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再过两个月又是高考了,刚过去的模拟考中出来的分数,让很多考生和家长既着急又迷惘。
 
“考这么差,还有机会考上理想的大学吗?”
“考得还可以,高考会不会发挥失常?”
……
 
我收到过许多高考学生的来信,讲述他们对未来一年的种种担忧、种种困惑。
 
于是我整理了我高三1年的经历,还有我所了解的一些故事,希望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心理分析,能对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有所启迪。
 
在文章正式开始之时,我要先强调一句话:
 
高三一年的时间,足以创造奇迹!
 
下面是我在高中最后一年多的成绩单,中间有一些小奇迹,也有一些挫折。
 
结合这个成绩单,后面我就当时的心态调整做一些详细的心理分析。
 
看完你会发现里面的4个心理分析,不仅高考如此,工作升职、生活中建立自信的过程也是这样的。
 
#成绩单#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全班第29名
 
高三的升学考试
全班第11名,化学全年级第1名
 
高三的毕业考试(离高考三个月)
全班第19名
 
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离高考19天)
全班 第1名 (这是我高中三年头一次进入全班前10名);
 
高考,仍然全班第1名。

 

心理解析:我是如何一年圆“北大梦”的?
 
1 先突破一点,改变预言
 
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第29名。
 
按照这个成绩,连一般本科都考不上,心里一下子着急起来,怕辜负父母的期望,所以发誓要努力学习。
 
当时,我决心先把我最差的化学学好。
 
我下力气重新自学化学,力求不放过一个知识点,同时也买了一本很棒的题集,里面对化学知识和化学题的解释又有趣又漂亮。
 
我学得非常投入,完全没想过能收到什么效果。
 
但效果完全出乎我意料:期末考试,即高三升学考试,我的化学成绩考了全年级第1名。总成绩是全班第11名。
 
化学成绩全年级第1从心理上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我做梦也没想到,只付出两个多月的努力就可以在一个很怵的科目上取得年级第1。
 
以前,整个高二期间,我的化学和物理经常考60多分(总分100),最初甚至因为这种成绩还想过调到文科班去。
 
高一时,我也取得过全班第11名的成绩,那是我以前最好的成绩。
 
因为这种成绩,再参考学校的历届成绩,我给自己的定位是:
 
发挥正常的话可以考上一所好本科;
发挥好的话有望考一所普通重点大学;
发挥超常的话,说不定能考上吉林大学、天津大学这样的好重点。
 
那时,吉大和天大是我最大的梦想了。
 
但是,化学年级第1这个成绩突破了我的想象空间。
 
一个我本来如此害怕的科目,居然可以通过两个月努力就成为全年级第1。
 
那么,如果其他科目也发生这种变化呢,是不是,我就可以……可以梦想一下清华、北大和复旦?
 
一想到这儿,我的手会兴奋得发抖。
 
当然,我仍然认为这是一种幻想,因为高三只有一年时间,而我没有一个优势科目——除了刚发现的化学。但化学,这是不是一个肥皂泡呢?我心里仍充满怀疑。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成绩改变了我对自己的预期,让我偶尔也免不了会做一下名校梦。
 
“这是梦,只是梦”
我常这样对自己说。
“但想象一下又怕什么呢?”
 
心理分析:自我实现的预言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预言。
 
意思是,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后就能行;
如果怀疑自己不行,你就会退步。
 
高三升学考试的化学成绩,就让我改变了自己的预言。
 
以前,我的最好成绩也是全班第11名,但各科成绩平均,没有一个优势科目。
 
我给自己的定位一直是,我是一般好的学生,那些优秀学生,一定有很多地方比我强,是我难以超越的。
 
我和班里的所有成绩优秀的男同学关系都不错,在他们面前,我一直有一种自动思维:他们比我强。
 
但这次的化学成绩改变了我的自动思维。我发现,我可以比他们更强!
 
