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前,有两个热点新闻,很值得探讨一下。
 
一个是,合肥高铁站,一位女教师守着车门,不让高铁走,要等她老公。
 
一个是,一位自称是“盈科女律师”的女子,在朋友圈炫富。
 
两条新闻中的主角,都可以说是巨婴。
 
高铁事件中,女教师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忽视了其他无数人的存在,据说一辆高铁迟几分钟,就会给整个系统造成破坏性影响。
炫富事件中,里面很多荒唐的事实,所以很可能是穷人造假,当然也有可能就是在朋友圈吹水。
 
女教师受到了惩罚,直接惩罚力度看起来不够,只是罚款2000元。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让我有些不安。
 
女教师被暂时停职,还可能会彻底失去她的职业。女律师则被律师协会调查,有可能会失去她的律师职业。
 
让我不安的,是其中的“泛道德化逻辑”。
 
所谓泛道德化逻辑,就是:既然一个人在道德上错了,那他干什么说什么都不对了。
 
这是对一个人的全面否定。
 
我赞同的逻辑该是清晰的:一个人在事情A上错了,就该在事情A上付出代价,但不要轻易延伸到事情B甚至整个人的身上。
 
女教师拦高铁,自然是大错特错,还违反了法律。
 
这种希望整个世界围着自己转的行为,是全能自恋的一种表现。
 
然而,这件错事是A,而她的教学行为是B,不能轻易推演到,她在A上错了,就意味着她在事情B上也错了。
 
认为她该被停职的人,持有的观点是,她违背了师德。
 
那就谈谈师德这件事。
 
我们一直强调为人师表,可是,真要达到了我们传说中的师德水准,那老师就不是简单的老师,而是圣人和圣母了。
 
期待圣人或圣母,也是巨婴的渴求,这是在寻找超级保姆。
 
实际上,太多中小学老师朋友对我说,他们感觉自己不是老师,而成了保姆一般,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专业。
 
再说,教师行业现在整体的道德水准,真能当得起道德教育这个重担?
 
别说现在,我觉得过去的老师们也当不起。
 
回顾自己的上学经历,我遇到过很多好老师,但也遇到过不少糟糕老师,他们整体上的道德水准,我真不觉得比一般人要高。
 
干嘛对老师提那么高的道德要求呢?
 
在我看来,教师把书教好,就非常不错了,然后不剥削不虐待孩子,就更加好了。
 
非拔高到灵魂工程师这个份上,美誉太高,担子也太重。
 
举一个意大利的例子吧。
 
该国某大学的一位男数学老师,嗜好健身,身材很好,突然间成了网红,因为学生们发现,该老师是同性恋,并且拍过不少同性恋题材的色情电影。
 
大家想想,学生们是怎么发现他的色情电影的?那肯定是荷尔蒙旺盛的同学们搜出来的吧。
 
这位老师的往年旧事被曝光后,他的教师职业并没有受到影响。
 
实际上,他当年是挣不到钱,为了糊口而去美国拍了这些成人片,但当考上数学硕士并当了数学老师后,他就不干这个营生了。
 
我喜欢意大利的这种宽容。
 
当我把这位男老师的例子,拿到网上讨论时,很多人说,这没什么啊,这位男老师毕竟没有违法,这是他的私事,没影响他的教学,而合肥的女教师,她违反了法律,也违背了师德。
 
我对此是非常质疑的,对女教师特别强调师德的人,真能接受,在你孩子所在的班级上,有一位拍过色情片的同性恋男老师。
 
我讲的是一个复杂的伦理话题,我认为它不该简单处理,我认为社会整体上宽容比较好,但关键之处法律还是要清晰有力,那些伤害他人和公众,或置他人和公众于严重危险中的行为,必须被处罚。
 
只是,就在这个范畴处罚好了,不要轻易延伸。
 
 
再说说“盈科女律师”的事。
 
第一,她很二,但也仅此而已;
 
第二,如果盈科顾及自己公司形象而去调查她,这也很好,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行为;
 
第三,她如果在律师方面没做错什么,最好不要剥夺她的律师资格。
 
第四,这事最可怕的,是那个把她的事情曝光到微博上的人,她就是在自己朋友圈炫的,什么人会这样对待朋友?
 
我这些都是个人观点,在微博上引起了很多争议,相信微信上也会,但这样也好,一个公共事件,我们最好是能有各种声音,而不是万众一声。
 
最后再重复一下我的立场:我希望能活在相对宽容的社会,就像意大利。
 
一个男中学老师,虽然过去拍过色情片,但还可以继续做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他数学老师的工作做得不错。
 
我们实际上赋予了太多职业道德色彩,但很多职业只是职业而已,这个职业整体上配不上这份道德期待,也不一定有必要。
 
泛道德化严重时,难以做到对事不对人。
 
还特别想说,有争议很好,因为我不想活在这样的感觉里:说错一句话就很危险,做错一件事整个人都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当然,犯错了,就该付出相应代价。
 
最后,借用媒体人李小萌发在微博上的一句话收尾:
 
站在道德制高点,都以为自己永远会站那么高,你们根本不知道随便地极致地惩罚,是多可怕的事,谁在一个社会里生存,都可能或犯错、或懦弱,没有程序正义和基本的宽容,人人自危。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