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们这一周的主题是“权威期待的力量”,今天咱们来聊聊“怎样做一个积极的权威”。
 
也就是说,当你处在权威的位置上,而你又想带给别人积极的影响,该怎么做呢?
 
先给你分享一个故事。
 
还记得我们昨天说过的罗森塔尔效应吗?也就是,权威的期待,可以强有力地影响人和动物。
 
我们广州工作室的一位老师,就是这个效应的实践者。
 
二十多年前她儿子出生,虽然她当时并不知道罗森塔尔这个概念,但她对儿子的教育却在无形中印证了这个概念。
当时的她觉得,自己丈夫很爱批评人,而她虽然在言语上喜欢夸奖别人,但内心还里是比较苛刻的。
 
这样的情况让她担心,儿子会在他们两人这里得到太多的批评和不认可。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如果能找到一个由衷喜欢她儿子的保姆呢?
 
后来,她果真找到了一个这样的保姆。
 
保姆打心眼里喜欢她儿子,见到小家伙就眉开眼笑,开心得不得了。
 
虽然保姆没多少文化,但她的这份喜欢和满满的开心,给她儿子带来了非常好的影响。
 
而这个,可以说是每一个孩子成长中收获的宝贵礼物。
 
果然,在这样的积极影响下,他的儿子非常优秀,刚从清华大学毕业,接着就去了美国最好的学府读研究生。
 
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看到,父母作为一个能给孩子带来重大影响的权威,发出一些有意识的积极期待,还不算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实际上,我的父母对我的积极期待,是我的一个重担,我花了很多年才完整看到这一点。
 
所以,比积极的期待好上太多个层次的是,满满的喜欢。
 
在生命最初,就遇到这样一个满心喜欢你的人,是命运最好的馈赠。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纳闷:
 
我对孩子发出的期待是成为卓越的人,这是积极的预言哪。
 
但为什么我的孩子却非常普通,甚至是失败者?
 
这是因为,
 
虽然你在意识上认为自己给了孩子正面的期待,但在潜意识里却给他传递了负面期待。
 
譬如,有位悲观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乐观的。
 
但每当孩子悲观的时候,父亲就会说,你怎么这么悲观,你为什么不能乐观一点呢?
 
这种意识层面的期待,可能会有作用,但远远不如潜意识层面的负面期待影响大。
 
对孩子来说,他发现自己总是在悲观的时候被父亲注意到,而且父亲总是在贬低他。
 
所以他接受到的期待是,我是不被喜欢的,我是差劲的,于是就很难乐观了。
 
至于那些期待孩子卓越的父母,也是类似的逻辑:
 
他们很少会真正地鼓励和认可孩子,
他们只是在批评孩子不卓越,
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逼迫孩子变得卓越。
 
其中的多数人会失败,而另外少数人就算是表面上成功了。
 
孩子真的在外在标准上变得卓越了,但内心深处却会无比自卑。
 
因为孩子会认为,父母向他们扔过来的期待还是“你怎么这么差劲”。
 
所以中国父母集体制造了这么一个称呼 ——「别人家的孩子」。
 
好像真存在一个永远比自家孩子更优秀、更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父母们都没有觉知到,这是一种维护自己自恋的行为。
 
他们在打击孩子的时候,会体验到一种感觉:
 
看吧,你不如我。
我本来应该生出更优秀的孩子的,他才配做我的孩子。
而你,真差劲!
 
你可以想象,当父母用这种方式维护自恋时,代价是昂贵的。
 
再来看看另外一句话: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很多人在生活中会说出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人性的残酷。
 
不过,“得到”的朋友应该会对这句话有不一样的理解。
 
因为在“得到”上讲商业和经济的老师太多了,我想大家应该早就知道这句话是多么合理了。
 
的确,如果你真心是为了利益去做事,你的行为会合理很多。
 
譬如作为一个企业家或管理层,你就知道,应该好好使用罗森塔尔效应,对你的员工发出积极的期待。
 
如果你发现自己就是做不到这一点,那你可能需要反思一下:
 
自己到底是在追求利益?还是在追求自恋。
 
记得在2003年,我曾经在天涯杂谈上和一个做物流的小老板论战。
 
当时,他写了一篇长文章,名字叫《我为什么不招应届大学毕业生》,列了十几个理由,讲他招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有多么不靠谱。
 
比如,让他们去买复印纸,结果价都没讲就买回来了;
让他们去谈判,却把要付钱的生意,从一百万谈成了一百五十万,让公司得多付五十万。
还有,他没有规定着装,结果女孩穿得像妖精,男孩穿得像流氓;
再比如,公司提供了宿舍,配了洗衣机,连洗衣粉什么的都买了,但宿舍却成天臭味熏天。
 
列出的这些理由看上去很有说服力,加上这个老板也很雄辩,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当时这个帖子被炒得很热。
 
但是,在我看来,他的文章很有问题,所以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反驳他。
 
当然,后来我们之间的论战有来有往,就不再赘述。
 
这事过了很久,到了2005年我开始做心理专栏后,有一天想起来,
 
突然间发现一个在论战中被忽略的核心问题:
 
他其实没有主动开除过一个应届毕业生,但却有不少人走了。
 
而且他也承认,走的人有脾气,有脾气的一般也都有才华。
 
那么,留下来的,岂不大多都是不太靠谱的人呢? 
 
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他口口声声说要招人才,但最后却是这种情况呢?
 
因为,这就是他想要的格局:
 
他的企业就是他的王国,而他是最优秀的国王,其他人都不如他。
 
虽然这种局面损害了他的利益,却也满足了他的自恋。
 
用罗森塔尔效应来解释,就更清晰了。
 
在这件事情里,他发出了负面的期待:
 
1、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优秀员工,所以他留下来的员工就真的不优秀。
2、如果员工们看不破老板的负面期待,还可能越来越不优秀。
 
如果真看破了,就很容易会离开了。
 
听完了这些例子,你可以问问自己,在你作为权威的那些环境里,你是怎么期待别人的?
 
如果你发不出积极的期待,那么你真的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被自恋给裹胁了。
 
同样的,如果你的重要权威对你发不出积极的期待,那你也可以观察下,对方是不是太自恋。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关键知识:
 
1、作为一个权威,如果你想要被你影响的人变得卓越,那你就需要给到对方积极的期待。
2、积极的期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才会有效。而藏在头脑中,或者文字层面的期待,常常起不到作用。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