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蘑菇姑姑
 
一个倒霉的男人,在自己的婚姻纪念日当天回家,发现家里到处是暴行的痕迹,而妻子竟不见了踪影。
 
他慌张地报警,警察来了,证据不断出现,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场夫妻感情不好导致的谋杀,而这个男人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正当男人百口莫辩,电影揭示出——
 
其实整个谋杀栽赃,正是失踪的妻子一手策划的。
 
妻子为什么要陷害丈夫?为何要玩弄他于股掌之间?她到底怎么想的?
 
《消失的爱人》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不在于哈佛高材生妻子的高智商犯罪、嫁祸、杀人、操纵媒体舆论……
 
前半段,这个部分就结束了。女主艾米伪造案发现场、嫁祸丈夫、自己却逍遥法外的真相早早就告知了观众;
 
而后半段以艾米为视角展开的故事,才是这个婚姻故事的真正开始,那些埋伏在悬疑剧情背后的情感戏,才是真正张力所在。
 
它不是谋杀片,看起来其实更像在讲一个妻子的精神成长史!
 
而女性竟然要借由谋杀进行自我确认,这种恐怖感穿过可怕的谋杀扑面而来,让人无限感慨……
 
 
01 完美的艾米
 
艾米,从小就是一个由媒体制造出来的大众偶像。
 
父母精心策划,出版了大热的童书《了不起的艾米》,正是以自己的女儿艾米为原型。
 
父母也真心希望自己的女儿拥有故事女主角一样的品质,他们正是照着这个标准塑造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女儿。
 
艾米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专栏作家、哈佛高才生,不但容貌美丽,谈吐高雅超凡脱俗。
 
所有的人都给她贴上了金光闪闪的标签——“了不起的艾米”。
 
 
在女儿失踪后的第一次新闻招待会上,父母体面又煽情地演讲说道:
 
“了不起的艾米伴随着数以万计的美国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需要大家的帮助,帮助我们找到她。“
 
从这个演讲中就不难看出,艾米的父母,其实一直把童书中的艾米和自己的女儿混为一谈。
 
换句话说,真实的艾米从来不存在,父母心中的艾米是一个“理想的女儿”,是他们塑造的理想角色。
 
在一次派对上,她认识了尼克。她迅速发现他就是自己梦想中的男人,两人陷入了热恋。
 
人们都说,爱情是一个有病一个有药。
 
的确。
 
尼克之所以爱上艾米,是初见艾米时被耀眼的光芒击中了,尼克的爸爸对家庭不负责任,他最大的恐惧就是成为和爸爸一样的男人。
 
爱上一个完美女孩,激发了他内在最好的一面,让他觉得自己真的可以变得很好,远离成为“另一个爸爸”的恐惧。
 
于是他奋力扮演一个她渴望的完美男孩,沉醉在逃脱沉沦恐惧的欣喜中。
 
正是尼克的配合,鼓励了艾米的梦想,让她看到了心中美好爱情实现的可能。
 
 
热恋中的艾米是一个最迷人的女孩,也是一个最具有操控欲的女孩。
 
她喜欢在每年生日的时候和尼克玩寻宝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她设置完美的线索指引丈夫找到生日礼物——
 
一种完美的操控感,让她兴奋,觉得自己闪闪发亮,爱情游戏带来的自我实现让她陶醉。
 
接着情感的急转直下,就从他们失业、尼克家人生病开始,尼克带着艾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生活。
 
 
事业的打击也让尼克不再是热恋中的那个理想男人了。
 
他和很多已婚男士一样,遭遇事业不顺就开始躲在家里打游戏。
 
他没能力关注艾米的感受,也不想知道,并且开始逃避妻子的沉重,寻找更刺激的慰藉:出轨。
 
艾米这个时候的生活状态封闭又绝望,她的梦想面临崩溃,而丈夫一无所知。
 
她敏感、愤怒的心无处安放。
 
每天的日记中她已经进入了妄想状态,妄想尼克会杀掉她,出于这份愤怒,她告诉自己,他杀掉了我的梦想,而我必须先杀了他。
 
从这里艾米开始策划报复尼克的计划,让他成为谋杀自己的凶手。
 
 
 
