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芥末酱
 
编辑 | 陈沉沉
 
最近重温了一部老片《秋日奏鸣曲》,
 
里面有一段台词让我很触动:
 
人必须要学会如何活着,我每天都在练习。
 
我最大的障碍,就是不知道我是谁,
 
如果有人爱上真正的我,
 
或许我才能正视我自己。
 
但我知道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是影片主角伊娃在自己的书写的一段话。
 
她觉得活着是一件需要练习的事情,
 
需要有一个理想的对象来爱她,通过这个对象,她才能确认她的存在。
 
这些想法,也许很多人都有过——
 
觉得活着很不真实;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目标,浑浑噩噩,没有力量;
 
每天和同事、上司打交道,都需要“练习”;
 
渴望有个特别的人出现,来拯救自己,改变自己。
 
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因为这一点——
 
“自体感”不足。
 
01
 
自体 (Self) 这个词,出自“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认为,自体是一系列内在体验的中心,它就像一个储藏室,里面集合了我们的抱负、动力、天赋、理想等。
 
而在关系中收获的良好体验,就是让自体健康成长的“养分”。
 
科胡特认为,要形成良好的自体感,其实和三种最基本的需要有关。
 
分别是:镜映需要、理想化需要、孪生或另我需要。
 
① 镜映需要:感到自己正在闪闪发光
 
镜映需要指的是,我们需要感到被肯定和认可、感到自己是被接受和欣赏的,尤其是当(个体) 展示某些有关自身价值的事物的时候。
 
科胡特把这种需要称为“母亲眼里的光”。
 
比如小时候我们刚刚学会了骑自行车,这时候我们会主动去搜寻父母的眼里肯定的光芒。
 
而来自父母的肯定对我们发展个人兴趣极为重要。
 
但如果父母用冷漠、嘲讽、过度批评的方式回应我们,我们就会感到不被重视和缺乏价值感。
 
② 理想化需要:感到安全、舒适和平静。
 
理想化需要的定义是:需要感到与钦佩的他人相连接,进而产生一种平静、抚慰、安全、有力量或有激情的体验。
 
它和我们与信任的人的融合或亲近的需要有关。
 
就像给婴儿闻到带有妈妈味道的衣服,他们就容易感到安全;
 
小孩子摔到了,妈妈安慰和抚摸,会立刻减少他们的疼痛感。
 
随着我们的成长,个体内在提供的自体-安抚的能力会逐渐加强,我们对理想化需要的需求强度会逐渐降低。
 
也就是说,成熟的自体会发展出安抚自己的能力,不在需要养育者立刻的安抚。
 
但这不代表我们不再有理想化需要。
 
比如在紧张或惊慌时,我们会喊出“我的妈呀”,“老天保佑”之类的话,这就是理想化需要带给我们的影响。
 
③ 另我或孪生需要:能够与人分享、得到理解
 
另我需要也叫「孪生需要」。
 
比如有些人会让你感受到:“Ta的想法跟我很像!”,“世界上另一个我”……这就是一种孪生需要被满足的感觉。
 
它的定义是“从出生到死亡,需要体验到基本的相似性”。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相似性共鸣”。
 
另我需要会带来一种我们属于人类社会的一部分的感觉,帮助我们建立与社会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事实上,我们都需要和他人有共鸣,需要知己好友,需要能理解我们的伴侣。
 
否则我们就容易产生无归属感、孤独感。
 
另我需要典型的表现有:
 
小女孩会偷穿妈妈的高跟鞋,偷用妈妈的化妆品;
 
小男孩会模仿父亲刮胡子的动作。
 
在长大后,我们会去跟家庭之外的世界建立「同一性」。
 
学校的社团、豆瓣小组、参与微博话题、明星粉丝团、对自己的职业有自豪感……这都是自体另我需要的体现。
 
融入团体,也意味着建立同一性成功,随之而产生的是强烈的认同感和兴奋感。
 
除了以上三种重要的需要之外,自体的成长还有以下需要:
 
