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百年孤独》
 
编辑 | 朗门
 
前几天,我们发起了一次征集活动:
 
疫情之下,描述你所经历的一切。
 
共同编写疫情之下,属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个体的史诗。
 
截止目前,共收到了100份反馈,我们从中选择了15位读者(后8位的故事,因篇幅原因,在下一篇推文里)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他们中有警察、有快递员、有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
 
在同一片疫情阴云下,我们遥远又相近,陌生又相似。
 
01 隔街三送口罩给表姐
 
@好宝 湖北黄冈
 
我们深处疫情中央——湖北黄冈,防疫物资更加紧缺。
 
前几天,我费很大力气才买到一批3M(KN90)口罩终于到货了,虽然数量不多,但我依旧想把一部分免费送给身边仍旧没有口罩的亲朋好友们。
 
其中一位是我表姐,住在离我大约有8公里远的市区。
 
她从大年初六开始,就得每天去上班,但只剩下一个口罩,她反复带了几天。
 
第一天,她戴着家里仅有的一个口罩来找我,没想到在半路被交警拦下了,理由是已经封路了。
 
这条街到那条街,近在咫尺,但就是过不去。
 
第二天,因为她单位也需要运输防疫物资,所以办到了一张“通行证”,她准备让执“通行证”的同事来拿,没想到当天光办证就花了大半天,等到完事,早就过了“通行证”使用时间。
 
第三天,她一早就让同事先来我这拿口罩,因为她实在熬不住了,没口罩就出不了门,出不了门就不能去公司办公,不去公司办公,公司某些业务就得停滞。所以老板特批,同事可以优先来拿口罩。
 
曾经的我们,隔得那么近,可以随时见面、随时一起吃饭、一起带孩子玩,没想到一场疫情,把同在一个城市的我们,都分割得好像是天涯海角,不禁有点感叹。
 
02 “要等到魔法解除后,妈妈才能亲你”
 
@晓溪 河南洛阳(公众号:悄然绽放)
 
我是一名医生,所在医院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定点收治医院,所以春节照常上班应诊。
 
和以往一样,新年的喧闹离我们很远。
 
大年初一,满屏的疫情消息、不断攀升的确诊数字让我心惊。医院里口罩的数量已经很紧张了,但领导们没有一个人回家,医院还为所有医护人员和病人准备了热气腾腾的饺子。
 
初二 ,各个治疗室满是病人。
 
我带着科室的医生们查房,一边查看病情,一边挨个排查家属有没有从外地回来陪护的。有个小伙子有点恼火,他说:“咋了,我回来看看我爹,还犯法了?”
 
家属不理解,在这里是常有的事。
 
下班回家时已经很晚了。女儿菡儿叫着“妈妈、妈妈”跑过来,我一边喊着宝宝离我远点,一边快速洗手消毒,把外衣挂在阳台上,觉得自己干净了才敢靠近她。
 
菡儿有点委屈地望着我,我认真告诉她,从现在开始,妈妈下班后不能亲吻,不能拥抱。
 
她马上就眼泪汪汪,问为什么?
 
我说:一种花瓣一样的病毒给我们施了魔法,要等到魔法解除后妈妈才能亲你。
 
她马上就裂开了嘴开始哭,一边哭一边问:那可怎么办?
 
我说:我们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过段时间魔法就会解除了。
 
哄她入睡后已是深夜,看着朋友圈里刷屏的疫情信息和工作群里的通知,精疲力尽,心想,明天要把两个发烧的病人隔离治疗了。
 
大年初六,医院里举行了宣誓仪式,在场的人都主动签署了请战书。
 
有的找到我说“如果需要让我先去吧”;
 
有的说“半夜的班说好了有我们男孩子来值!”
 
我心里有感动也有欣慰——这些年轻时尚的、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的孩子们,在关键时刻,比我预想的更勇敢,更有担当!
 
