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没有做过选择,那你可能还没真正活过。
我在「得到」APP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的slogan是——“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这听起来有道理,也很简单。
可能很多人认为,我早相信这句话了,也决定这么做,这辈子最宝贵的就是我自己。我就要成为我自己,就要拥有一个我说了算的人生,这些意识已经很强了。
结果,当真的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总是做不到。
为什么呢?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你还没有一个内聚性自我。
 
01
 
内聚性自我的英文是cohesive self,是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的一个术语,也被翻译成核心自我。
 
所谓内聚性自我,就是你的自我像是有一种向心力似的,因此你的心灵素材,就可以向内凝聚在一起。
 
在个人成长史上,内聚性自我的形成是一个里程碑。
 
在内聚性自我没有形成之前,你经受不起情绪的惊涛骇浪,经常是一点儿情绪就把你打碎了,这叫自体瓦解感,其实就是自我死亡的感觉。
 
一旦产生这种感觉,你的能量都会被死能量给吸走,没法集中注意力去做建设性的事情,感觉好像被撕裂。
 
但是,当你形成内聚性自我之后,情绪的惊涛骇浪会穿越你的身体、穿越你的自我、穿越你的头脑,你能够觉知到这一切,接受这些信息,同时有一个自我稳稳地站在那,你能消化处理这一切,所以我们称之为内聚性自我。
 
内聚性自我,需要建立在一种感觉之上,“我基本上是好的”。
 
这一点特别重要。
 
即便那些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都会这样说:我认为我是一个好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此,一般人会觉得很惊讶,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居然恬不知耻地说他们是好人。
 
实际上这是人性的一个基本需求,因为我们想象自我是一个圆球的话,它需要一种有凝聚力的内核,而这个内核只能是“我基本上是好的”。
 
如果我说,我是坏的,这个时候我就会四分五裂。
 
所以当你有了一种这样的感觉——“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会形成一个内核,而且这个内核有吸引力,我们不用担心那些心灵素材,也就是你的种种感受,被抛出去。
 
02
 
讲完内聚性自我之后,接着介绍另外一个概念——“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就是太想讨好别人,总是围着别人转。
 
这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而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
 
这个概念,蒋方舟前一段时间在“奇葩大会”上讲过,流行了一段时间,演讲中,她有两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一句是“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
一句是“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第一句话好懂,如果你活在愧疚中,那肯定会很不舒服。
 
但是,为什么说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呢?
 
因为,内聚性自我的内核,只能以你自己的感觉为中心才能构建,而讨好型人格,都是在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转,那就根本没法形成。
 
精神分析业内,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来访者还没有攻击你,那意味着咨询还没有真正开始。
 
怎么理解攻击性呢?
 
其实攻击性就是生命力本身,或者说,攻击性是还没有完全人性化的生命力。
 
你必须在这个世界上勇敢地去表达你的攻击性,展现你自己,在这个展现过程中,如果有人对你说这是好的,那么,“我是好的”的感觉,就是这么获得的。
 
我充分地展开我的生命,我做我自己,我展现我原始的本能,展现我各种各样的真实,这种情形下,先是周围的环境说这是可以的,这是好的,这个时候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就是这样来的。
 
后来我内化了这种感觉,就可以自己对自己说了。
 
内聚性自我,必须建立在真实之上,你真实地展现了带有攻击性的生命力。
 
如果你一直是讨好型人格,总在为别人着想,不断地有人说你这个人真好真棒,这没有用,这是一种虚假的感觉。
 
你需要带着一种任性,带着一种感觉:“我就要做我自己,这是我的选择,这是我的喜好,这是我的声音,我要这么活着。”
 
你要带着这么一种“任性”的感觉展开生命的时候,然后周围人对你说这是可以的,这样挺棒。
 
只有在这种感觉之上,你才能够形成一个有内聚性的内核。
 
如果你都是在讨好别人,那就没有一个坚定的内核在里头。所以,我们要强调这句话:“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听上去,当你任性的时候,有人对你说“你是好的”,这像是一种恩赐似的,其实不是。
 
实际上,当你真实地活着时,当你展开你的带着攻击性的生命力时,周围世界会被你搅动,你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活力,你也会给关系,给对方带来活力。
 