“我能帮你”——效能需要
 
需要体验到能对重要他人施加影响,并且能够唤起自己的被需要感;
 
“我不要、不认可”——对抗性需要
 
通过反对依恋对象,并因此获得肯定以及至少部分自治,同时依恋对象还能继续给予支持和回应的需要;
 
“我感觉…我想要…”——自体-界定需要
 
能够清楚表达知觉和情感体验的需要;
 
“我是正常的吗?”——确认需要
 
需要确认个体主观感受的真实性(比如我感到冷,你也会感到冷,以此确认我的感受是真实的。)
 
在成长的早期,我们会经历高度依赖养育者的阶段,通过和他们的互动来满足自体的心理发展需要,这也是我们心理功能逐渐完善的过程。
但如果这个过程受到干扰,就可能造成缺乏安全感、情绪调节能力差、低自尊、空虚、无目标感等问题。
 
02
 
回到开头说的《秋日奏鸣曲》这部影片,
 
在伊娃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理想化和镜映需要,都没有被满足。
 
伊娃的妈妈是出名的演奏家,受人崇拜。
 
同样地,伊娃也十分崇拜她。
理论上,伊娃妈妈是伊娃的“理想化”对象,但很可惜,她没有满足伊娃与“理想化”对象产生联结的需要。
 
儿童期的伊娃希望妈妈能陪伴自己,但妈妈经常只顾自己练琴和休息,让伊娃独自去一边玩。
并且妈妈时常飞去外地演出,把伊娃扔在家里。
 
理性化需要的满足,要求我们和与信任的人亲近或融合,在这个亲近的过程中,理想化对象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力量。
 
没能和强大的母亲产生有力的联结,这也就造成了伊娃的虚弱感。
 
同样地,伊娃妈妈也没能为她提供“镜映”功能。
 
需要镜映,可以理解为需要正向的回应。
 
我们都需要妈妈眼里的光,来确认“我是好的”这么一种感受。
 
但伊娃感受到的,却只有妈妈的挑剔。
 
儿时的伊娃,驼背、丑陋、牙齿不整齐、肢体不协调,妈妈希望纠正她这些“缺点”,于是对她进行“改造”。
 
面对母亲对她的改造,她感到厌恶,又不得不服从。
 
小时候被忽视、被挑剔,使得伊娃的自体成长还停留在早期的阶段。
 
以至于在成年后,她再次在妈妈面前弹琴时,她表现得仍然像那个10岁的孩子——
 
在母亲面前,她既不敢轻易表现自己,
 
但在内心,又极度想听到母亲的肯定。
 
尽管现在的伊娃已经结婚生子,但她仍然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十分无力——
 
成长时的她孤僻、自卑;长大后的她不懂得如何爱别人,也无法相信丈夫对她的爱。
 
于是在多年后的这次会面里,她对妈妈倾倒出过往她所有的不满。
 
而片中妈妈,其实也是个自体需求没有被满足的人。
妈妈辩解说,她自己也未曾获取过爱,所以只能把所有情感都寄托在钢琴演奏上。
 
她对于亲密关系,根本毫无办法。
 
她完全不懂要怎样回应伊娃的需要,她只想从伊娃身上,获得无条件的爱和追捧——
 
就像她作为一个演奏家,渴望获得观众的爱和追捧。
妈妈没有能发挥她作为理想化对象和镜映对象的功能,
 
反而是小时候的伊娃,她不得不去满足一个心理还没有发展完全的妈妈的需求。
这其实也是一类常见且典型的关系——
 
母亲的自体没有力量,并且把自体需要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自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循环着母亲经历过的悲剧。
 
