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芥末酱 编辑 | 五花鹿
 
我有个朋友叫小薇,她一直是个脾气温和、积极向上的人,但最近,她开始发现自己有点小阴暗。
 
原因是前阵子她无意间发现一个女同学的微博,之后就经常偷窥她的日常,上班看、回家看、睡前看。
 
她很希望看到这个人遭遇不好的事情,似乎要看到对方过得差,自己才能开心起来。
 
她因此很苦恼,讨厌自己总要花时间和精力在这个人身上。
 
我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们俩有不小的瓜葛。
 
她成长过程中唯一的坎坷,就是她在小学时曾经被这个女同学精神霸凌。
 
因为住在同一栋楼,所以父母让她们结伴去上学。
 
但这个同学总是有意无意地贬低小薇,一起玩游戏时故意要她扮演丑角,还拉拢其他邻居小伙伴孤立她,把零食分给其他小伙伴,然后说她没有资格吃。
 
当时小薇并没有还击,而是保持沉默。后来去了别的学校,和那个同学也慢慢疏远了。
 
本以为再也不会有关系,但现在却又被影响了。
 
小薇讨厌自己无法摆脱这种视奸别人社交平台的强迫症,也讨厌自己无法屏蔽那些“罪恶”的想法。
 
她觉得自己又回到了被对方操纵的状态。
 
却不知道,这些行为暴露了她一直压抑的情绪:
 
对那个同学深深的恨意。
 
01.
 
当我们在意一个人时,会去关注对方的动态,想了解对方过得好不好。而恨一个人时,也是如此。
 
当恨一个人时,我们更希望能从对方的社交状态中,找到对方过得不好的证据,以此平复自己不忿的情绪。
 
小薇之所以反复刷一个不喜欢的人的微博,并希望看到同学过得不好,是因为她对那个人还留有恨意。
 
但另一方面,小薇又不认可自己的行为,不愿承认一向与人为善的自己还在记恨当初的那个同学。
 
其实很多人也跟小薇一样:
 
对“恨”这种情绪有一种警惕的防御心理。
 
他们抵触“恨”,因为他们担心如果心里带着恨,就会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充满负能量只会花很多时间抱怨别人的人;
 
他们也担心对人带着敌意,带着攻击感,就会让自己成为自己原本讨厌的那一类人。
 
而这些对“恨”的这些防御,源自几个更深层的认知:
 
第一,觉得“恨”是一种不值得拥有的情绪。
 
拿小薇来说。
 
她觉得如果因为一个讨厌的人而让自己情绪波动,那就正中对方下怀。同时也证明了自己不够强大,否则不会那么容易就被他人左右了情绪。
 
就好像有的女生跟渣男分手后,会说服自己不要去恨对方。因为她们认为恨就代表着在意,如果在意一个渣男,那自己也会跟着掉价。
 
总的来说,他们觉得“恨”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值得,因为没有必要把时间和情绪浪费在一个烂人身上。
 
但实际上,光靠这种想法,很难做到真正的“不恨”。
 
第二,认为“恨”是一种不符合道德感的行为。
 
小薇从小被教育要宽厚待人,所以“记恨”对她来说,是小肚鸡肠的表现。而这种暗搓搓地希望别人过得不好的心理,在她眼里更是阴暗。
 
所以,她无法坦然面对自己每天都偷窥讨厌的人的微博这个行为。
 
在道德伦理上,人们的确更鼓励原谅而非记恨。
 
比如有时在父母给我们造成伤害的那一刻,我们真的很想恨父母一下,但有些人会劝自己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母老了”“上一代的人也不容易”等等,来迫使自己只能心存感恩。
 
又比如,面对情感骗子明明应该狠心离开,但有人却选择加倍为他好,企图能感化他。
 
这种“不应该记恨”的想法,让很多人在大部分情况下,只会选择压抑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
 
第三,觉得“恨”是一种过于主观的情绪。
 
有些人在被挑剔时,总是会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比如面对上司无理由的刁难,自己虽然觉得憋屈,但也会忍不住想,这件事上是不是我有错在先?
 
会反思固然是件好事。但有时候在一段权力不对等的关系里,处于劣势的一方容易成为受害者。
 
如果这时候我们还要怪自己,就等同于在谴责受害者。只会让原本处于情绪低落的自己更加难受。
 
总之,基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敢直面自己内心的“恨”。
 
但这些恨意并不会因为压抑而消散,相反,久而久之,让我们心头萦绕着一种“想恨而不敢恨”的怨气。
 
02.
 
每个人被伤害之后,内心都会产生一种攻击性,感受到一阵恨意。
 
如果当下能得到发泄,例如反击、宣泄等,这些恨意就会消散一些。
 
而当攻击性无法释放时,恨就会残留,占据在内心。
 
小薇上学时被欺负,她身上的软弱、善良,导致她没有没有立即还击,也没能及时把恨说出来,这份攻击性就一直被她压抑着。
 
所以在多年后,她还是放不下。
 
她希望能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同学过的不好的消息,是因为如果同学过得不好,就说明有其他外力帮着她“攻击”了同学,她当时封存的攻击性才能暂时被释放。
 
而不敢去恨的人,攻击性不仅被压抑,还会转向自己。
 
因为当“恨”这个情绪没有出口时,就可能会向内发展,严重的话,还会发展成对内攻击,甚至抑郁。
 
不敢去恨的人,会忍不住“恨自己”、怀疑自己、否定自我价值:
 
也许真的是我的问题,不然为什么他不那样对别人;
 