03 他们站在雪地里,不说话
 
@依依 安徽
 
大年初一,妹妹一家四口从北京来到了安徽,原本打算在父母家过年。
 
不料刚歇一晚,他们就不得不回北京了。
 
因为当时北京已有小区被封闭,而且大巴客运已全部停运,他们担心火车也停运,他们便订了初二晚回北京的火车票。
 
想趁他们回北京前,吃到家乡的味道,我们一家很早就起来忙活。
 
妈妈蒸面、烫面、揉面;我切干子、切大蒜、切青菜。
 
妈妈将它们放到大铁锅里,架起柴火炒熟出锅。
 
我、妈妈、弟妹开始做米面粑粑。白白的米面团在我们手里捏成空空的碗,填上绿绿香香的馅,在手心轻轻转、捏,最后合吻,成了白白胖胖的粑粑。一个一个放在大箔子里,神态安详。
 
妈妈将做好的粑粑放到大铁锅里一溜摆好,贴着锅依次淋些油,生火快速地两面煎一下。她说这样,粑粑带着不容易碎。
 
这些是妹妹在北京一直惦念的美食。
 
按习俗,米面粑粑要到正月十三才做,我们提早了10天——此时心里有一丝焦虑。
 
下午天空飘起了雪花,轻柔洁白,像柳絮。很快屋前的梅花、樟树,远处的山川、村庄都变成白色的了,地上也积了一层雪。
 
妹婿开着车从风雪中来到门前,装好食物,他站在后备箱那儿,站在纷纷扬扬的雪中看着我的父母。
 
有那么一会儿,谁也没说话。
 
我看着雪中的他,还有他身后白雪茫茫,突然心里一动,有些难过。
 
最后,他才说了句:爸爸妈妈,你们在家要多注意!
 
父母叮嘱说:雪大,路上滑,开车慢一点!
 
没有哪个春节像今年这样匆忙和让人担心。
 
晚上,妹妹坐上车,发信息说一个车厢就他们一家和另一家,我们才略微松了一口气。
 
04 当门被贴上封条以后……
 
@废话少说 新疆昌吉
 
原计划1月28日南飞乌鲁木齐的航班,先是推后两小时,100多号乘客一直等到29号凌晨3点才被告知航班取消。
 
期间,有很多乘客与检票口的地勤有争执,纯属因为着急而毫无章法的添乱,还好一行人中有遇事临危不乱且明事理的几位,平息了一段段纷争。
 
乘客中有五六岁的小孩、有坐轮椅的老人、有来自四面八方从济南转机的、有家在农村回不去的,还有讨论各种隔离信息的,也有即使知道原因还是不断询问什么时候可以起飞的。
 
疫情发生后,我第一次看到了很多人的恐慌,真实的、各种各样的慌乱。
 
飞机落地后,我找了顺风车,直接回家自我隔离(我住六楼,家人在五楼)。
 
1月30号到家,2月3号社区来我家登记信息并封门。对我来说,门上有没有封条,没有什么区别,我都在自觉的自我隔离。
 
但是,从门被封的那一刻开始,我仿佛被印上了疑似甚至确诊的烙印,慌极了,开始出现了乏力、打喷嚏、干咳、呼吸困难、头痛,我一查,确诊病患会有这些反应。
 
慌,很慌,极度慌。
 
2月3号晚上,艰难睡了一夜。但是2月4号起床后,我开始理智地在做一些事。
 
首先,查询了我乘坐的往返济南航班有没有确诊病例。
 
其次,针对我的症状,先是简单的运动后,乏力与呼吸困难,好像缓解了一些。
 
而后多喝水,嗓子没有那么干了,也不想干咳了。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被感染了,因为,我还在潜伏期内。我不知道昌吉的医疗水平能不能治愈,但就目前情况,我不能因为我的恐慌去添乱。
 
安抚了自己一整天。2月5号,到了约定家人送饭的时间,社区必须出面。
 
电话通知社区后得知,今天一早,社区已经把我门上的封条撕了,他们要求我自觉隔离,不接触其他人,家人送饭只送到门口。
 
我之前说过,门上有没有封条,对我来说没有区别,但是,得知封条被撕,我内心仿佛五指山被移走,雷峰塔裂开。
 
虽然行为上并没有自由,思想上,我却可以去我任何想去的地方,因为封印被解除了,我,不慌了,头不痛了,呼吸顺畅了,口也不干了。
 
好开心,过去两天纯属自己吓自己。
 
05 泡汤的旅程
 
@木南 四川德阳
 
除夕晚上看到的一条新闻,说是腊月29到达哈尔滨西的一列动车上,检测出几个疑似感染新型肺炎的患者。
 
我和老公心里顿时都有些不安起来,在这之前我们都觉得这个疫情对我们这趟行程(去北京再去哈尔滨)不会有太大影响。
 
没多久,孩子们的外婆大姨、爷爷奶奶都开始了电话劝说。
 
经过整整一晚上的深思熟虑,我和老公在跟孩子们商量好后决定——退票!
 
