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三木水 编辑 | 五花鹿
 
01.
 
最近有不少人说起自己的情绪,都不太积极。
 
在家很丧,复工也很丧。
 
一方面不停地刷信息,越刷越丧;另一方面停下来很焦虑,而转移注意力干点别的,又完全静不下心,干不下去。
 
焦虑如影随形,甚至,我们都不太知道,这些焦虑是不是来自疫情。
 
这是一场全民泛化的心理过程。
 
从开始的吃惊,到后面的恐慌;
 
从群情激昂到悲观失望;
 
从疫情发展到各行各业的冷清;
 
从远处的忧国忧民到近处的买不到口罩......
 
我身边很多朋友跟我说:
 
每天都很郁闷。
 
对外:郁闷自己没办法帮得上前线,无法承担失业的风险,责怪自己不够优秀、不够有力量;
 
对内:郁闷自己每天都有负面情绪,和家人关系也处不好,矛盾多脾气大,不知怎么办才好.....
 
确实,想必最近每个人心里都堆积着不少情绪。
 
这些情绪在我们看似平静的日常里不断发酵,不时出来闹一下,把人折腾得吃不好睡不着。
 
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也想邀请你一起来做个新尝试:
 
放弃自我对抗。
 
这个尝试也许能帮你,更高质量地度过当下。
 
02.
 
从很多现象看出,我们是一个会自省的群体。
 
即便现状已如此艰难,还是有很多人不肯放过自己。
 
我们习惯性对自己苛刻,努力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想着如何恢复正常的生活。
 
这些努力背后隐藏着一个要求:
 
我应该保持积极和正常。
 
可疫情这般重大,不为个人的意志所转移,也无法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快速发生重大改变。
 
所以无论怎么努力,最后只剩下自我对抗。
 
一方面是内心中“认为自己应该做到”,另一方面是现实中“我做不到”,产生了巨大的内心冲突。
 
这些冲突,不仅仅是发生在疫情时期。
 
在平日,它们是:我应该做得更好,我不应该发脾气,我应该更亮眼,但我做不到,真差劲!
 
在疫情中,这些冲突是:我应该帮到别人、我不应该那么沮丧、我应该快点赚钱,但我做不到,真无能!
 
冲突,意味着:我们的内在出现了不协调。
 
这些不协调会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导致巨大内耗,让我们没办法好好去生活。
 
细想一下,当我们的能量消耗在与自己情绪做斗争、自我批判的时候,我们肯定没力量去走出自己的情绪,没力量看到现实和启动智慧,去做更好的选择和努力。
 
而这也将导致进一步的糟糕结果和自我攻击,又消耗了我们一些能量,恶性循环。
 
那些优秀自在的人,不是不焦虑,而是更懂得协调。
 
因为更协调,他们没有把能量消耗在与自己的“较劲”和“抗拒”中,这样,他们就有能力去做更多、更自由,也是更智慧的选择。
 
而要想摆脱自我对抗,活得更加协调,关键在于我们把能量花在什么上面。
 
03.
 
