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陈沉沉
01 死亡愿望&生病
曾在微博看到一个真实事件。一个女孩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她的反应居然是:很开心。
 
她对朋友说:他妈的我终于要死了!
 
随后辞掉工作,拿出积蓄,一个人出去游山玩水。
 
令人更惊讶的是,这条微博下大多数的留言不是对女孩患癌的遗憾,而是纷纷赞扬她——
 
“好酷!”
 
更多的还有对她的羡慕——
 
“我也好想得癌症,这样就不用背责任了!”
 
类似的死亡愿望,似乎很多人都有。
 
有一次加班到深夜,在打车回家的路上,我发着呆,突然一个念头浮出来:
 
真希望自己得绝症或抑郁症,那样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回到老家,并且进家门那一刻就开始流泪,然后被他们抱在怀里,往后的日子被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关心着。
 
有这样想法的人,潜意识好像在说:
 
只有病得足够严重,我才有资格被爱着;只有临近死亡,我才能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而活。
 
同事小九也有相似的经历:
 
她曾是个留守儿童,从小就很少见到父母。
 
不巧的是,妈妈决定回到老家工作那年,刚好轮到她离家几百公里去上大学。寒暑假成了她唯一见到妈妈的时间。
 
她一直患有肾结石。奇怪的是,平时没什么感觉,但放假一回家就会反复疼,有时还会疼到她彻夜难眠,呕吐。
 
直到她发现,在学校时也会疼,但她总是能一下子忍住,而在家里她可以放松地疼。
 
因为每次疼的时候,妈妈会用前所未有的温情对待她:
 
带她去医院检查,还会牵着她的手。
 
在医院时,她像个委屈的小孩问妈妈:万一很严重怎么办?妈妈坚定地回应她:那我们就治。
 
当天妈妈还会请假不上班,给她做饭。
 
这样的疼痛,让她感到安心。
 
小九说,她当时需要的不过是妈妈的亲密陪伴,但这份陪伴,似乎一旦她身体健康,就不配得到——
 
只有生病,被妈妈疼才变得合情合理。
 
可为什么我们无法直接要,而必须这样生病,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关心和生活?
 
02 生病的好处
 
在心理学家朱建军老师的一篇文章里,我读到答案。
 
他说:得病,是国人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都知道,中国人和西方人心理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比中国人更直接,他们如果有心理问题,比较愿意直接对心理医生说:我情绪很不好。
 
而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较少直接表达消极情绪。很多时候,中国人会把不良情绪转化为躯体的不适。
 
中国人更愿意表达身体的不舒服。
 
这个特点在心理学上术语叫做“躯体化”。
 
当内心的感受、情绪无法被好好地看见和呵护时,身体就会精准地生病,来帮自己达到内外的平衡。
 
这样的生病,对我们来说大概有2大好处:
 
第一,亮起保护自己的信号灯⚠️
 
我身边沉浸在压力中的创业者、媒体人、广告从业者的肠胃都不太好。
 
因为他们一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就会经常性忽视身体,例如忘记吃饭,忘记睡觉,忘记让呼吸放缓一点。
 
并且这种紧张焦虑,是时时刻刻弥漫着的。
 
这时身体罢工或是陷入抑郁,都是在提醒你:朋友!你忽略自己很久了!
 
也给你一个契机隔离压力源,让身体透透气。
 
第二,帮助我们更快地达到目的。
 
很明显,生病的人总能得到更多照顾和优先权:
 
一个不愿上学的孩子,用发烧和呕吐,达到自己不用上学的目的;
 
一个想要被儿女关心照顾的空巢老人,通过频发高血压,来获取儿女的嘘寒问暖。
 
但我们并不是故意生病的,毕竟没有人想要难受和费钱。
 
只是当我们实在太需要休息或被关心时,却很难直接索要,所以潜意识不得不用生病的方式,悄悄帮我们做了表达。
 
这不禁让人感到难过和困惑:
 
明明已经成年,为何连照顾自己都做不好?
 
03 不应该,不敢,不能
 
原因,或许可以追溯到我们的成长经历。
 
我们这代人,早年潜意识都被种下了两个“不应该”。
 
① 不应该得到照顾
 
在一个匮乏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可能会对这种感觉很有共鸣:我活着就是个累赘。
 
这是从小环境给我们的自我认知。
 
父母辛劳,情感也很粗糙,给不了一个孩子正常需要的情感回应和支持。
 
于是,为了帮父母省心,我们放弃那份想被照顾的孩子气,学着成熟老练:
 
好好做家务,好好读书,要给父母长脸……
 
长大后我们也成了一个所谓成熟靠谱的大人:
 
对工作尽心尽责,在爱情中独立自主,在人际里不仅不给他人添麻烦还乐于助人……
 
这样一个成熟的人坚信:
 
只有我棒棒的,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为了维持“我是一直是好的”的感觉,
 
我们不得不一直忽略自己,假装成熟下去。
 
② 不应该自我照顾
 
在上一辈的观念里,自爱=自私。他们以奉献自己为荣。
 
就像我们上学时,那些被老师和班干部写在黑板报上的优秀品质:
 
某某同学,下课后帮助同学大扫除,乐于助人、奉己为公,特此表扬。
 
父母和老师喜欢的,从来都是那种“不自私的孩子”;而那些“自私”的,将会受到训导,训导不了的就忽略、鄙视、甚至排挤。
 
慢慢的,我们因为害怕惩罚,害怕不受欢迎而主动带上道德面具、加入道德大军、站在制高点,一起鄙视那些“自私的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学时候会有很多捐款项目,老师会登记每个人捐了多少,然后从多到少排名,把名字写在一个“无私奉献”的榜单上。
 
