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三木水 编辑 | 五花鹿
01. 噩梦惊醒
我的一位来访者,跟我讲她春节期间做的一个梦。
在梦里,温柔的妈妈做好饭,不断给她夹菜,让她多吃点,还时不时问她好不好吃。
可这时,她看向妈妈张开的嘴,突然发现:妈妈像鲨鱼一样,嘴里有好几排尖牙。
她吓坏了,惊出一身冷汗后,醒了。
从精神分析上来说,“牙齿”代表的是攻击性。
我们说“爪牙”,一个是指甲,一个是牙齿,其实都是我们身上的武器,也就是我们本身攻击性的代表。
“像鲨鱼一样好几排牙齿”,这种景象,堪称恐怖级别了,隐喻着妈妈强烈的攻击性。
而现实中的妈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现实中,妈妈看起来非常细心、耐心、一直给她各种无微不至的照顾。用她妈妈自己的话说: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可是,她和妈妈在一起,从来不会超过7天。
3天以内,春风化雨;
5天以内,和风细雨;
7天以内,无风无雨;
7天以上,暴风骤雨。
她发现,和妈妈相处,有一个感受:妈妈对她很好,但是,越是对她好,她越痛苦。
一直以来,这给她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因为,没有理由啊,妈妈明显是这么爱她,她的难受缘何而来?
02. 任何爱,都是有价码的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被“禁足”了15天,她终于知道答案了。
妈妈对她好,但是,代价是,她必须要听妈妈的。
听妈妈的,你就是个好宝宝;不听妈妈的,妈妈就伤心、难过、生气给你看。
这是一种变相的控制。
在这15天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支持她的这个结论。
比如,妈妈要求她,要和妈妈好,不能和爸爸好。
在一些小事中,只要她和爸爸统一战线,妈妈就会非常生气:“你们爷儿俩好,别跟我说话。”
再比如,妈妈总是问她吃什么,但是,当她说出来想吃的东西时,妈妈又会说,吃这些干嘛,不健康。
还比如,妈妈一定要围着她团团转,即便她一再表示不需要,但依旧拒绝无效。
她不仅必须接受妈妈的全部好意,而且还必须要领情,否则,妈妈会说她“不知好歹”、“我这么照顾你,难道我还有错了?”等,并且非常委屈。
那种委屈,很是锥心。
她终于感到,任何事情都有价码。
母爱也是,价码是她的听话。
想到这里,她再次惊出一身冷汗,甚至攻击自己“不孝”。
但事实上,的确有些爱并非那么“无私”。
03. 这么“爱”我,你有什么目的?
不得不说,很多爱在无意识上都有索取的成分。
付出越多,在对方身上寄托的期望越大。
常常出现一种现象:
父母把大部分的关注、资源、生活照顾都给孩子,一片苦心,而同时也暗暗地向孩子索取自己想要的。
比如,满足自己的自恋,延伸自己的功能。
南希曾经在她的《理解人格结构》一书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任何地方都要做到最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一定要第一”的那种好。
高中毕业后,孩子被耶鲁大学录取,非常好的专业,但是,妈妈却不甘心,一直给哈佛大学写申请信,希望学校能接受自己孩子转学的申请。
她明明知道,在第一学期结束后转学,孩子会面临适应障碍、人际融入等各种问题,却坚持这么做。
原因是,妈妈曾经落选和哈佛比肩的美国排名第一的女校,她希望孩子能弥补她这个无能的遗憾。
再比如,将孩子做为自己的情绪容器。
理论上,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容器:
当孩子焦灼、恐慌、悲伤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温柔的怀抱,让他们可以安静地让情绪流动出来。
例如孩子考不好,父母可以帮忙分析原因,并给他鼓励,让孩子更稳定地发展自己。
但现实中,孩子是容器的现象却更加明显。
例如父母对社会竞争充满了焦虑,这时孩子读书成绩好,会让他们的焦虑降低很多。
于是有不少懂事听话的孩子,努力读书不是对知识的渴望,而是为了让父母安心。
而一旦成绩不好,父母常常会忍不住把外部的焦虑也一并发泄在孩子身上:
你看看我们那么辛苦,你怎么不好好读书呢?