期间二姑娘一直伤心流泪,这是她盼了几个月的旅行,在头一天,她还在跟姐姐规划到了哈尔滨要玩些啥。
 
售票大厅里基本上都是排队退票的人,大家都戴起口罩,神情凝重。
 
在把身份证递给售票员的那一刻,内心居然有一些隐隐的刺痛,总共24张车票,都是好不容易定好闹钟抢到的,家里还置办了一大堆抗寒的东西,现在都被搁置在行李箱里了。
 
办理完所有的退票手续以后,电话通知了所有亲人,听到他们在电话里如释重负的语气。
 
这次疫情虽然改变了我们春节的出游计划,但却让我们收获了更多的爱与温暖。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们,看到她们取下口罩面罩后一张张受伤的脸庞,我总想哭。
 
前两天二姑娘看到那些新闻后,还画了一幅致敬医护人员的图,真是让我意外又感动。
 
06 生活本来的样子
 
@ Yolanda 湖北
 
陪老公一起回到他老家过年,10多年没回去了,这是第一次一大家子回去过年。
 
曾经的少年,如今都拖家带口,一家老小一共十来人。
 
本以为过完年就回城里工作,没想到疫情爆发,让假期变得格外漫长。
 
老家没有电视,没有洗衣机,到处封路出门全靠步行。我们一家一起修整荒废的家园,重拾儿时的野趣,跟从小一起长大的人们一起生活了很多天。
 
生活仿佛回到了儿时,孩子们每天玩泥巴、爬山、放鞭炮,重回大自然。
 
这是一个特殊的契机,让支离破碎的家庭重圆,让隔阂已久的亲人重聚。
 
虽然有些裂痕或许永远无法修复,但这个契机确实是几十年难逢一次,让往事翻篇,让大家有时间去尝试重新创建一切。
 
新修的房子给了大家一个安全舒适的避难所,提前准备好了充足的食物,一个长长的假期让大家有时间充分地朝夕相处。
 
哪怕是偶尔旧事重提,吵吵闹闹也好,都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07 作为快递员,我很怕被排斥
 
@琴琴 湖北黄冈
 
我们在湖北武汉市,做菜鸟驿站的,每天要接触大量的移动人口。
 
前几天每天在担心自己是否得病,从腊月28晚回黄冈,半个月哪里都不敢去,怕受人排斥,心里起起伏伏,终于过了观察期。
 
现在担心接下来工作怎么办:
 
我们是否要全部武装工作?
 
孩子是否能上学?
 
快递爆仓,请不到人么办?
 
客诉不处理,罚款么办?
 
别人排斥我们么办?毕竟我们是高危工作人群。
 
这几天回想,自打恋爱结婚生子后,自己和老公就像上了发条,每天工作家庭连轴转。
 
现在发条暂停了,可以休息一下了。
 
孩子可以天天看到爸爸,能在爸爸怀里撒娇。
 
老公陪我打打羽毛球,聊聊村里的家长里短。
 
很久没这么安逸了。
 
小叔子刚新婚,一个新的大家庭和和气气相处,挺好的。过了这个坎,大家又各奔东西,老公又要恢复繁忙快递工作,我也要去协助他,还要带小孩……
 
08 爷爷的淡定,让我安心
 
@吕玥 湖北省孝感市
 
因为疫情,困在家里不能出门。每天都和快80岁的爷爷聊天,聊疫情、聊婚姻、聊事业。
 
单亲家庭的我从爷爷那里,了解了很多长辈的往事。
 
爷爷出生在农村,没上过多少学,全靠自己拼搏,退休前是我们当地的副县级干部。
 
疫情发生时,我一直都比较紧张和焦虑,爷爷却不惊慌。
 
他说以前他们村发生过瘟疫,眼见着人就死在身边。
 
不能出门的爷爷,每天做饭、看新闻、在阳台上走大概6000步。
 
爷爷的淡定,让我安心。

 
以上是这次征集的一半故事。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大起大落的思绪,也得到了平和的安抚。
 
此时此刻,疫情确实正在充分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而我们每个人也呆在其中,去经历、去思考、去沉淀。
 
人类的悲欢离合,我们同在。
 
下一期「普通人故事」,我们明天见。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