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常常收到大家的提问,有人因为夫妻矛盾争吵而痛苦绝望,有人因为亲子沟通困难而焦急疑惑,有人因为生活方向迷茫而孤独忐忑。
 
每周五,我们的【大咖问答】栏目,会从万千留言里挑选出最具代表性、可延伸的问题,邀请我们的多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一起解开疑惑。
 
若没有人能理解你,我在这里看见你;
 
若没有人能呵护你,我在这里陪着你。
 
 
Question
 
关键词:角色冲突
 
孩子两岁半,爸爸经常为些小毛病揍孩子,比如小便不提前说就尿在身上,孩子现在只要看到爸爸大声说话,就立马把自己抱紧,说你不要打我。
 
爸爸打孩子的时候,我要是上前阻拦,爸爸只会更加生气,有时还会对我发脾气。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觉得好累,保护了孩子又怕否定了老公,坐视不管又舍不得孩子,要做一个好妻子和好妈妈真的太难了。
 
想咨询下,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做呢?
 
Answer
心理咨询师:侯玉珍
 
在家庭冲突中,第一反应是维护孩子,这是妈妈的本能。
 
但伤害孩子的是爸爸,而他又是你的伴侣,这其中就涉及到两层关系。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能好好沟通互相理解,很容易因为原本的教育问题引发夫妻矛盾。
 
似乎在你的意识中,作为妻子就应该支持另一半,所以如果制止了老公打孩子,就不是个好妻子;
 
而同时你也认为作为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如果放任老公打孩子,就不是个好妈妈。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身份角色里,而每个角色都有它的评价系统,这也意味着都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我们去遵守,这些是无法避免的。
 
你既是母亲又是妻子,当两个角色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常常会觉得左右为难,担心选择了一方就会伤害另一方。
 
但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角色的要求,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在什么情境下用什么身份应对。
 
PART 1
 
针对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当爸爸打孩子时,首先还是要保护孩子。
 
想办法把孩子带到另一个房间,不要让高度紧张的氛围持续伤害孩子。
 
把孩子抱到另外的房间之后,抱抱孩子,看着孩子的眼睛,或摸摸他的头或身体,让孩子感觉安全。
 
然后尝试和他共情,你可以这样说:“是不是感觉很委屈很害怕呀?别怕,妈妈陪着你。还有啊,爸爸这么生气不是你的错,是爸爸的坏情绪来了”。
 
你需要和孩子呆到他的情绪平复为止。
 
即使这个时候爸爸向你发脾气,你可以暗示自己:这个时候我是妈妈,首先要保护孩子。
 
对于爸爸的言语攻击,你也要学会不在这个时候用愤怒的方式去回应。
 
当然,这时候上前阻拦爸爸,会让爸爸感觉自己不被尊重,从而更加愤怒,甚至将愤怒转移到妈妈身上。
 
所以对爸爸的干预要温和而坚定,不要一上来就批评他这样不对那样不好。
 
因为爱打孩子的爸爸要么自尊太脆弱,无法面对自己,要么就是太理智,无法碰触内心,这种情况下针锋相对只会让情况更糟糕。
 
所以你需要提醒他冷静下来,然后让他同意暂时把孩子带到另外的房间,让你来和孩子沟通一下。
 
也要记得向爸爸解释:抱开孩子不是在否定爸爸,只是换个方式而已。
 
事后,你可以挑选个合适的时间,以爸爸妈妈的身份坐下来一起商量,探讨合适的教育方式。
 
这时,你是以妈妈的角色在行动。
 
PART 2
 
然而在整个冲突中,你和老公也一定会产生情绪,被挑战的愤怒、不被理解的委屈、左右不是的慌乱、甚至对伴侣的失望……
 
如果只顾着解决孩子的问题而忽略对方的感受,那么隐而不发的情绪,总有一天会积成个炸弹,狠狠地朝对方砸去。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是不可能没有冲突的,如果两人一味回避,只会越来越糟。
 
所以对一个好的伴侣来说,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懂得在冲突之后如何修复关系。
 
所以事后你可以再选个适合的氛围,一顿浪漫晚餐或一次两人的独处,抛开爸妈的责任,只有对方,是妻子和丈夫,不是谁的爸爸妈妈。
 
这时可以表达对丈夫的共情:“亲爱的,上次吵架让你不开心了,你希望我怎么补偿呀?”
 
也可以撒个娇,表达自己的委屈:“上次争吵,我也觉得很难过呢。”
 
这时,你是以妻子的身份在相处。
 
PART 3
 
在我看来,以单独的角色来看,上面那些都已经做得很好了。
 
而你之所以感觉痛苦,是因为在角色间产生冲突时,你既要求自己是关爱的好妈妈,又要求自己是体贴的好妻子。
 
一件事情两个标准,势必左右为难,觉得分裂。
 
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学会建立角色防御系统,将妈妈和妻子的身份分开。
 
保护孩子你就是个好妈妈;
发生争执,愿意修补关系,你也是个好妻子。
 
角色的区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隔离一种关系中的负性情绪,更聚焦在某种身份之上。
 
这样,自我的功能才能发挥得更好一些,会带来持久的亲子关系甚至是夫妻关系的改变。
 
比如我的朋友c,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职业白领,养育了2个孩子,一家四口加婆婆一起住。
 
她白天忙工作,晚上回家陪孩子,给大宝辅导作业,给小宝洗澡哄睡觉等等等,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逛街、聊天,或是旅行。
 
但即使是这样忙碌,她内心依然很愧疚:觉得没时间陪孩子,不工作又怕养不起孩子,搞得自己身心俱疲,最后还抑郁了。
 
但我另一个朋友,和小C是同样的生活状态,但她却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在作为员工的时候努力上班,做妈妈的时候尽己所能地给孩子爱。
 
亲爱的,不管是在社会还是在小家庭,每个角色需要我们承担的已经很多了,当我们尽力去做,就已经很好了。
 
放过自己,别太苛刻。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