03
 
再回到内聚性自我的话题上。实际上,围绕着自我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破碎自我
 
顾名思义,自我是四分五裂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也就是说你根本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自我,无论是假的还是真的,都还没形成。
 
关于这一点,我有两个来访者,他们的语言非常有穿透力,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个来访者是这样说的:
 
“每天早上醒来,感觉自己的心碎了一地,但是还要上班工作,怎么办呢?就拿一个网兜把碎了的心捡起来,塞到兜里,可这个网兜还是破的。用这个网兜拎着破碎的心去上班,为了生存,在周围的环境里不断应酬,但是回来之后,感觉自己要死掉了,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醒过来。”
 
另一个来访者是这样形容的,她说:
 
“你们是有皮肤的,而我没有皮肤,我的血肉直接裸露在风里。”
 
你想想,假如皮肤没了一块会怎么样?无论是温暖的风,还是寒风吹过,都会刺痛,所以对她来讲,已经不再有好的刺激和坏的刺激了,任何事情、任何人跟他打交道,他都会非常痛苦。
 
我认为只有少数人会活在这样严重的破碎自我中。
 
有破碎自我的时候,会出现什么事情呢?
 
任何时候,你的注意力都会紧紧盯住一个东西,例如需求被满足,想获得一个好的评价。你的视野会变得非常狭窄,不能够考虑到大局,不能够做完整的思考。
 
因为假如自我是破碎的,那就没办法管理精力和注意力,没办法做选择。
 
所以,首先需要从破碎的自我中取得进步,虽然很难一下子进入到内聚性自我,但可以先进入到头脑自我中。
 
你可能会觉得破碎自我太糟糕了,但是我必须要强调一下,其实很多天才都是破碎自我。
 
比如很多艺术家、演员,特别是讲感觉的天才,他们很多人是破碎自我。
 
为什么呢?因为假如被完整的头脑自我包住,这时候有好处,能够做管理了,能够做选择了。但是同时有个坏处,因为头脑自我就像一堵墙,一个完整的防御,它切断了你和外部世界的联系。
 
而有破碎自我的人经常活在感觉中,因为没办法和外部世界切断,结果外部世界很多信息非常直接进入到内在世界里,内在世界很多东西也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去。所以破碎自我的人经常显得非常有魅力。
 
第二层次:头脑自我
 
多数时候,你看到有人跟你谈自我的时候,他们讲的都是头脑自我。
 
你活在头脑里,整天在理性地思考,很少展现情绪、展现动力,因此缺乏魅力,自己也感觉自己不真实,这叫做头脑自我。
 
关于自我,英文有两个对应词,一个是ego,一个是self,在精神分析中,现在self常被翻译为“自体”。可以这样理解,ego就是一个思维构成的外壳自我,而self,是像身体一样实在的内核。
 
我们讲一下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他把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超我和自我。其中的自我就是ego。
 
本我是本能,它奉行的是快乐原则,想实现一切欲望,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超我是道德和规则,想管理本我,这就构成了一个冲突,然后 ego 就在这儿起了一个协调的作用。
 
我喜欢把ego称为头脑自我,它是在协调你的内在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头脑自我比起破碎自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头脑自我是一个完整的壳,这个时候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容器,能把心灵素材、各种各样的心灵碎片容纳到这个容器里,但是仍然会觉得很不真实。
 
我自己问题也很多,但是我不断地在觉知,在思考,在认识自己,然后和大家分享。我并不认为,我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内聚性自我,在相当的程度上,我主要还处在头脑自我的层面上。
 
很多来访者会对头脑自我有各种各样的形容。
 
例如,有一个来访者讲他经常感觉自己活在铜墙铁壁里,非常结实,非常严密。
 
如果一个人的头脑自我像是铜墙铁壁的话,这个人和外部世界的连接会非常差。这会有一系列的直观表现,例如僵硬的身体姿势,缺乏色泽和滋润的干枯的皮肤,不自然的笑容等等。
 
这时,一个人可能会觉得,我挺好的,我很健康,我的生活也在掌控中,我能和别人有基本正常的交往,我的社会功能也还不错,但你僵硬的身体、干枯的皮肤和不自然的笑容,出卖了你。
 