所谓“生命能量”,也就是“力比多”。
 
而我们的生命如何展开,背后就是,力比多到底投注到了什么方向。
 
比如,疫情期间,有的人惶惶不可终日,有的人却在做好防控之外,不仅感到安心,而且还借此机会读书、写论文,产出不错的成果。
 
我的一位朋友,非常典型的工作狂、事业型。因为疫情,在浙江老家,村子封了出不去,索性享受起了田园时光。
 
再比如,一位读者在我一篇关于“职业选择”的文章下留言说,工作中,有很多无奈,选择非常不自由。
 
我非常理解这种感受,因为,我也接触到很多面对“职业生涯”困惑的来访者,他们大多被工作中人际关系所困扰:和领导关系、同事关系、各种利益的明争暗夺、需要小心谨慎。
 
但是,同样是面对职场,有的人则关注的是工作开展、项目进度以及自己能力提升。
 
不是说这些人就不会面对职场的种种问题,而是,他们的关注点不同。
 
关注点不同,也许从这个角度更好理解。
 
比如,当我们心里装着昨天和伴侣吵架这件不开心的事,那么,可能我今天早上就不能高效的开工作会。因为,你的能量投注到了别的地方。
 
其实,很多人都是很有力量的。
 
我的来访者跟我说:我没有力量,我痛苦到睡不着觉,起不来床,出不了门。
 
其实不是我们没有力量,是我们的痛苦消耗了我们太多的力量罢了。
 
而只要我们稍微做出一些改变,改变力比多投注的方向,那么,我们就将迸发出更多的力量。
 
04.
 
那么,我们要怎么去改变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
 
在自我对抗的地方,先松绑。
 
这样我们才能省下对抗的能量,把它用在其他地方。
 
如何松绑呢?
 
第一,每天发呆五分钟以上,允许自己多一些情绪体验。
 
早在2019年5月份,国家卫计委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项目中,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其中就包括:每天发呆五分钟。
 
人在高压的状态下,无法进行有效放松,这个时候,发呆是很有效的调节方法。
 
有专家表示,发呆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的风险。发呆时,大脑中阿尔法脑电波得到加强,从而起到缓解疲劳,深度放松的作用。
 
而能做到发呆,前提是,我们能和自己和平相处,哪怕只有五分钟,让自己去自由地体验一种感受或情绪。
 
很多感受之所以长久停留,往往是因为我们对感受有着强烈的不接纳,所以这些感受没有机会得到彻底的表达和释放,使得我们自己也被困入其中。
 
所以无论是哪种情绪,沮丧、冷漠、抑郁、愤怒,甚至自我攻击,都允许它存在。
 
第二,让情绪流动起来,不加批判。
 
可以不加批判地把它们写下来,例如:
 
我现在很焦虑,因为觉得自己很没用,既帮不了一线的人,也没有办法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现在很绝望,因为前路未卜,不知道什么时候复工,公司会不会倒闭,而我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
 
我现在很自责,觉得自己很失败,为什么我没办法更优秀一点......
 
当把具体的情绪表达出来,让它流动,就如同内心舒了一口长长的气。
 
而在此之后,你也会慢慢地发现,你并非那么没有办法,你已经看到自己的痛苦所在,并且停止自我消耗,你的能量会重新慢慢积攒。
 
也许就在接下来的某一刻,你就拥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它。
 
第三,调整力比多的投注方向。
 
当你情绪流动,有了一些新的力量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视角也变得开阔了,无力感也削弱了。
 
有时候人的改变,就在一瞬间。
 
而此时,我们可以有力量去调整自己的方向。
 
可以回想自己脑中那些“应该的事情”,是否客观上可以完成,是否真的一定要完成,如果不完成会怎么样,我可不可以有别的选择。
 
例如: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影响,我是否能一定让自己不失业,如果不行的话,我可以做哪些努力,比如学习或整理简历;
 
前线有那么多困难,我是否有能力去帮助,我的能力可以发挥到什么程度,也许我只能转发微博,照顾好自己,那是不是也算一种帮助;
 
生活那么混乱,我是否有能力把它恢复正常,如果不行的话,那我可不可以顺其自然,做些自己想做的;
 
与家人关系处不好,我是否一定要把它弄得像理想家庭一样,我可不可以把这些力气用在自我成长上面……
 
总而言之,困境很多,但如果把力比多投注在对抗上,不让情绪和力量释放出来,我们将永远无法协调。
 
相反,如果我们的力比多可以投注到事业和人生的开疆拓土上,人生意义的追逐上,我们就拥有更自由和广阔的生命。
 
愿我们都能对自己更宽容,并且拥有“不轻易自我攻击”的彪悍人格。
 
作者:三木水 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硕士,主攻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取向,带你从心理学看透世间万象。微信公众号:三木水心理工作室(hongcen2063)
 
本文首发于【武志红】公众号。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