按照“自我实现的预言”的理论,这种信念,就相当于改变了我的预言。
 
以前,我预言自己不如优秀学生,结果这个预言实现了;
 
现在我预言自己会比他们强,而接下来,我这个预言开始不断实现。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的同桌,高一上学期成绩一直和我相当。
 
有一次,他生了病,在家养了一个月。等病好返校后,离期末考试只有一个星期了。
 
他豁出去了,结果考试心态出奇的好,在期末考试中居然进入了全班前5名。
 
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预言,他以前以为自己就是11名~15名,但从此,他的预言定位到了前5名。结果,以后两年半里,他的成绩从没有掉下过前5名。
 
前年冬天,我一个朋友的表弟对高考失去了信心。
 
他是复读生,第一次高考因为发挥失常,他不愿读本科,于是选择了复读。
 
但高三第一个学期的历次考试中,他的成绩非常不稳定,忽上忽下。他心中忐忑不安,担心自己重蹈覆辙。
 
我向他讲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概念,告诉他
 
“要相信你的最好成绩,因为那是你抵达过的境界。如果你相信它,那么你一定会重新抵达那里。”
 
这句话对他震动很大,他重新拾回自信,成绩逐步稳定下来,即便偶尔一次发挥失常,他也不再在乎,因为他知道
 
“如果你在乎这次失常,就是相信了它。它会成为你消极的预言,让你重演”。
 
最后,他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被南京大学录取。
 
这里强调一点,预言要有基础。
 
譬如,没有那次化学成绩,我很难做“北大梦”;
 
没有那次全班前5名,我的同桌也不会有那样的预言;
 
朋友的表弟没有以前的成绩,他也很难相信“南大梦”的预言。
 
简单说来就是,如果你抵达过某种境界,再做这样的预言,你自己就容易相信。
 
我在化学成绩上取得了年级第1,由此开始憧憬其他科目也去争取类似的成绩。
 
这种憧憬,是扎实的。
 
2 由点到面,逐步突破
 
进入高三后,我将物理当成了第二个突破口。
 
两个多月后,在高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我的物理成绩也取得飞跃,基本考了满分,那是我高一以来的物理最高分。
 
同时,化学成绩仍然在年级名列前茅,证明我高三升学考试中的成绩并非昙花一现。
 
到了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最令我欣慰的是,数学成绩也有了巨大进步。
 
其实,我最怵的还是数学,因为高一就没打好底子。
 
我的同桌数学成绩在班中最强,他建议我从高一数学开始扫漏洞,力求不放过一个难点和疑点。
 
其实,我在化学和物理中都是这么做的,并且,在攻坚化学和物理时,我一直将数学当作第二重点,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后,我的扫漏洞工作终于宣告结束,在高三下学期的第一次模拟考试中,我的数理化成绩都在班中名列前茅。
 
虽然这次考试只得了全班第19名,但因为是整个高中三年数理化成绩首次都名列前茅,我还是有很大的成就感。
 
毕竟,这证明我在这三科上下的苦功是行之有效的。
 
心理分析:整体大于局部之合
 
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观点:整体大于局部之合。
 
将这个概念引申到高三上,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战略观念:
 
要将高三一年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要为局部的得失而过于得意或苦恼。
 
对我自己来讲,在高三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的最好成绩其实仍然是高三升学考试那次的全班第11名。那也是唯一的一次,我有一科考了全年级第1。
 
如果拘泥于局部观,我应该懊恼才对,因为我的成绩一直是不升反降。
 
但是,我几乎从未因此苦恼过,因为我将高三一年视为了一个整体,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最后的结果。
 
至于中间的成绩,进步了,可以欣喜,证明自己提高了;倒退了,也可以欣喜,因为得到了经验和教训。
 
进步也罢,经验教训也罢,对最后的结果都有益。
 
我从不执着于一次成绩的得失,因为我坚信:
 
努力,总不会错!
 
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会进步,就会提高。
 
一时的成绩升降,都有偶然,而努力必然有收获,这是必然。
 
并且,我在化学上努力,化学成绩就提高了;
我在物理上努力,物理成绩也提高了;
我在数学上打持久战,成绩也提高了。
 
这也证明了我的信念——努力,总不会错!
 
