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三木水 编辑 | 张罐子、 五花鹿
 
前几天,“郑爽:掩盖是一件特别累的事情”上了热搜。
 
她直言,想把真实的自己袒露给更多的人。
 
作为一个看过她很多综艺的观众,内心不由一阵窃喜:
 
这个妹子,终于认真对待自己了!
 
无论她有多少荒唐的过去,现在的她的确走在“做自己”的方向道路上。
 
“做自己”这三个字,听起来很俗很简单,这世道大家都在说“做自己”,但要知道,多数人都有不敢、甚至主动压抑自我的倾向。
 
今天也想就这个热搜和郑爽,来谈谈这件难事。
 
不按常理出牌的郑爽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郑爽曾以不合时宜、放飞自我的形象,而备受争议。
 
例如:
 
身为一名需要人气的演员,却直言自己并不喜欢这个职业,拍戏只为赚钱,不在乎作品的口碑和收视率,想做网红,因此伤了粉丝的心:
在新戏发布会上,突然自扇耳光,看得旁边人都惊掉下巴。
 
在粉丝讲她不敬业之后,她几次怒怼回去,又突然跟粉丝道歉:
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事情,给她带来了许多流量,但同时也让人觉得她缺了点「分寸感」:
 
总做出和个人处境不合适的事;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考虑后果;
 
想法反反复复,甚至前后矛盾,让人困惑......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和郑爽一样:
 
很想做自己,却表现得过于激烈,无法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但更多的人,是直接把自我摁在心底,连“放飞”的机会都不给,生活得矛盾和拧巴。常常拖延决策,过于纠结,最后什么都做不好。
 
这些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根源:
 
早年自我构建的失败。
 
2
 
自我构建失败表现是:
 
自我很脆弱,感受不到一个稳定坚固的自我。
 
为了保护这个破碎的自己,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走出来,看到别人的存在。
 
结果就是:
 
沉浸在自己各种碎片化的情绪和感受中,对外界和他人的认识,几乎停留在“意淫”阶段。
 
不管外界和他人真实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反正我认为你这样,你就是这样。
 
常常放飞自我,或封闭自我,无法构建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很常见,并且不太受待见。
 
我有位朋友,从事媒体工作,文笔很好,才华横溢,但却在职场上,因为大大小小不合时宜的放飞自我,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部门换了新领导,本应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工作,她迟迟不去,以至于换了新领导两个月后,她直接被调离到了一个闲职,被弃之不用。
 
调离之后,同事们居然也都暗暗表示,其实已经忍受她的各种情绪很久了。
 
例如,部门每周中午聚餐,她总会带着厌烦的表情,坚持拒绝,让同事们很不舒服。
 
再例如,任何工作上的合作,都要以她的个人工作为主。即使是很紧急的工作,她也会先不紧不慢做完自己的事情,再管其他事。
 
最后,大家都被弄烦了,索性就“孤立”她了。
 
为什么一个才华横溢,本可以走向更高位置的人,最终落到这步田地?
 
本质上就是因为:她一直活在了自己的“认为”里。
 
应该向新领导第一时间汇报工作,但是,她认为,领导会找她;
 
同事聚餐,她认为别人明明知道自己想休息还进行打扰,所以很烦躁,却忽略了这只是人际关系中一些相处的基本规则,别人无意打扰;
 
被“罢免”之后,其他部门的同事,想和她一起吃饭顺便安慰一下她,但她认为,这是别人在“看笑话”或者“可怜他”,所以,这部分的关系,也断了。
 
因为沉浸在这种“自以为”之中,她被蒙蔽了双眼,以至于看不到别人真实的反应和职场的规则,也因此在人际和工作上一直磕磕绊绊。
 
3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自我构建的失败呢?
 
一个人要形成自我,需要不断地被外界看见和回应。
 
只有被看见,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
 
只有被回应,才能通过反馈,构建出一个自我的轮廓。
 
自我构建的失败,是因为没有人看见和回应自己。
 
拿郑爽举例。
 
① 从小父母无意识的高要求,忽视了真实的她
 
可以说一个人自我的形成,大多是从最早接触的养育者(常常是父母)开始。
 
从小,郑爽的父母就一心希望她将来能当演员,还给她取了个沈阳演员的名字:郑爽。
 
于是郑爽4岁登台,5岁拍戏,12岁就只身一人去成都进修。期间,文化课还连连跳级。
 
最后不负期待,16岁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成为了北电07级年龄最小的学生,并火遍全国。
 
可以想象,她大学之前的生活,十分紧凑,对一个小孩来讲很难适应。
 
可是这些真实的情绪和需求,都无法被看见,她的自我建立在满足父母的期待之中。
 
例如,在录制《旋风孝子》时,郑爽父亲觉得她太瘦了,很是担心,多次让她多吃一点。
 
但面对父亲的“关心”,郑爽却难以接受,甚至还失控了,在节目里和父亲吵起来:
 
为什么要挑到这个刺上面呢?
 
