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2010年,英国时尚设计师、Gucci创意总监亚历山大·麦昆在他于伦敦住所的衣橱间内上吊自杀。
时年40岁,令世人震惊!
麦昆一方面被誉为“英国时尚教父”,另一方面又被称为“坏小子”。
他的设计惊世骇俗,总是在“最诡异、最恶心”的地方找到灵感,是时尚界罕见的“鬼才”,这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其成名作中。
他死于2月11日,之所以选择这一时间,是因为第二天就是他妈妈的葬礼日。
为了试图理解麦昆的故事,我读了大量关于他的报道。
但最后,我发现最吸引我的地方,反而是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很久以前,我就下定决心做一个不合时宜的人,现在的人们努力顺应时宜,所以大部分人不够性感。
这句话,不能揭开麦昆的死亡之谜,但或许是理解麦昆恣肆的创造力和魅力的一把钥匙。
麦昆这句话所揭示的道理,在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最著名的例子当属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皇室后裔,她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但是一个地位显赫的官僚,完全醉心于功名。
当安娜与有十足魅力的青年军官沃伦斯基偷情后,卡列宁表示,他并不在乎安娜与别人相好,但他在乎的是这件事“被别人注意到”。
他似乎没有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疼痛,也没有被背叛的愤怒。
他在乎的是妻子是否引起了很不好的社会舆论,在知道事情之后,他依旧希望安娜维持与他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女子,她讨厌丈夫的虚伪,最后毅然决然地不顾世俗议论和利益得失,而与沃伦斯基走到一起。
然而,沃伦斯基尽管有十足的魅力,却没有担负责任的决心,承受不了舆论的压力,最后疏远了安娜。
安娜绝望了,最后她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表面上看,卡列宁属于似乎无可挑剔的男人,他地位显赫、温和可亲、性情宽厚且很顾家,安娜背叛卡列宁而找类似浪子的沃伦斯基,实属自找苦吃。
然而,卡列宁这个好男人,他会让安娜心动吗?
什么是心动?一个男人凭什么令一个女人心动?
或者,反过来说,一个女人又凭什么令一个男人心动?
是条件吗?
本科毕业时,我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看了大量文献,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择偶取向,包括一个理论——“婚姻市场论”。
依据我的研究,男人女人都是首先最看重人品,但接下来,男人最看重的是女人的相貌,而女人最在乎的是男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真是这样吗?
至少《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爱情故事不同,否则卡列宁与安娜的搭配就是最好的了,卡列宁具有最好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安娜具有最诱人的容貌。
他们的婚姻市场价值是般配的,他们也是最适合生孩子的。
但是,安娜偏偏为沃伦斯基心动了。
为沃伦斯基心动的女人很多,这并不奇怪,因为沃伦斯基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
忘了谁说过,如果女人完全自由选择的话,女人会和男人一样在乎相貌,如果要在相貌和社会经济地位中二选一的话,女人就会优先考虑后者,除了个别对相貌有执念的女性。
但事实上这个定律却常常被打破。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都见到很多这样的故事:
一个人看上去是无可挑剔的,但他(她)却是缺乏魅力的,与他(她)相处久了,他(她)的配偶会觉得越来越索然无趣,越来越没有感觉,最后要么偷情要么离去,而所选择的情人,看上去往往远没有他(她)优秀。
一个男人C是外企高管,收入不菲,相貌堂堂,而且人品很好,收入都交给妻子F掌管,并对自己的家人和妻子的家人很好。
但是,F却觉得生活越来越乏味,和C的情感也越来越淡,最后红杏出墙。