3 会学习,还要会考试
 
数理化都提高后,我将英语当成重点突破对象,向每个英语好的同学认真请教学英语的方法。
 
有两个同学给了我很重要的建议,结果英语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但紧接着,我遭到了高中三年来最大的一次打击:高三下学期的第二次模拟考试中,我仍然考了全班第19名。而且,除了化学,其他各科都没有考好。
 
为什么会这样没道理呢?
 
在离高考仅三个月的时候,这个打击很重。
 
我非常郁闷,于是一个人到学校附近的铁路旁散步。我重新估量了一下形势,最后断定:我没有发挥好。
 
我做数理化难题的功力,全班只有同桌能比,所以数学和物理的成绩没有反映出我的真正水平。
 
语文,我读的文学类书籍、看的文学类杂志,全班任何人都没法和我比,而且高中所有要求背的课文、诗歌,我全背过了。
 
还有政治,我几乎整本书都背过了,考试却没及格……实在是没有道理啊!!!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没道理呢?
为什么我的知识水平很高,却考得那么差呢……
 
正在思考的时候,一列火车轰隆隆地从我旁边飞速驶过。
 
因为思考得太专心了,我一开始没听到它过来的声音,于是吓了一大跳。
 
凝视它的时候,我忽然电闪雷鸣地顿悟到:火车质量再好,也只有在火车轨道上才能跑得快,在公路上,它就跑不动;
 
你知识掌握得再好,也只有走上考试轨道才能取得好成绩,上不了这个轨道,你知识掌握再好也拿不到好成绩。
 
暂停学习,钻研考试办法
 
这个顿悟来得太及时了。
 
接下来,我果断地决定,除了英语,其他所有科目都停止继续重复学习。
 
我相信,除了英语,其他科目的知识我都掌握得非常好了。
 
接下来,我首先要专心思考,怎么能在每一科上“走上考试轨道”。
 
那时,我每天都写日记,内容几乎全是思考怎么考试,且一旦想到方法就立即自己做模拟题进行检验,一旦觉得不对就立即改变。
 
好像差不多用了两个星期,我就对每个科目怎么考试都有了很多体会,接下来就是按照这些体会,把每个科目的知识点梳理一遍。
 
这种工作的效果远远出乎了我的预料。
 
在离高考还有19天的第三次模拟考试中,我的语文、政治和生物都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总成绩列全班第一!
 
这是我高中三年第一次进入全班前10名。
 
高考时,我仍考了全班第一,这证明“考试轨道论”和后来的考试方法经起了考验。
 
不过,作为考试上的“暴发户”,我的成绩并不能让我进入我选择的生物化学系或无线电电子系,最后,我被拨到了心理学系。
 
这是一次命运的安排,我只读了一个月的心理学书籍,就喜欢上它,认定这正是我喜欢的专业。
 
心理分析:挫折商
 
这个“考试轨道论”的顿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事例表明了挫折的价值。
 
心理学认为,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
 
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思维。
 
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就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对事情的考虑容易片面;
 
如果一个人总是遭受挫折,那么这个人的思维也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
 
最好的经历就是,既顺利过也遭受过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
 
所以,在智商、情商之后,心理学家又提出了挫折商。
 
所谓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在应对挫折时形成的一些良性的应对方式,一定程度的挫折可培养一个人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培养一个人的多向度思维,让一个人考虑事情更全面。
 
在北京大学读大二的时候,一天夜里,我忽然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同宿舍的同学都挤在窗户前向外看。
 
外面,一个全身赤裸的男同学边跑边喊“我是北大的,我是北大的”。
 
显然,他疯了。
 
后来知道,这是我们楼下数学系的一个同学,上大学前一直在学校里是成绩最好的,但上了北大后,发现自己只能考中等程度的成绩。
 
他无法接受,越来越自卑。
 
在这种心态之下,他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结果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有一门数学课没及格。
 
于是,他一下子彻底崩溃了。
 
因为过于一帆风顺,这个同学的挫折商太低了,这导致他无法承受新的挫折。
 
所以,要珍惜一些学习上的挫折。
 
要知道,一些考试挫折不仅是暴露了我们学习上的弱点,让我们查漏补缺,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挫折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财富。
 
对我来讲,这次挫折直接让我形成了“考试轨道论”,让我在高考中受益。
 
从长远来说,我后来又发明了多种“轨道论”,它成了我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
 
无疑,这次挫折大大提高了我的挫折商。
 
4 站在考官的角度上看考试
 
“考试轨道论”的顿悟很重要,但怎样才能跑上考试轨道呢?
 