02 艾米的阴影面
 
看电影的前半段你很容易同情尼克,觉得这个男人被耍得这么惨,好可怜啊。
 
但看了后半段你才发现,这个婚姻最复杂的部分,是艾米虽然是恐怖的犯罪者,但她的谋杀却是对自我的绝望拯救。
 
艾米其实“死”过两次。
 
第一次是父母杀了她。
 
被父母的理想定义谋杀过的人,她活在一个“应该”成为的艾米里。
 
你是完美的,表示生命的完整性被切割了。
 
就好像有个人说,你可以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除了不能做自己。
 
她被要求去拥抱主流理想价值定义的自我,就对自己的其他精神面向进行了切断手术。
 
她的灵魂断裂了,在完美的帽子下,她的阴暗面无法展现。
 
在结婚五周年纪念的寻宝游戏中,艾米留下这么一条线索:想象一下我是个坏女孩,我早该得到惩罚。
 
 
这句话是在角色扮演下的一种无意识的流露——艾米,她很想做一个坏女孩。
 
在报复尼克的谋杀计划中,艾米先欺骗了尼克,提高了保险额度,还制造他破产、自己怀孕一系列的假象,她把丈夫推到一个舆论的反面。
 
她做了她想做的一系列的“坏事”,过去不能去做的坏事,一次做到底。
 
通过这个邪恶的计划,艾米实现一次精神上的出走和叛逆,是彻底地对尼克的报复,也是对父母的报复,更是对自己过往不快乐人生的背叛。
 
她不再相信那一套完美的、外在价值的标准,终于对自己说,我这样子报复才是足够快乐的,我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艾米的第二次死,则是尼克杀了她。
 
热恋有多美好,婚姻的真相就有多残酷。
 
正因为婚姻对于艾米来说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所以尼克一旦不再配合她的完美游戏,她就失去一切的梦想崩溃了。
 
她控诉尼克,说虽然我设计谋杀你,但是你却早已经杀了我, “你夺取我的自我,我的存在,我的快乐,这等同于谋杀。”
 
艾米想做一个好妻子,试图去做,这时候她是认同社会规范完美妻子标准的,所以宁愿作为一个丈夫的附庸,到丈夫的家乡去生活,但换来的却是丈夫的漠视和对婚姻的彻底失望。
 
平心而论,尼克不是大奸大恶的男人,只是一个平庸软弱的男人,犯着平庸男人的平庸错误,但即使是这种平庸的恶也足够把一个敏感的、追求完美家庭生活艾米折磨到精神崩溃了。
 
艾米一度是相信这个男人能给她幸福的,她主动跟他沟通交流,她付出,希望他看到自己,但是都没有得到期待的回应。
 
男人在家庭里天然具有强势角色,但却没能力照顾她,没有意愿和她发展令她满足的关系,这时候她却无力在家庭的系统里跟他取得权力平等的地位。
 
 
当他用背叛、冷漠、家暴一次次杀掉她的渴望时,她感受到了完美自我消失的恐惧。
 
这时她彻底失望了,当不再对男性寄托渴望,转变就开始了。
 
情感依赖断开,她就被自己隐藏的力量主宰不再闪躲,她不再被动等待。
 
荣格说,没有爱的地方,就会被权力长居。一决定摆脱情感依赖,女性这种主动的对权力的渴望就会显现,
 
就像年轻的孩子一离开温暖的家,就能自然变得主动独立,而在家里一直都是被动的,实际上也是被父母剥夺了权利的。
 
她要报复,艾米渴望把丈夫玩弄于股掌之间,过去未被允许的权力欲会在身体里作怪,它们变成火山,占据了人格的主导地位的时候,女性的爱就会被压制性地推到幕后。
 
电影中艾米表现出强悍冷酷,比一般男性更具有复仇的爆发力。
 
她的高智商更加剧了她的报复的力度,她一度都忘了自己拥有这样的力量感。
 
艾米疯狂吗?
 
可能不理解她的人会说她疯狂,然而她好像一直都在等待这一刻,她想要“活过来”。
 
在自杀死去之前,她想做自己,拿回所有属于自己的力量,真的拯救她自己。
 
 
03 完美女性和攻击性
 
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用了悬疑剧的外壳,说了一个女性内在的情感故事。
 
在我看来,抛开极端的犯罪剧情,艾米也是很多现代女性的代表,她的复仇经历,一定勾起了很多女性在婚姻中实施报复的快感。
 
无论对“理想女儿”这个集体主义的主流女性形象审美的反叛,还是对温良恭俭让的“传统妻子”角色的反叛,既是艾米强大的精神张力,也是我们和她共同的内在痛苦压抑的爆发。
 
 
女性没有自信,不是因为她从未完成过什么,而是因为她太相信她必须在各种力量的庇护下,才能活下去,而仅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
 