在我和F几次聊天时,她谈的全是情人,几乎完全没有谈到丈夫。
我问她,为什么不谈丈夫。
她竟然一时哑口无言,待了会儿才说,没有兴趣谈他,也似乎不知道该如何谈起。
我建议她不妨先静静地做一些准备然后再谈。
她静了一会儿说,现在她觉得丈夫对她就像是一个陌生人,她好像完全不认识这个人。
陌生人?你能更仔细地描绘这种感觉吗?我问她。
她想了好一会儿后说,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多,丈夫尽管居于高位,但并不怎么愿意应酬,他下班后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都是回家。
但在家里和丈夫聊天,她总是提不起兴趣来,觉得丈夫说的话很无趣,而她自己说的话丈夫却常常不能理解。
聊着聊着,她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道,她觉得丈夫似乎努力在做一个大家都认为的好人。
在她面前,他努力做一个好丈夫;
在孩子面前,他努力做一个好爸爸;
在他父母面前,他努力做一个好儿子;
在岳父母面前,他努力做一个好女婿;
在朋友面前,他努力做一个好伙伴……
但是,他好像没有心。
在记忆中,他几乎从来没有过大的情绪波动,完全没有喜怒哀乐似的。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就像卡列宁一样,当得知妻子红杏出墙后,竟然对妻子说,他认为他们之间没有问题,她可能只是觉得太闷了所以想寻找一些刺激。
最后他选择了原谅,也相信她最终会回到他身边来。
但是,C在F的心中,似乎已完全没有了分量,他对于她的价值,主要是一种安全感——无论如何,C都不会主动离F而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我的理解是,C做得那样尽心尽力,但这一切都不是发自他内心,他只是按照一些主流的规则在做事。
或者说,驱动他做事的,不是他的感觉,而是来自外面的别人的声音。
最初,这也许会是父母的声音。
父母会一再向他传递信息说:
你的感觉是不可靠的,按照感觉做事会经常犯错误,你要相信父母的教导,父母教给你的规则可以保证你不犯错误。
接下来,外面世界的声音越来越多,所有这一切声音,都在教导他,你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规则做事,那样才能不伤害别人,也会令你收获最好的利益。
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失去了与自己感觉的链接,他把自己弄丢了!
而和一个丢失了自我的人在一起,你会感觉到孤独,在你面前,他似乎不存在,而在他面前,你似乎也不存在。
心动的感觉,是我的心碰触到了你的心。
而假如心都没了,又如何能触碰彼此呢?
像沃伦斯基这样的人,他没有主见,他没有一颗坚强的心,但他的心在一定程度上是打开的,所以安娜对他心动了。
安娜的心动,是一种叛逆。
卡列宁似乎是完美而正确的,在这样的男人面前,她连痛苦的资格都没有,她的不满、对心动的欲望看似都是错的。
安娜甚至认同了自己的“错误。”一旦一个人将自己的某种动力视为错误的,那这个人就可能会用错误的方式去追求这种动力。
所以,安娜选择了沃伦斯基这个错误的人。
在电影《美丽人生》中,朵拉是有十足底气的。
她自始至终对未婚夫的“顺应时宜”不满和不屑。
她渴望心动,与另一个男性——圭多有了荡气回肠的生活和爱情。虽然圭多最后死在集中营中,但他在她心中永存。
如果只是去做大家都认为正确的事,而忘记了自己的心,那么这种故事就很有可能会发生。
如果大家都认为出人头地是正确的,那我就追求出人头地;
如果大家都认为挣钱是最正确的,那我就追求金钱;
如果大家都认为身体好是最正确的,那我就去追求身体健康……
再回过头来看亚历山大·麦昆,他一生都在“做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但不幸的是,他自己的行业本身就是在教导人们“顺应时宜”。
奢侈品被赋予了“我是最值得拥有”的意味,最后它们成了一个消费市场上最主流的“时宜”,于是人们开始跟从。
大学时,我的一个老师说,心理治疗就是一个模式,任何一种疾病都可以找到一个治疗的模式。
听到这句话,我想,假如有一天,我的治疗最后被框在了一个模式里,或我的人生被框在了一个模式里,那么一切就枯竭了.
因为那时心其实已经死了。
本文摘自《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一个不被看见的小孩,长大后就成了受伤的大人。看见,就是爱。而爱,可以如此有力量 !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