我当时想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考试方法,几乎每一科都找到了几个。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有了一个全新的看待考试的角度:站在考官的角度上看考试。
 
这个顿悟源自对政治的思考。
 
我是1992年的考生,那几年的考生都知道,政治的多项选择题不是考你的知识点,而是像故意难为你,就算把政治书背得滚瓜烂熟,也不知道怎么做多项选择题,错一半甚至更多的选择题是非常正常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题目出得这么变态?
考官为什么这么出题……
 
最后,我脑子里忽然间跳出一个意识——
 
“不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考试,要站在考官的角度上看考试”。
 
这个意识的形成很重要。
 
以前,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总是抱怨政治考试“变态”、“没法理解”、“有毛病”等等。
 
之所以这样抱怨,是因为自己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将考官视为敌人,视为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但又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人。
 
但如果换位思考,站到考官的角度上去思考“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出题”,那么,敌对的心态就会消失,考官也就不再神秘地高高在上。
 
如果我是出题人……
 
形成这个意识后,我重新站在考官的角度上梳理了一下政治课本。
 
每到一个知识点,我都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出题人,我会怎么考这个知识点。
 
再就是论述题,我也产生了新想法。政治老师指导(估计当时的政治老师都会这样教育学生)说,在做论述题时,要尽可能多写,多涵盖知识点。
 
但我一站在考官角度上,就想到,哪个考官愿意读这种答案?
 
我断定老师教的是一种低级的考试技巧,针对的是那些没有掌握好知识的学生。
 
而更高级的考试技巧是——用清晰的逻辑结构、简练的语言把论述题的答案写成一篇篇小作文,让考官读起来感到舒服。
 
当时,我甚至都达到一种“变态”的境界,能够感受到出题人是严格还是宽松,从而决定在做选择题时标准严格些还是宽松点。
 
这两个考试方法的效果只能用可怕来形容。
 
二模我政治只考了50多分(满分100),三模考了83分,是全年级第1名,提高了近30分,高考仍考了80分,列全年级第2。
 
心理分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
 
他认为,心理医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得再好,如果他不能站到来访者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感他所感,想他所想,治疗很难有好效果。
 
把这个概念放到高考中,就可以明白:
 
如果学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考试,就很难理解考试的规律。并且,如果不进行这种换位思考,学生就很容易和考官较劲。
 
譬如,一个学生可能会想,我的字写得虽然乱了点,但总能看得清楚,阅卷的老师会理解我的。
 
但如果他站在阅卷老师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立即会明白,看到一个乱糟糟的卷面,肯定会不愉快,而看到整洁的卷面,心情立即会不一样。
 
这样一想,你就会真正明白整洁卷面的价值。
 
形成“要站在考官的角度上”这个意识后,我又重新反思了每一科的考试方法,当时的小顿悟相当多,也找到了许多考试方法。
 
不过,我是1992年参加的高考,现在26年过去了,已记不得太多了。
 
记住也没什么价值了,毕竟现在的考试,应该会与那个时候有很大不同,生搬硬套肯定是吃亏的。但是,换位思考和“考试轨道论”肯定依然有特殊价值。
 
最后,我想向毕业班的学生和家长说一句,能上北大、清华等名校固然好,上不了也没所谓。
 
我的同班同学中,只有我一人考上北大,但很多人现在远比我成功,比我活得更好。
 
如果说,对高三要有一个整体观,不要拘泥于一次考试的得失。
 
那么,我们对人生也应该有一个整体观。即便在高考中遭受了什么挫折,我们都要永远努力,永远向前进。
 
这样的话,高考中的成败得失放到整个人生中,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文章摘自《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著。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