因为没有得到母亲合理的回应,最终,伊娃成长为一个自体感不足的人。
 
所以她才会在书里写到道“如果有人爱我,我才能正视自己”。
 
“需要别人来爱我,才能看见自己”,这就是自体功能的并没有发展完善的表现——她始终渴望遇到一个理想的人,来支撑她自体成长的需要。
 
03
 
科胡特认为,自体感完好的人,他们能拥有人生意义感,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
 
比起自体感不足的人,他们果敢而自信,并且更有活力,更有目标感,更能掌控生活,对自己的感觉更好。
 
而自体感虚弱的人,他们——
 
不知道作为人应该怎样生活,每天艰难地练习;
 
反复舔舐过去的伤口,拼命想回到过去,重新过一个有爱的童年;
 
或者是渴望遇到一个能拯救自己的完美对象……
那些自体功能发展停滞在早期的人,出于对自体需求的渴望,他们常常会对关系有很大的需要。
 
正因为太渴望得到别人的回应,所以他们会有关系“粘稠”的问题,比如:
 
他们可能会过于“善良”,对谁都一样好;
 
也可能会很“圣母”,认为自己应该拯救他人,拯救世界;
 
他们可能会很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对别人和盘托出;
 
也可能很容易产生想和别人发生关系的想法……
 
虽然要改变对自体需求的渴望,并不是一时三刻的事,但是也不用感到绝望。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小建议:
 
① 承认自己需要被关注,这并不可耻。
 
科胡特一直强调说,无论成长到什么程度,我们都需要滋养性的关系,就好比植物不会长着长着就不需要氧气。
 
拿大家都熟悉的朋友圈来说,发朋友圈时,每个人都会想收到尽可能多的“赞”,这就是一种“镜映”的需要。
 
我们渴望被肯定被关注,这是很正常的心态,并不代表我们不够坚强,更不代表我们不够独立。
 
但如果他人没有给我们理想中的回应,我们也可以试着共情他人的体会,或者在其他关系中寻找理解。
 
② 不必所有关系都重视,适当放弃。
 
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情、友情、爱情、同事、上下级和陌生人等等。
 
自体感不足的人,可能会对每一类关系的处理方式都很上心,最后把自己弄得很累。
 
但其实,对于关系的处理,应该是“厚此薄彼”的,而不是“一视同仁”的。
 
如果你觉得处理各种关系让你很心累,那不妨可以检视一下,
 
哪些对你是重要的,能带给你力量的,你可以花心思和时间在这些关系上;
 
哪些是没那么重要的,容易消耗你的,就尽快让自己从这些不那么好的关系中抽离出来。
 
根据需要 ,去梳理自己的关系,这样才更能体会到关系中的美好。
 
③ 在好的关系中,形成“核心自我”。
 
核心自我(Cohesive Self),指的是一种“我基本上是好的”的感觉,是由科胡特提出的概念。
 
这种感觉,最初都是在关系中形成的。
 
在好的关系中,我们会体验到良好的感受,这些感受收集起来,就能变成滋养我们心灵的养分。
 
这些养分凝聚在一起,我们就有一个较为稳固的自我。
 
如果觉得自己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核心自我,那么我们可以去选择一些好的关系,
 
比如,包容接纳我们的朋友、适合的恋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好的关系,会帮助我们形成“我是好的”这种感觉,从这些关系里收获好的反馈,其实是在给我们补充“镜映”的需要。
 
这也是一个被看见、被照亮的过程。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没有过好的体验,那么可以试着反问一下自己:
 
过去那么艰难,我是怎么走过来的?
 
是不是有人给过你支持,是不是有人给过你肯定?
 
也许这个提问,会让你发现一些对你很重要但被你忽略的关系。
 
最后
 
其实自体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特别的视角,来帮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
 
它让我们了解到,想要被肯定却又害怕表现自己,都是因为我们的自体太无力了。
 
有了这一层觉察,我们就能够从对际遇不佳的抱怨中抽离出来,转为关注自身的体验。
 
我们也可以改写原本等待被拯救的剧本,主动去迎接一些有益于我们的关系。
 
共勉!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