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得乎亲(即父母),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一直以来,我对孝顺都持反对态度,并且本能地认为,孝道和孝顺就是一回事。

我的这份理解引起了很多攻击,而对孝道最常见的一个辩护是,孝道的本意是孝而不顺,远古的孝道并不强调“顺”,之所以孝道演化成“孝顺”,是后来人的曲解。一个非常醒目的说法是,“孝顺”是异民族入主中华所致,元朝时蒙古人彻底灭掉了汉族人的王朝,为了让汉族人做顺民,所以才强调“顺”,所以这是异民族的蒙古人用来奴化汉人的一个工具。

这个说法并不能大张旗鼓地去宣传,毕竟,蒙古族现在也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

这种说法听多了,我还真好奇起来,开始想知道,最初的“孝道”是怎样的呢?“孝”这个字的本意是什么?

孝的本意就是顺


“孝”字讲的就是共生

孝顺总是被联系在一起,顺很容易理解,而“孝”到底讲的是什么。说实话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没懂这个字的意思,我相信大多数和我一样,没有深究过这个字的意思,所以一般拥戴孝道的人才会讲,可以孝敬,而不必孝顺。但殊不知,“孝”这个字,本义就是顺。

《说文解字》称,“孝”的字形,即“子承老”。该字的上半部是“老”字,下半部是“子”。看形即知其意,指的是孩子将老人承接在身上。但问题是,“承”到底又是什么意思?

孝的本意就是顺

所以,“孝”字有两个意思:共生,老人和孩子共生在一起;延续,老人的意志被孩子承接和传递(也即满足老人的全能自恋)。

既然“孝”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当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没有“子”,也就谈不上“孝”了。

“子”的重要作用,是承“老”。将祖先的精神与意志传递下去。或者换句更直接的话说,将祖先的基因传递下去。

所以,所谓孝道文化,其实就是要将祖先的意志传递下去,它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仅此而已。中外很多思想家都发现,中国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缺憾是,一直没有发展出“超越世俗”的部分来,即没有真正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就是祖先大过一切,父母胜过真理。这的确不可能发展出真正的信仰来,所以我们的整个文化,主要就是在世俗里打滚。

我们再看看远古的关于孝道的经典论述。你会发现,那时的孝道,就已经是在强调顺,并且强调程度,远胜过现代。

以下几段论述,是我随手找到的,类似的论述数不胜数。为了方便理解,我将古文和译文一起放上来。

一、

原文: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礼记》)

翻译:作为臣下的礼数是,不可以当众进言劝谏,进谏再三,而君主还是不听时,就可以逃离他。作儿子的奉养父母,再三劝谏而父母不听时,就要号哭着随从他们。


二、

原文: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礼记》)

翻译: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就要和颜悦色、低声细气地加以劝谏;劝谏而父母不听时,就用孝敬加以感动;父母高兴了就乘机再加以劝谏,父母不高兴,与其得罪乡党、州闾的人,宁愿多加劝谏。父母发怒,不高兴而打得你流血,不可以有怨恨,仍继续孝敬父母。


三、

原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

译文:侍奉父母,如果发现父母不有对的地方,就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侍奉,不要违背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并不怨恨。


四、

原文: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翻译: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能称作是人;儿子不能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不能称作是父母的儿子。


五、

原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翻译: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另一说法是,必须先将父母安顿好)。


以上五个论述中,前两个出自《礼记》,强调孩子对父母无条件的顺从。《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的总结,并且多数是对孔子与弟子的对话的总结,还不够远古,但至少是汉族人自己写的,并且一直被尊为经典,而不是外侵民族如蒙古族的曲解。

第三、第四个论述,出自孔子与孟子这两个圣人,讲的仍是顺。第四个论述让我觉得有很深的寒意,如果父母对孩子不高兴,孩子都不能称其为人?也由此理解了,为什么中国父母容易威胁和孩子断绝关系。现代社会,断绝关系就只是一个情感的割裂,但在古代,依照孟子他老人家的道理,父母如果和你断绝了关系,你连人都不算了。这就意味着,父母如果不认可你,你的社会身份也一并被剥夺了,你都不是人了。


为什么老人易说断绝关系?因依照孝道,孩子就不再是人了。


孟圣人这个论述,堪称可怕,孔子有更中性更温和的表达:人者,仁也,亲亲为大。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好,才能称其为“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父母亲好。

第五个论述也出自孔子,已广为人知。我个人认为,这句话中的内核,是中国人缺乏探险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游必有方”,这句话有两种翻译,我倾向于,“必须有安顿好父母的方法”。但问题是,什么叫“安顿好”?如果是物质上的,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我也赞同。但假若是精神上的、心理上的,你如何安顿?甚至你能否安顿?那么,只要父母不高兴,干脆就在家里待着了?