你不知道外面竞争多紧张吗,怎么还不上进呢?
以上这些索取很常见。
并且,越是把所有经济资源、注意力资源都给孩子的父母,就越容易不自觉依附在孩子身上,索取越多。
表面的无私,却藏着功利的目的。
但大部分父母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功利,所以导致了一对矛盾的出现:
父母意识上觉得自己爱孩子,并且的确全力付出;
但孩子从感受上却觉得是交换和压迫。
这样的关系,不仅让孩子难受,也让父母自己过得很拧巴。
04. 承认我的爱不是“无私”的,可以吗?
那怎么样,能让彼此更舒服呢?
在这点上,需要父母进一步的觉察。
影响父母觉察的一个困难是:
似乎无论从社会文化还是个人的超我评判方面,“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这句话是一个金科玉律般的存在。
这不仅限制了孩子,也限制了父母。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突破限制:
你敢不敢看到、接纳并承认一个事实——不是所有的爱都是无私的。
我的一位非常勇敢的来访者,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像所有妈妈一样,从孩子一出生,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最好的爱给孩子。
但是,事实上,连她自己都不愿意宣之于口的是,她内心经常涌现出一些想要“疏远”、“讨厌”或者“嫌弃”孩子的想法。
这让她懊恼不已。
妈妈必须给孩子“无私的爱”,像一把尚方宝剑一样,悬在她的头上,迫使她对自己“自私”而真实的想法,视而不见。
但是,这会引发一个问题:表面上一切都为了孩子好,事实上,随时在找借口“合理化”打压或者疏远孩子。
这些都是隐形的攻击。
孩子通常是非常敏感的。
他们总是能精准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父母看起来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但是,自己感到父母并不亲近。
在我们进行了半年的咨询后,有一次,她非常真诚而平静地告诉我:我或许没有那么“爱”孩子。
当她说出这句话后,在我和她之间,我们当中没有人会质疑:
她当然一定是爱孩子的。
只是现在她的爱,从“一边失去自我、一边疏离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变成了一个相互自在的爱。
她开始看到并承认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以及需求。
这也意味着,她不再需要用爱绑架自己和孩子,不用一边超额付出,一边又埋怨孩子不如所愿。
她完全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滋养自己,然后让自己满足自我期待,而不是让孩子满足自己。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她整个人开始变得轻松。
这种轻松的背后,是不再有自我的强迫,不再有浓烈的“付出感”,因此,也不再那么有怨气和疏离。
随后她惊喜地发现,她五岁的孩子也变得更加“灵动”:敢于表达自己,更活泼,更有自己的想法。
有一次,孩子缠着妈妈要出去玩。
但是两个人本来沟通的计划是,这个时间,在家里,孩子玩玩具,妈妈看书。
所以,来访者拒绝了孩子“出去玩”的要求。
于是,两人有如下的对话:
妈妈:妈妈现在不想出去,因为,第一,这是我们沟通的决定;第二,妈妈想读会儿书。
孩子:你是我妈妈,你应该陪我玩。
妈妈:可是,我首先是我自己,其次才是你的妈妈。
孩子低头想了想:那好吧。然后抬起眼,看着来访者,忽然一笑:那是不是我也可以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
妈妈:当然可以,只要不会伤害到自己。
接下来,孩子像“小大人”一样,非常认真地对妈妈提出了一些“不满”,希望妈妈改进。
妈妈也很认真地答应了。
说完之后,来访者看到孩子很轻松地笑了,然后,抬起屁股,自己开心地玩玩具去了。
因为我们自己能照顾到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这似乎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进而孩子也能表达自己的需求。
这样的关系彼此都更加舒服,没有过度牺牲,更没有过度索取。
所以,自私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
最后,我想说:
做父母,确实不容易;做儿女,也难。
我们各自有局限,但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也不是我们不配为父母,它只是一个现实。
一个可以慢慢成长和调整的现实。
在亲子关系中,坦诚很可能是最可贵的。
承认这些,接受这些,不丢人。
作者:三木水 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硕士,主攻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取向,带你从心理学看透世间万象。微信公众号:三木水心理工作室(hongcen2063)
本文首发于【武志红】公众号。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