比铜墙铁壁的墙好一些的意象是,有来访者觉得自己周围像是有一层透明玻璃,也有少数来访者觉得,他们周围像是有一层毛玻璃。
 
还有来访者说,他们觉得自己像是被围裹在一层塑料薄膜中,它们非常薄,但无比坚韧,撕不破。
 
最好的自我,该是皮肤的隐喻。不过到了这种意象时,那就意味着,和自体剥离开的头脑自我,就和自体紧密贴在一起,就变成了自体的一部分,这时就该是内聚性自我的范畴了。
 
不管哪个层面的头脑自我,都像是一层外壳,切断了你和外部世界以及生命力的连接,有时这种隔阂会让感觉绝望,于是恨不得撕毁一切,因为撕毁了它,你才能与其他存在,乃至你的生命力建立连接。
 
第三层次:形成内聚性自我
 
我们常说“面子心理”,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头脑自我,还有很多人是破碎自我,一旦你对他说你真差,那就是伤了面子。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能够聆听到你的信息,你向他传递很糟糕的感觉,他能收得住,又给你传回去一个很好的信息。这个叫去毒化。
 
父母对孩子、咨询师对来访者、老师对学生、好的恋人之间,都应该有这样的功能,这是内聚性自我具备的功能。
 
如果我们把头脑自我理解为是一个壳的话,这个内聚性自我就是一个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你充分地展开了你的攻击性,真实地活着,由此形成了一个坚定的内核。
 
当你有一个非常真实的内聚性自我的时候,你就会变得既稳定又灵活。
 
自我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个人真是破碎自我,那你就不能够指望这个人去承受坏。如果一个人有头脑自我,他貌似接受了批评,但是内心并不能承受得了。
 
所以,我们要对周围世界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我们虽然老说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我们得知道,对于没有形成内聚性自我的人而言,他们只能不得不承受这个,并不能真形成自我反省。
 
我们还会见到大量这样的事,当遇到挫败的时候,先要找一个责任人去怪。我把这个称之为归罪心理。
 
归罪心理就是把坏的感觉,从我身上切割掉并甩出去,好去保护这种感觉:我基本上是好的。
 
在好的关系中,如果你有幸碰到一个有内聚性自我的人,这个人比较成熟,他又愿意帮你承担一些东西,你发现他能够把这个坏兜住,再还给你一个好东西。这就是成熟的标志。
 
一个有成熟人格的人,他是一个有内聚性自我的人,他能够接受住情绪的惊涛骇浪,接受你是“坏”的。
 
然后又经过他的处理,这个坏的信息变成一种相对来讲更好的信息,在这个关系中得以呈现。
 
内聚性自我如何形成?
 
只有一种东西可以形成内聚性自我,那就是真实。
 
你必须真实地活着,除了真实,再也没有别的道路,而真实意味着你要真实地展开你的生命力。
 
精神分析说的动力是三个:自恋、性和攻击性。
 
很多精神分析师主要只讲攻击性,就是你必须带着攻击性来展开你真实的生命。
 
你有点任性地活着,按照你的感觉来呈现真实的自己。
 
只有真实的呈现你自己,并获得一种感觉,这是可以的,这是好的,这时这样才能够把这个真实的好东西内化到心里,形成坚定的内核,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道路。
 
所以如果你想这一辈子都想活得很简单,人畜无害,非常讨好,非常礼貌,这可不可以形成一个成熟人格?
 
对不起,我觉得这没可能。
 
只有真实地展开你带着攻击性的生命力,你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内聚性自我。
 
我再讲一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型: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能量体,它是圆形的,或者干脆就是一个章鱼。作为一个能量体你会不断对这个世界发出你的攻击性,发出你的能量触角。
 
什么叫做能量触角呢?我想获得爱,我想吃饱,我想穿暖,我想展现我的自恋,这都是。
 
当你伸出能量触角之后,会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在关系中被接住了,一旦被接住,你的能量触角就被照亮了,接住你能量的人就对你传递了一个信息:你是好的。当你的能量触角被接住了,就意味着它从灰色变成白色变成彩色,被照亮了。
 
另外一种可能性是没有被接住,或者你是直接被拒绝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有人理你,没有人看见。
 
前面我们叫做积极回应,后面叫做消极回应,无论是直接被拒绝,还是冷漠,这都是很深的拒绝。
 
这种情形之下,灰色的中性的能量触角都会变成黑色。
 
如果有太多的黑色能量,在你的内在感知里,你就会觉得无论你表面上怎么样,其实在内心深处总觉得好像有一部分是黑色的。
 
这就像电影《画皮》中所刻画的,女主角有一张看起来很美的脸,但那是假的,而真实的它,是一个黑漆漆的、丑陋、狰狞、可怕的东西。
 
如果你发现自己内在住着这样一个黑暗的自己,那怎么办?灭掉吗?
 
