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个极其外向的人,他找的配偶,往往是极其内向的。
 
一个快乐得过分的人,你可以推测,他的内心可能是极度悲伤的。
 
一个极其节俭的人,他的配偶或孩子,容易是败家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世界是相反的。”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更学术的表达,是荣格的“人格与阴影”,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外显的人格,而和这个人格对立的那些东西,就是“阴影”。
 
我更喜欢的感性表达,是“当你看到了A,就意味着你看到了-A”,意思是当你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了这一面,你同时也看到了它的相反面。
 
这件事很有意思,我们用三个故事来看看:
 
01 越外向,越内向
 
我曾在广州电视台参与做一个节目,是明星们的一个秀,但会用到心理学的工具。
 
有一次,上节目的是一个超级外向、活泼开朗的明星。
 
上节目前,她正在广东一个影视城录制影片,然后在节目中说,昨天晚上,她在影视城的酒吧跳舞,最后几百人围着她一起跳舞。
 
她就是这么热情、有煽动力。
 
在节目中,有一个心理测试环节“房树人测验”[1] 。就是在画板上画一张画,画上至少有一座房子、一个人和一棵树,其他随意。
 
这位明星应该没受过绘画训练,画的是“火柴人”,整张画也非常简单。
 
尽管这么简单,问题却一目了然。
 
节目中,我的咨询师伙伴说:“你画的房子只有窗户没有门,那别人怎么能走进你的房子?”
 
这位明星问:“这意味着什么?”
 
咨询师回答说:“这意味着,你的心可能没向任何人敞开过。”
 
这个解读有点儿惊到了这位明星,她“噌”的一下躲到了画板后面,说:“你们心理医生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我不和你们玩了。”
 
这个动作和这些话语,还带着活泼、外向、开朗的特质,非常可爱。
 
待了一会儿,她从画板后走出来说:“的确,我从来没有把我的心向任何人敞开过,我没有和任何人说过我的心事。”
 
这次节目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而我恰好也有一位超级活泼、外向开朗的好友,我觉得她的外向分打十分都不够。如果十分是满分的话,必须给她十二分或十五分才行。
 
我对她讲了这位明星的故事,问她是不是也是一样的。
 
她沉默了一会儿,对我说:“是这样,你看我这么信任你,我什么时候给你讲过我的心事?”
 
接着,她向我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当时把我震惊到了。
 
因为这个小秘密,在我看来,实在没有保密的必要,而且的确也只是小事一桩。
 
可是,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把它说给别人听。
 
我当时感慨:越外向,越内向。
 
反之也成立,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但我太容易对人坦露心事。
 
02 越快乐,越悲伤
 
我的一个朋友,她是一个特别爱笑的人。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认识了她,感觉和她在一起时,她简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笑,并且非常有感染力。
 
前几年再见到她,她还是特别爱笑,但已经没那么多了,有时候脸上会有一些忧思。
 
于是,我和她谈起,她读本科时的那种极具感染力的笑。她也记得自己那时的笑,觉得本科四年,是她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
 
然后,我问她:“那时,让你觉得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你能多讲讲吗?”
 
她想了一会儿后,发现奇怪的是,她好像一件都记不起来,甚至整个本科四年的记忆,都变得很遥远似的,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塑料膜一样,不可碰触。
 
再聊下去我发现,她在读高中时,最亲的亲人离世,之后她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中,然后,她对自己说:
 
“不能沉沦,要振作起来。”
 
本来,她也是爱笑的人,而之后她把笑这件事拔高到了极高的高度。
 
原来她的笑,是用来疗愈悲伤的。
 
03 越好人,越恐怖
 
这是我一直关注的话题。
 
好人,在善良、忍让的同时,另一面是被动、消极和封闭的。
 
在这样的好人身上,你会发现他们的外在命运的诡异之处。
 
大家对他们容易竖大拇指,说“×××真是好人啊”,但他们却普遍缺少知心朋友,并且总是处理不好与伴侣和孩子的关系。
 
这些按说是最亲密的人,他却会远离他们。
 
我也是一个经典的好人,多年以来,乐于助人、乐于让步,多年来脸上简直刻着这么几个词“稳重、厚道、善良”,但同时也是被动、消极和封闭的。
 
我写过一句非常有感觉的话:他们的情感表达,只能抵达自己胸口一厘米远。
 
后来,和几个这样的来访者做深度咨询。最后发现,他们心中都住着一个非常恐怖的自己。
 
从理论上来讲,这是没有被看见的本我。
 
对于太好的人,我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
 
在十几或二十几岁的时候,他们普遍自我感觉良好,有高道德感,也比较有活力。
 
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他们开始出现自我怀疑,并且因为发现做好人反而会带来人际疏远、被剥削等,而积攒了怨气,这是他们自我改变的契机。
 
如果还是没改变,那么到四五十岁时,怨气会凸显在脸上。
 
等到了六七十岁,则会有很多病,而且身上散发着的怨气别人都能直接感觉到,于是更加疏远他们。
 
在恋爱中,你会看到,人们多是因为不同,而走到了一起,但是,等真正到一起后,两人又会展开战争,去争到底是A对还是-A对。
 
所以,我总结了一句话:“恋人因为不同而走到一起,然后又因为不同而痛苦。”
 
解决这份痛苦的方法,自然不是A消灭-A,或者反过来,而是A与-A融合。
 
人们通常认为,恋爱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
 
但其实,恋爱乃至人生的更大动力,是追求人性上的圆满。
 
于是,会出现各种痛苦的选择,而痛苦最终是为了融合人性的不同部分,最终趋向人性的完整。
 
 介绍一个练习:“你既可以A,也可以-A”
 
 布置一个作业:找到十个描绘你自己的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
 
这就是A与-A。
 
拿出一张纸来,把这些形容词写成一列,再把反义词写成另一列。然后对自己说:“我可以A,也可以-A,我可以同时拥有A和-A。”
 
比如,我可以内向,也可以外向,我可以同时拥有内向和外向。
 
最好是,找两个人帮助你,他们分别在你左侧和右侧。
 
一个人对你说:“你可以A。”
另一个人则说:“你也可以-A。”
 
然后,他们同时说:“你可以同时拥有A和-A。”
 
我上课时,引导大家做这个练习,很多人听到“你可以同时拥有A和-A”时,会控制不住地泪奔。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去观察一下,A和-A有什么常见的特性吗?
 
虽然每个人身上的A和-A不同,但一个社会的A和-A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我们可以思考一下。
 
最后,分享一首鲁米的诗
 
有一片田野,它位于
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
世界的丰盛,远超出能言的范围。
观念、言语,甚至像“你我”这样的语句,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鲁米
 
[1] 房树人测验(Tree-House-Person, HTP):又称“屋树人测验”,是投射分析技术的一种,早期用于治疗自闭患者,它开始于John Buck的“画树测验”,是能通过受测者在一张纸上画的房、树、人来分析其家庭关系、事业、人际关系和自己认知等方面的一种测验技术。理论源于荣格的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房:投射家庭,代表安全感。树:投射自我成长,象征生命能量和支持系统,如事业和学业。人:投射自我形象。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