自我意念的反转来自我们开始从真相中,抛弃外面的价值观给我们的标准,抛弃别人告诉我们怎么做,确认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过程中,艾米的自我实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一开始,她的力量感都投射在完美爱情的理想里,她渴望通过找到一个完美的老公,让自己扮演完美的女儿和妻子,从而自我实现。
 
这样的成长目标被社会主流价值所支持,传统女性也被鼓励向这样的方向发展。
 
荣格认为:
 
完美投射所产生的依赖和共生的问题,
让女性看似处在幸福美好的生活里,
身心却饱受焦虑的痛苦,因为
真正独立的自我实现冲动
与这种依附性的需求是完全相反的。
 
正如另一部电影《时时刻刻》里,女主完全不喜欢做饭,也不喜欢带小孩,但是她丈夫是战后英雄,社会所有的人都认为:
 
她嫁给了一个战争英雄,生了两个孩子,光荣又幸福,而英雄值得得到最完美的家庭,如果你没成为最标准的主妇,那就是对英雄的辜负。
 
她承受着内在的道德压力,却在应该过的生活里窒息。
 
她要从早到晚打扫整理,做蛋糕做饼干,做三明治喂养小孩,为全家人准备丰盛的晚餐。
 
每天做着一模一样的事情。
 
 
事实是她完全没有做饭的天赋和兴趣,早上送先生上班后,窗帘一拉,就陷入巨大的空洞之中,无法承受,最后打算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去自杀,因为漫漫余生无法这样过下去了……
 
这正印证了一句话:
哪里有被架上神坛的完美女性,哪里就有想要到处谋杀的疯狂主妇,不是杀自己,就是杀丈夫。
 
让我们从这部电影中拓展开来,其实,这些“疯了的女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嘴上不饶人怨毒妇人,美其名曰“刀子嘴豆腐心”。
 
因为面对无意识的压迫感让女性只能进行这种隐秘的反抗,用嘴上的不饶人,让内在阴暗面、攻击性小范围展现。
 
而为什么公众号以女性为目标读者的吐槽文常年流量超载,一爆一个准,难道聚众吐槽是女性的集体爱好?
 
不觉得这里也有一种攻击性的释放吗?
 
对抗这个社会对女性无处不在的道德规训,她们感知到了性别意识下的巨大压力,需要这种以性别认同为基础的宣泄。
 
我一个女性朋友甚至听人说“贤惠”,“伟大的母爱”就反感。
 
她说“这不是赞美,是捧杀”,她在两个孩子的屎尿屁中红抬起头来跟我说这句话——她太需要用狠一点的词语吐槽了!
 
每个人内心都有黑暗世界的一部分。
 
如果仅仅只允许自己成为贤惠的母亲,贤惠的妻子,乖巧的女儿,就会陷入巨大的精神危机,没有人能只有天使的一面。
当女人为了hold住“必须要做的自己”,消耗了太多正能量,才在爆发的时刻过于疯狂,并不难理解。
 
当尼克那样的男人愤恨地转过头时,对女人说“跟你有什么道理可讲,无理取闹”时,是对这种被理解“呼唤”的又一次负面回应。
 
正是女人本身内在严格的道德规范和实施平庸之恶的钢铁直男,一起合谋对女人的幸福梦想进行了残忍的“谋杀”。
 
《消失的爱人》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一个这样女性悲惨的释放过程。
 
 “艾米”貌似凶悍的老婆,歇斯底里地疯狂,似乎把懦弱的丈夫在被操控得团团转,但其实她自己才是“受害者”。
 
她作为受害者奋起反抗的种种“加害”,明显带着悲苦而不是胜利感。
 
而累积过多的攻击力超常释放后,实质已经将女性导向了新的流浪,因为她不再是女人,是一个绝地反击、拉着丈夫一起毁灭的复仇者。
 
她只身穿越这么深的人性黑暗,只有借助疯狂策划的谋杀,才能宣告真实自己的“存在”,真是不可谓不悲壮。
 
而但愿我们每个看电影的“艾米”,成长之路不会像她一样“疯狂”……
 
文章原题为:8.7分限制级电影,每秒都暴击婚姻:完美妻子,最后都走向了“谋杀”
 
作者简介:蘑菇姑姑,国家二级咨询师,前大型婚恋网站主编,多家媒体心理专栏签约作者,情景式女性写作疗愈推广人。公号“Miss蘑菇姑姑”(housewife-online)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ID:wzhxlx)
图源:电影《消失的爱人》、《时时刻刻》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