其实不是,我们要试着想办法,不要那么有破坏力地活出来。
 
只有当你真实呈现这个黑色的生命力,在世界上展现出来,你才有机会获得救赎。
 
如果你一直这样封闭地活着,活成一个好人的样子,这个世界貌似受益了,貌似你没有制造破坏,但是这个世界失去了你,这是非常可惜的部分。
 
我们经常被要求懂事、乖巧,但是我想说一个相反的想法,我们要活得大胆一些、活得任性一些、活得放肆一些。当然你要注意,没有人有资格真去伤害别人。
 
无论如何,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你才能够获得救赎。
 
所以,你要展开你带着攻击性的生命力。
 
第四层次:做自主性选择
 
内聚性自我不断发展,你发现自己处理好坏善恶对错生死等话题的包容力越来越强,逐渐觉得自我是可以放下的。
 
当真偶尔能放下时,会觉得自己和周围世界融为一体,生命力在你周围流动,甚至会体验到天人合一的感觉。
 
世事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中。在无常和复杂里,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恒常,即选择。
 
选择决定了你是谁。
 
当你做一个选择的时候,作为自体的你自己,就和外部世界建立了一个关系,这个关系会形成一个图景内化到你的心灵中,这些图景,真正构成了你自己。
 
选择会意味着冒险,当你真去做选择的时候,你要负责,并且,选择会破坏一些东西,常见的有两个,一是“我很厉害”的全能感,一是“我很好”的清白感。
 
人类最原始的一种心理叫全能自恋,是觉得自己是神,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这种感觉很容易被破坏,只要你一做选择,就会被破坏。因为选择必然意味着,你选择了这一边,同时就会失去那一边,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好处。
 
可以说,一做选择,就有破绽,选择越多,破绽越多。所以,那些真正做事的人,他们身上的漏洞就像筛子一样,很容易被看到。
 
但如果你做一个什么都不做,而只是去指点江山的键盘侠,那常常会活在一种“我什么都懂都可以批评”的全能感中。这是不做选择的人的专利。
 
并且,你做任何选择时,都在展开你的攻击性,这真是会带来一些破坏,于是会或多或少产生愧疚感。
 
所以,一做真正你想要的选择,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清白了,没有那么好了。
 
总结一下就是,如果这辈子你没做过什么重大选择,那可能是为了获得这两个好处:
 
我还可能是全能的,至少是超厉害的,我之所以没那么厉害,因为我还没做选择啊,哼哼,一旦我去做选择,你们会看到,我有多了不起;
 
我没有伤害过谁,所以你看我多清白啊,因为这种道德感,我也可以去评点任何人。
 
真这么活着时,你对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什么贡献了。
 
所以,你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在回避做选择,如果你想成为你自己,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人,或者你想体验到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你必须做各种各样的选择,而且一定要拿出这样的勇气:
 
这是我的选择,我想这么做,我想要这个,这是我的选择,所以我要为此负责。
 
选择,非常奥妙,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能量体这个模型,你不断地伸出你的能量触角,才有机会跟这个世界建立大量丰富的连接。
 
当你不断这样做的时候会有这么一种可能性:你作为一个能量体,你和这个世界的连接越来越多,被照亮的时候也越来越多,最后你可能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你就被照亮了,这时候你会体验到人性好像是一种光明。
 
如果你想通过不做选择来显示“我是好人”,这根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内在会藏着很多黑暗,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很黑暗的人。
 
我个人认为,光明通常是经过各种各样的自主意识的选择而构成的。
 
无论如何,选择决定了你是谁,如果你没做过大量的选择,你的人生可能还没有真正展开。
 
作者介绍: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作家。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微信公众号:武志红(wzhxlx)。
 
注:本文整理自我在「得到」APP的直播讲稿,经过了得到公司的许可,也做了一些修改,拿来与大家分享。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