我要是成为一个大胖子,谁还喜欢我?
 
我也想吃很多啊,
 
我在外面已经受压力够多了,
 
你这方面就不要(给压力了)........
 
也许,在她的潜意识中,这并不是父亲的关心,只不过是他的又一个有压力的要求而已:
 
既然我已经按照你们的要求,做了一名演员,做演员就是要瘦啊,现在好了,你们又要求我多吃点,我要怎么办?
 
看上去是对父亲的情绪,其实是因为自己无法满足父亲要求,于是产生的自我崩塌。
 
而如果父母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那么,孩子努力的方向,终其一生,可能都是在为父母实现愿望。
 
这样一来,孩子就生不出发自内心的动力,当然,也就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
 
就像郑爽曾说她不想做演员一样。
 
② 周围环境的频繁变动,没有稳定的关系:
 
如果父母看不见自己,也没有其他人看见,就更难构建自我了。
 
在《花儿与少年》中,郑爽作为首任导游,没什么经验,但却在确实很需要帮助时,很坚决地拒绝他人的主动帮忙。
 
后来面对队友的困惑,郑爽自己说,
 
十二岁自己就去成都上学,一路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每个地方逗留的时间都不长,必须要很独立。
 
生活中没有很多朋友,也不太去信任别人,只有自己来面对。
 
可以说,从小的独立生活,让她学会一切都要靠自己,尽量不去“麻烦”别人,产生了一种非常客气的疏远感。
 
这个源头,来自于从未稳定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的频繁变动,会给我们无法获得基本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带给我们一个感觉:外界是坏的。
 
如果感觉到外界是坏的,那么,我们就不会放心去依恋外界,从而不得不依靠自己。
 
同时,依恋外界失败,除了会收获一个不够好的外界外,也会收获一个不够好的自己:
 
既然外界不让我依赖,也许是因为我不够好?
 
所有的这些,都会导致自我构建的失败。
 
4 好的关系,是自我塑造的容器
 
自我构建的失败,让我们难以走入真正的关系,但这却并不是我们主动选择的。
 
它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多方作用的结果。
 
甚至可以说,责任并不在我们。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关系,并且完全有机会去努力修复,重建一个完整而稳固的自我,从而真正走进各种关系中。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从良性关系里面找疗愈。
 
好的关系,是一种容器。
 
很多人都说,张恒各方面都比郑爽差,郑爽为什么还跟他在一起?
 
所谓“各方面都差”,大体上指的应该都是:外形,资源,挣钱能力,名气等。
 
但在我看来,张恒之所以能成为郑爽男朋友,其中一个原因是:张恒比郑爽有更强的走入现实的能力。
 
比如:
 
郑爽一直有创业的想法,遇到张恒后,张恒就帮她把想法落地;
 
郑爽的服装店,自己需要关注的是衣服好不好看,而张恒关注的是进度管理和流程管控;
 
在一起之后,郑爽把所有需要“多方沟通”、“打理落实”以及“经营类”的事情,全部都交给去张恒处理。
 
但这个行为本身,似乎就是一种隐喻:
 
张恒和郑爽是绑定的“一个人”,郑爽是负责感受和创作的右脑,张恒是负责理性和现实的左脑。
 
碰巧的是,郑爽非常需要这样的关系,在一个更加具有现实感的关系中,她才得以稍稍聚拢,并不断将她从孤独的想象世界中拉到现实中来。
 
事实上,只要是好的关系,都具备这样的功能。
 
那么如何从好的关系中,去重新建立一个结实的自我,从而形成一个牢固的根基呢?
 
① 识别和标记对方给我们好的反馈。
 
如果真实的自己能被看到,并且被肯定和回应,那么,我们的自我也能慢慢稳固起来。
 
多去捕捉对方给我们好的反馈,例如言语上的夸奖,行动上的接近,表情上的肯定等等。
 
这些都将内化成自己内在的一种积极的力量。
 
② 尝试去做自我整合。
 
当我们更多地去收获别人的正向反馈时,这些反馈会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带着这种积极的感受,我们就能尝试去做需要更多力量的事情:自我整合。
 
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看到自己“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
 
从而,我们不仅学会了整合,而且,还会收获一个“好坏同体”的自己。
 
看到自己好坏同体,看到别人好坏同体,“自我”才会变得更加结实。
 
我们才有可能不断走入更深的“关系”。
 
当然以上的方法,适用于自我破碎但还是具备一些自我意识基础的人。
 
并且需要耐心长期地练习,才能慢慢做到。
 
如果你实在过于破碎,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有个稳固的自我不容易。
 
但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只为我们能和别人有个丰富的链接,不再困于自己的世界,不再摇摇欲坠、无人回应。
 
作者:三木水 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硕士,浙江大学学士,主攻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取向,带你从心理学看透世间万象。微信公众号:三木水心理工作室(hongcen2063)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