫,那边却嫖娼。”

    在咨询中,他们的问题很快暴露了出来,原来梁太太非常保守,认为导致生育的性爱才是对的,欢愉的性爱就是肮脏的,于是在生了孩子后不愿意和丈夫做爱。梁先生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最后就去外面找女人。

   

安吉丽娜·朱莉的迷人之处也在于她不压抑。

解决之道:接受不好的体验

    胡慎之说,“如果分裂很厉害,我们必须学会宽恕被我们压抑的那个‘我’。”

    譬如,即便做了EMDR等心理治疗后,阿海以后在产生愤怒等情绪时,他的超我仍然会在第一时间对他说“你怎么能这样,你怎么能愤怒?!”以前,他会听从这个指责,于是谴责自己的愤怒,通过这种自责将愤怒压下去。但是,他内心中的愤怒积攒得太多了,终于有一天爆发了出来。

    但现在,如果再产生这些愤怒,胡慎之对阿海说,“第一时间,超我仍然会对你说,你怎么能这样。但第二时间,你就要告诉自己宽恕,宽恕你的愤怒。这样慢慢地去和那个对自己太过于苛刻的超我作斗争。”

    体验是一个人最扎实的人格基础,如果一个人总是压抑自己的体验,他就会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一点在阿海的身上表现得很明显,他说:“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没有努力工作的动力,也没有目标。”

    但是,如果阿海学会宽恕自己,接受原来认为的不好的体验,他就会逐渐找回自己,感觉到自己人格的力量。最后,他就不再只是一个有点乏味的好人,而是一个丰富的、富有活力和魅力的好人。

    “我们必须学会接受我们的种种不好的体验。”胡慎之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本版文字武志红)

   

真诚的两个层次:不自欺与不欺人

    习惯上,真诚被看作是一个道德品质,与撒谎相对立。撒谎的人欺骗别人或者隐瞒自己的真正想法,而真诚的人会毫不犹豫地袒露自己的想法。

    但心理学家罗杰斯将真诚分成两个层次,“我的意识与我的内心体验相一致,我对人讲述的又与我的意识相一致。”

    只有当这两个一致都达成时,一个人才可以说是真诚的。第一个层次,可理解为不自欺,是对自己真诚;第二个层次,可理解为不欺人,是对别人真诚。显然,按照罗杰斯的理论,我们常说的真诚只是对别人真诚。罗杰斯认为,自己的意识与自己的内心体验一致,这种对自己的真诚才是最重要的。他曾宣称:“对我来说,体验就是最高的权威。”

    但是,他发现,尽管“以一种带着面具的方式行事,维持一种与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毫无帮助,毫无效果”,但很多人恐惧、仇视自己的体验,将它“当作敌人,当作灾难的信使”,从而导致人格的冲突,心理健康也无从谈起。

   

心理防御机制:压抑体验的工具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发明的词汇。他将一个人的人格分为三部分:超我、本我和自我。超我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是父母给孩子制定的行为规范。本我主要是一个人的欲望。自我则负责协调本我和超我。当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太强烈时,自我就会发明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其目的就是将本我的力量压下去。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非常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否认,即拒不承认自己的体验;

    比较,即通过与别人比较缓解自己的消极体验;

    合理化,即给自己的消极体验寻找牵强附会的理由;

    反向形成,即本来是这种情绪,但表现出来的却是相反的表情。譬如,本来是愤怒,但表情却是傻笑。

    所有这些心理防御机制都有同一个目的,就是压抑,将自己恐惧或仇视的内心体验压到潜意识里去。

作者:武志红

微信:wzhxlx,关注可扫下图的二维码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