很有意思的是,我妈妈经常对我做这种表达。毕业后,我收入一直不错,英语虽然口语很烂,但能阅读,而我又蛮想旅游,国内去了一些地方,而国外旅游一直到2005年才有第一次,而第二次一直到2014年,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去了北极、南极、英国和日本,还顺道去了法国、阿根廷等。每次旅游,妈妈都会表达担心,特别是去南极北极,她明确表达反对,说去那种地方干什么。

终于一次出国旅游前,妈妈又表达了反对。我对妈妈说,我收入不错英国也能用而且一直想旅游,但一直出国比较少,你对我的担心,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原因,我希望你能鼓励我活得更精彩一些。

我妈妈的好处是可以沟通,也可以被我说服。当时她就说,好好,妈妈鼓励你多闯闯。以后她也没有对我的出国旅行表达过反对。

父母在,不远游。我觉得这句话还不算太过分,有另一句话堪称变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这句话也是孔子所说,是孔子被奉为经典的《孝经》的第一章《开宗明义》中一句话,接下来一句话也触目惊心:“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后面这句话说的是,你活着就是为了父母,扬名立万都是为了彰显父母。彰显父母什么?我想,彰显的就是父母的面子,父母的意志吧。

为什么国画中,人都佝偻着的?因背上都背着父母?


那句变态的话,就是民间说法的孔圣版吧——父母给了你身体你就欠父母的恩情,你怎么还都还不清。这句话像是在说,作为孩子,你的身体不是你的,是父母的,父母可以处置你的身体,而你不能。

这就是科胡特说的“自体客体”,虽然对于父母而言,孩子是客体,孩子是另一个人,但你还是父母自体的一部分。如此看来,我们文化对孝顺的强调,不过是将“自体客体”的现象给圣化了。我们都是巨婴,都想找到一个好妈妈做自己的“自体客体”,但真正是婴儿时,这个努力都失败了,反而做了父母后,有权力有资格让孩子做自己的自体客体了。

再强调一下,让孩子做父母的自体客体,意思就是,孩子是父母自身的一部分,孩子要完全如父母所愿,父母的愿望,通过孩子的身体来实现。

一谈到孝道,很多人会说,孩子赡养父母,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

首先,在成熟的国家,如欧美,孩子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其次,我自己认为,我们的确不是成熟国家,所以孩子应该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我从来没有反对过这一点。如果说,这就是孝道,并且要加上孩子对父母的敬意,那我百分百支持。

但是,我认为,孝道从孔孟那儿开始,强调的就不是物质上的好,你看刚才那几段论述,那一段讲的是物质上的赡养?它们讲的,全都是精神上心理上的东西,讲的就是孩子在精神上心理上“孝”父母。

每个生命都该是独立自主的,而这意味着,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而孝道的这些古典论述则说,孩子要为父母的感受负责,不能让父母不高兴,只要父母不高兴了,你就是不孝。这简直是没道理,如果父母本人就是高兴不起来怎么办?

二十四孝故事《老莱娱亲》。孝道有此逻辑:父母不高兴,是孩子的错。


愚孝、孝顺和孝道,在我看来,都是一回事。这些最正宗的论述孝道的古典文字,讲的不正是愚孝?愚孝味道,满满地体现在《礼记》的这段文字中: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并且,这段文字中,真理不如父母的情绪大,儿子要去尊重真理,所以父母有“过”要谏,但谏不过,就不要闹了,不要惹父母不高兴了。

之后该怎么办?孔圣人说了:“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既然父母不接受你的进谏,那你就该从了,“不违”父母,并且不能有不高兴。

很多人说,孔子反愚孝,并拿《孝经》中这一段对话来当做论据:

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这意思是,当父亲与君主有“不义”时,需要“争子”“争臣”,与父亲或君上去争论,而不能“从父之令”。他还在其他一段论述中说,这样做,才是不孝,因会陷父亲于不义。

但儿子能反抗父亲,大臣可以反抗君主,而去保护正义和真理吗?不能。最好的做法还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或者是,“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对父母的顺,要胜过对君主的,君主,你还可以“逃之”,但对父母,当你做了“三谏”的程序后,还是要无原则地“号泣而随之”。这是什么玩意?不就是愚孝吗?!

当代中国,多少地方还堂而皇之地宣传恐怖故事《埋儿奉母》?


从本能上,我一直认为,对孝道的强调,让我们文化缺乏对正义和真理的尊重,因为父母的意志大过天。看过这些古典论述后,更加坚定了我这个判断。

这也是婴儿或巨婴的特点,我要的就是为所欲为,一切都顺着我。我的意志就是对的,我的自恋,胜过真理。我的意志,就是真理!

所以可以说,我们繁琐但并不宏大的孝道文化,一个重要功能,是为了捍卫巨婴父母们的全能自恋。


作者:武志红

微信:wzhxlx

——————————————

本文摘自《巨婴国》的章节《孝就是顺》:

孝的本意就是顺

​​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