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来很想好好写点东西,怀念一下这个世所罕见的奇男子,却发现写不成文,就写一些碎片吧。

(一)

第一次听说王小波这个名字,是1997年秋天。当时,我上研一,一天和一哥们聊天,聊了很久后,他突然问我:你常读王小波的书吗?

王小波是谁?我不知道他,更没读过他的书。我回答说。

他解释说,我的一些观点和王小波很像,于是他以为,我常读他的书。他还说,这个人今年刚去世,很年轻,好可惜。

好像是当晚,我就去了书店。后来还去了一次书店,分两次买了他的“时代三部曲”和两本杂文。此后,王小波多了我这样一个fans。

我先读了他的三部小说,才开始读他的杂文。他的杂文读起来很痛快,但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他的小说多一点,尤其是《黄金时代》,不是集子,只是关于陈清杨的那个中篇。

王小波说,这个中篇,他写了几十遍。好像是为了对得起他的努力似的,这篇小说,我也读了几十遍。

现在,我家里只剩下了王小波的一本杂文《沉默的大多数》,就放在卫生间马桶旁。

能放在这个位置的,多是我非常喜欢的书。越喜欢,就放得越久,而这本书放在这个位置,都一个多月了吧。

 

 

(二)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王小波,我找到的两个字是——单纯。

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就是来破复杂,还单纯的。他说过,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明白“1 1=2”,但我们的文化,就是非得和一些最基本的道理较劲,结果把我们都搞糊涂了。

譬如,他说,智慧、有趣和性爱,是最美好的三件事。然而,我们弄出了许多不单纯的道理,结果,我们的社会,成了反智慧、反有趣和反性爱的了。

我想,我们宛如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蜘蛛网里,构成这个网的,就是我们社会所信奉那一套糟糕的道德和伦理——譬如三纲五常,譬如利他主义,譬如集体主义,等等。

关于利他,王小波说,他一开始是信奉的,但后来有一天忽然想到,如果你为我活着,我为你活着,那大家岂不是太累了。由此,他回到了“利己”上。

关于集体主义,王小波多篇文章讲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例子:洪水来了,一个青年去抢救集体的一个电线杆,结果被淹死了,于是大辩论开始,人们争论青年这样做值不值,最后上头说,别说是电线杆,就是集体的一个稻草,都值得这样去抢救。

不利他,不集体主义,那么,怎么办?就要回到真正的个人主义上来,就是把精力不再集中到观察别人道德不道德上,而是集中在个人的智慧、乐趣和性爱上。

不过,最好的个人主义的表述是俄罗斯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他的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哥哥问弟弟,如果杀死一个小女孩,整个世界就可得救,那么可不可以这样做。弟弟犹豫了一小会儿,声音很小但很坚定地说:“不可以!”

自我中心并非是个人主义的核心。实际上,个人主义的核心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这个论述的含义:不能以集体的名义去侵害任何一个个体。

 

 

(三)

王小波的作品,够单纯,但在我看来,他更单纯的地方,集中显现在他的爱情上。

王小波不是帅哥,其实,岂止不帅,简直是有点丑。

但是,我们知道,男人的相貌不重要,一个有点丑的大才子,找一个美女做老婆,似乎是这世界上的一个定律。

我自己掌握材料有限,就我所知道的大才子中,似乎只有诸葛亮和王小波没有选美女做老婆。

众所周知,王小波的老婆是李银河。我见过她一次,以我凡俗的眼光看,她的确不好看,但王小波对她一见钟情。

那个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在报社实习的时候,王小波第一次见到李银河,两人聊了很久,突然王小波问李银河,你有男友吗?

没有,李银河如实相告。

那你看我怎么样?王小波单刀直入,就这样俘获了李银河的心。

能只看情偶的心性,而不在乎情偶的相貌,我觉得这只有一颗最单纯的心灵才能做到。

相比之下,李银河就不够单纯。她说,她怀疑过,两个不美的人的爱情会是很美的吗?

我想,或许王小波根本就不会想这个不单纯的问题。

我读过并摘抄过王小波给李银河的情书,我觉得那是最好的文字,甚至比王小波最引以为傲的小说还要好,因为那文字里透露的心性太单纯了。

(四)

上学的时候,我几乎背诵过鲁迅的所有作品,也喜欢备至,但见了王小波的文字后,我更喜欢。

并且,因此开始慢慢不怎么喜欢鲁迅的文章,因为太苦大仇深。他在用无比锋利的手术刀解剖中国人时,割伤了别人,也割伤了自己。他崇拜尼采,但也因此忽视了对普通人物的温暖的抱慰。

王小波手里也有一把手术刀,但他是一边忧伤一边微笑着,解剖中国人的心性的。别人和他一样,一边忧伤一边微笑着或大笑着,明白了很多。

有时,我甚至想,或许王小波是秦统一后,我们这个民族中罕见的一个“大写的人”。

我想,因为利他主义,因为集体主义,我们民族的著名文人,都远远做不到为自己而活。譬如李白,诗看似豪放,但却总透露着郁郁不得志的情绪。再如屈原,他投水的那一刻,可看到了他仅仅作为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可透过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参悟到仅仅作为人的美,以及大自然和宇宙的美?

这是我们民族的知识分子的通病,我们常常激昂而悲愤地活给民族、活给国家、活给父母、活给帝王……但是,当背负上这些强加给我们肉身的额外重量之后,我们就远离了仅仅作为一个人的价值。

王小波不同,他一方面,犀利地剖析着我们文化中种种病态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仅仅作为一个人,就有多美,因为我们可以享受智慧、享受乐趣、享受性爱……

王小波给了我们一个更小的立足点,但假若你能站在这个立足点上,会更加踏实更加坚定,更能触及到生命的本质,也能更好地触及到这个世界。

 

作者:武志红

微信:wzhxlx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