我这么懦弱的人,被欺负也是活该;
 
我太没用了,才会一直被困在过去走不出来。
 
其实压住“恨”不会让恨消失,只会让自己被迫地认同对方。
 
所以允许自己恨别人,也是在肯定自己。同时也在告诉自己说:不全是我的问题,对方也有问题。
 
毕竟几乎所有来自外部的精神攻击,都是在攻击你的自我价值,让你觉得自己不配被好好对待。
 
这时候“恨”就是一种很好的防御。它能捍卫你的自我价值,避免你的自我价值被赤裸裸敞开任人评价。
 
当然,“恨” 也会帮你推开一些不好的人事物。
 
要知道,这个世界就是有“坏人”的,有些人就是会以挖苦或嘲弄别人为乐,这时的“恨”就很有必要。
 
当他们攻击你、不尊重你时,而你选择了压抑恨意,那就意味着,你默许了对方的言行,反之亦然。
 
“恨”能让你拥有拒绝的力量。
 
比如遇到渣男时,你意识到恨了,也就有勇气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他说离开了。
 
你也不需要让自己和一个伤害你的人和解,你依然可以在你的世界里保持对他的讨厌,避免他再次伤害你。
 
03.
 
客观地看待“恨”,也能帮助自我觉察。
 
一直以来,“恨”总被我们狭隘地妖魔化,但实际上“恨”的背后也隐藏了很多信息。
 
如果你反复被某一种恨困住,也许你可以从中发现,你的底层性格里,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年级主任组织开了一个“女生会议”,会议里除了讲一些生理知识以外,还强调上了初中后,女生力气可能会不如男生,有需要可以让男生帮忙。
 
但回到宿舍后,我的一个朋友却对老师这种善意的提醒恨得牙痒痒,觉得老师对女生有偏见,看不起女生。
 
类似的情绪波动还有很多。
 
例如,老师连续两次点前面的同学上台做题,她就会觉得坐在后面的自己被忽视了。
 
后来跟她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她是一个极度追求公平的人。
 
其实她恨的不是老师,而是被区别对待。只要一出现可能的不公平,她就会恨那个人。
 
如果能看清这点,也许她不用再重复地恨,而是先去挖掘自己对公平执念的来源,和它和解。
 
同样的重复也发生在我闺蜜身上。
 
她曾经跟我吐槽,她习惯了先洗碗,然后再用沾了洗洁精的抹布擦桌子。但她婆婆偏偏要她先擦桌子再洗碗。 这在我看来是很小的事,但闺蜜就是对婆婆的干预讨厌得不行。
 
因为她痛恨的点是:有人想改造自己。
 
于是任何想干预她的人,都免不了被她痛恨。
 
如果我们总是重复地去恨某个点,那它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只有当我们仔细去分析“恨”这件事背后我们被伤害的点,才可以更好地“对事不对人”地去看一下,究竟是哪些事物,让我们感觉到被冒犯了:
 
有的人可能是身上仅存的优越感受伤了;
 
有的人可能是自己努力不被看见;
 
有的人可能自己一直以来的价值观受到了破坏。
 
理清楚之后,才不会被同一种恨所困扰。
 
当然,只有在恨完之后,情绪进入一个平静期,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地去分析和复盘,也会更了解自己。
 
04.
 
记得《奇葩说》里有一期,马东说了一句话:“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但蔡康永立刻反驳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其实这句话也侧面说明了,要屏蔽恨意是很难的。
 
强迫自己不去恨,跟强迫自己不再爱一个人一样,都是在为难自己。
 
与其祈祷着“恶有恶报”“恶人自有恶人磨”,倒不如真正地恨出来。
 
那么怎样勇敢地“恨”出来呢?
 
首先,承认恨的存在。
 
当发现自己在恨一个人时,不要急于去否定这种情绪。
 
对一个人有了“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因为恨跟喜欢、开心、愤怒一样,都是正常的情绪。
 
只有先接纳自己心中的“恨”,允许自己心安理得地去恨,接下来才会有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然后,试着去表达恨,给自己一个时间和空间去恨。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本着“以和为贵”的想法,不愿意和别人起冲突。其实愤恨是可以不用直接向当事人表达。
 
例如很多员工都会在背后悄悄说老板坏话,这也是一种攻击性的释放。
 
在开了个沉闷的会议后,跟同事结伴上厕所时,吐槽一下公司和上司,就能释放掉不少坏情绪。
 
又例如在跟婆婆有意见上的争执时,约几个姐妹出来说婆婆坏话,也能缓解压力。
 
那些不敢“正面刚”的人,可以找朋友说出自己的恨,让自己知道也有人是站在我这边的。
 
甚至打打游戏、打打拳击也可以。
 
在一个不伤害他人的空间里发泄情绪,其实也是一种脱敏的过程。然后你会发现,重复一种情绪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所以发泄以后,你会慢慢从情绪中走出来。
 
在那之后,你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你不再一边倒的自我攻击,也能心情平静地去面对过去。
 
你也许会承认自己也有一部分问题,并且为了避免重复过去的轮回,你会去做一些调整,但你也知道不全是你的问题,不必火力全开地自我攻击。
 
你会感到一种解脱,以及真正地放下。
 
直到那时,你才有力气去选择和解或分离。
 
总而言之,恨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情绪。
 
所以,想恨,就先恨出来吧。
 
尊重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本来就没什么错,记得过后再给自己鼓鼓劲儿。
 
作者:芥末酱,存在主义者、生活观察员 。
 
本文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