每次同学们就会围着榜讨论谁谁捐了多少钱。
 
而当时每天只有5毛零钱的我,忍着不吃早餐攒了一周,将5张皱巴巴的5毛给了班主任。
 
不是因为我多有爱心,而是我害怕捐得少时,老师嫌弃的表情和同学的议论。
 
长大后才逐渐发现,
 
当初所谓的“自私”,
 
不过是我们本能的自我关怀;
 
而所谓的“无私”,
 
不过是权威恐吓下的自我委屈。
 
无法得到照顾,也无法自我照顾,这个双重困境,成了很多人不得不用疾病来表达脆弱的原因。
 
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环境,都在逼迫我们“无条件做个成熟的人”。
 
代价是,内心那个真实脆弱的「自我」不断地被边缘化,变得卑微、被动。
 
外在的成熟面具和内心的脆弱自我,经常打架:
 
▸表面上自己是个独立的人,潜意识里总想回去当个宝宝,依赖着,等待被爱。
 
▸表面上在人际中如鱼得水,却因为总要迎合他人而不堪重负,更多时候是害怕人群,也难以与人建立深度的关系;
 
▸表面上是尽心尽职的好员工,一旦遭遇挫折或否定,就会沉浸在崩塌中难以修复……
 
在这些内外不一的内心冲突中,脆弱不堪的自我,没有能力捍卫自己,只好通过生病去叫停。
 
但若没有觉察到这点,我们只能依赖重复生病,来让「脆弱的自我」喘口气,短暂地自爱一下。
 
04 珍惜自己的羽毛,才不会任人摆布
 
关于自爱,曾在同事五花鹿的朋友圈看到她的签名,写着:珍惜自己的羽毛和冲动。
 
这是她的人生信条,她的确很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作品,也肯定自己每一份付出的价值。
 
有一次我在跟她对接工作时,她拒绝了我另一个很好的项目。
 
我很惊讶地问为什么?
 
她说自己精力有限,如果过多的承担,可能两件事都无法做好,还会在超负荷状态下把自己身体搞垮。
 
最后,她的确把自己手头上的作品完成得很好,帮助团队获得了一笔奖金,之后再全心全意地加入我。
 
这让我意识到了: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羽毛,才能给别人最好的支持。
 
而相比之下,有一类人常常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他们无法自爱,无法自发地肯定自己的价值,更多时候,像是在献祭自己。
 
就像最新热播的日剧《凪的新生活》,女主凪一开始就是一个时时刻刻围着别人愿望转的人:
 
为同事a做设计图,为同事b做海报,为同事c背锅;
 
自己房租都付不起,还要为妈妈交各种各样的费用;
 
男友赞她头发柔顺,她每天提早2小时将自己的爆炸头烫直;
 
男友不想被其他人知道谈恋爱,在公司她就假装不认识他……
 
最后她发现:
 
自己这么努力,但没有什么是属于自己的。
 
她就像是一只裸奔的鸟,羽毛炸开散落在各个地方:一些成全了同事的业绩,一些成全了妈妈的舒适,一些成全了男友的尊严,唯独没成全她自己……
 
我的同事冬冬这样形容这类人:
 
就像每个人都有一座城堡,拥有自己的城池,而Ta却只是一个士兵,一个忠诚的士兵,一生都为别人保卫城池。
 
生活中,容易生病的,似乎都是这样的人。
 
当我们不再属于自己的时候,自然也就无法为自己做点什么。
 
没有羽毛保护的身体,就像失去了免疫系统,容易被疾病入侵。
 
05 让情绪的还给情绪
 
在最后,分享一个我自己两次从生病到恢复的经历。
 
去年我做了个微创手术,好朋友去探望我时说了一句很讽刺的话:
 
“天呐,你病了的样子比你平时活泼多了!”
 
我想了想,大概是住院时,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
 
一点点身体感觉的变化,都会被观察和询问:
 
今天痛不痛啊?
 
睡不睡得着?
 
体温如何?
 
食欲好不好?
 
在术后的痛苦中缓过来时,我内心充满对身体的感激和珍惜。
 
因此,身体在这样多维度的照顾和关注中,渐渐恢复了活力。
 
今年初春的时候,我又得了胃食管反流病,严重时呕吐、背部灼痛。
 
反反复复看医生、吃药,稍不留意就会复发。
 
最后一次见医生时,他跟我说:药物只能解决症状,而压力、焦虑这些根源问题只能你自己去处理。
 
后来,胃病基本不再复发了。
 
原因是医生给我开了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药,更重要的还有他跟我说的那些话。
 
我意识到胃病反复的源头,是持续的焦虑感。
 
不再复发不代表焦虑消失了。
 
而是,当我知道自己处于压力和焦虑之后,焦虑这个情绪就不再被我忽略或压抑了。
 
我开始能敏锐地感知到它,并且学着直接与焦虑对话。
 
为此,我尝试在每次不舒服的时候,规定自己当天准时7点下班,下班后不再看工作信息,隔离压力源。
 
睡觉前用热水袋敷敷自己的腹部,同步做一次呼吸训练,让自己身体放松下来。
 
这种简单的自我照顾,让我健康了许多。
 
但愿,我们内心足够强大,
不再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
也不必再牺牲身体来保护自己。
 
作者简介:陈沉沉,一个沉浸、沉静的心理记录者。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武志红内容团队的五花鹿、张罐子、黄冬、陈毛毛对此文亦有贡献。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