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达芙妮
 
责编|雨亦 五花鹿
 
最近重温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
 
我看到这样让人心疼的一幕。
 
易烊千玺读了一封来自25岁研究生写来的信,大致意思是:
 
母亲管教太严,读研还被要求每天11点回家;
 
生活费每周给一次;衣服从来都是妈妈买的;
 
和朋友出去吃饭只给50块钱……
 
“我已经25岁了,可是感觉自己还没有成年。”
 
网友们都建议他出去独立,他却说怕妈妈伤心。
 
正如何炅犀利直言:
 
“孩子被压得太久,可能就废了。”
 
我在咨询室,就看到了很多被压太久的孩子。
 
他们为了不被废掉,苦苦挣扎着。
 
01 我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我的来访者小雨,在咨询室反复询问我一个问题:
 
我要怎么做,才是好的?
 
生活中的事情,她大多无法自己做判断。
 
小到要不要为领导倒水,大到要不要考研、出国深造,甚至要不要和男友分手......
 
她都需要不停地问别人:
 
这样做可以吗?
 
我该这么做吗?
 
我这么做是好的吗?
 
在小雨眼中,这个世界仿佛存在一套行为标准。
 
可以精准地判断这么做是好的,那样做是不好的;这么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
 
为此,她满世界寻找一个模子,来指导自己。
 
于是,她总会轻易相信网上看到的各种“知识”。
 
例如职场一定是残酷无情的,朋友之间也不能完全信任,女人过了35岁就不值钱了之类的各种……
 
也努力配合这些模子,不停地改变自己:
 
不敢信任同事和朋友、做了双眼皮手术,积极找对象……
 
但她依旧感到焦虑和迷茫,要把自己改变成什么样子,该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才是合乎标准的?
 
她还是没有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模子,甚至当看到网上的“知识”有冲突、周围人意见有分歧,她会陷入更大的迷茫里。
 
在咨询室中,像小雨这样的来访者不在少数。
 
当我们往深处去探索,发现他们都缺乏一种常常被忽略的能力:确定感 。
 
他们好像对自己、他人和世界都没有确定感和判断力,不知道要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02 感受被否定的人长大了没有主见
 
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小雨对事情得出的结论,永远都是来自于外界。
 
她似乎并不能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来得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结论和判断。
 
而背后的原因就是:
 
她的感受一直被“压着”。
 
小雨的父母一直都非常严苛和“有主见”。
 
比如小雨想学文科,她的文科成绩一直比理科好太多,但她的父母会极力否定:
 
“学什么文科,学文科进社会找不到工作。”
 
并且进一步批评她不懂事,让人操心。
 
这些否定的语言经常出现在小雨小时候的生活里:
 
“你就不能正常思考!”
 
“你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
 
“你就是不行!你哪行啊?”
 
父母对她彻底的不信任,也导致她全面不信任自己。
 
这种“把外界对你的影响和评价,内化为你的自我认知”的过程,就是“投射性认同”。
 
当父母一再投射给你的感觉是:
 
你很差、你需要管、你需要无法独立、你是个没有主见的人......
 
那么久而久之,我们会开始认同这些事实。
 
就像开头那个读者的信一样,觉得自己无法独立、还没成年,无法拒绝妈妈的管制。
 
无法尊重自己内心想要独立的需求,也看不到自己拥有争取独立的力量。
 
需要写信去寻找一个“正确”的模式,来给自己勇气和支持,去思考如何面对。
 
这些长期被压着的孩子们,逐渐成为一个听话、但丧失了自己头脑思考的提线木偶。
 
这是很多父母渴望的,因为这样似乎就能更省心地对待孩子,让孩子做父母希望他们做的事情。
 
但是这些孩子长大后,却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因为没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所以他们很容易被人洗脑,被人牵着鼻子走,被人 PUA 的风险大大增加。
 
他们好像总是活在一团不确定里,总在寻找父母说的那个正确的方式。
 
“我这样是不好的,我只要变成那个好的样子,一切就都没有问题了。”
 
他们总是以为,只要找到那个标准答案,就可以安然地度过一生。
 
这真是父母给孩子人为制造的不存在的乌托邦。
 
03 模子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模子是不存在的。
 
这世界压根就不存在一个标准的活法,或者一个应该的活法,人也没有一个应该的样子。
 
你要怎么做,取决于你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点就是,信任自己的感受。
 
感受好,说明你此刻在经历的事情和人,有让你舒服的满足你需求的东西。
 
这些舒服的东西是什么,顺着感受这条藤就摸下去,就能摸出一些瓜来。
 
感受不好,说明你此刻经历的事情和人,可能有一些伤害你的东西。
 
那么伤害你的东西是什么,也需要及时地参考自己的感受,去识别出来。
 
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感受了,就会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
 
很多具有受虐倾向的人就有这种模式。
 
明明遭遇了一些感受明明很差很糟糕的东西,他的头脑却告诉他,这是好的,这才是爱。
 
于是让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处在虐待的痛苦里,并且告诉自己,爱就是这样的。
 
因为他们心里很小就有一个模子。
 
在父母打压他们的时候,说的就是“我为你好”、“我是爱你” 。
 
所以尽管他们很难受,也无法相信自己的感觉,而是去相信外界的标准:
 
为你好,才会这样打击你。
 
而另一些事明明让你感受不错,但是你的头脑却反复告诉自己:
 
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不好。
 
事实上,外界根本没有什么模子。
 
好不好,对不对的判断在你自己手里,不在你到处搜集的知识、信念、他人的说法等等头脑拥有的判断里。
 
一个判断如果没有经过你体验的检验,他就不一定是一个对的东西,不一定是一个适合你的东西。
 
如果非要有一个模子,这个模子它也在你的心里,在你身体的感受里。
 
它不在别处,你才是你模子的拥有者。
 
04 寻找模子,也是在寻找好的依恋关系
 
真正好的父母,都善于给孩子确定感。
 
如果一个人在不停地寻找模子,也可以说是在寻找一个好妈妈。
 
因为找到这个好妈妈,自己就可以变成是一个好的人,也是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 。
 
不好的依恋关系,会严重剥夺人的自我认同,让人无法信任自己。
 
在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的理论里,把孩子跟父母的养育关系分为了两种:
 
一种是父母以孩子为中心构建的关系。
 
这样的孩子能发展出真正的自我,他们相信自己的感受和判断,温尼克特把这叫做「真自我」。
 
另一种则是孩子围绕父母的感受来构建自我的关系。
 
这样的孩子必须满足父母的感受,而忽视或者牺牲掉自己的感受来建立自己的自我,这叫做「假自我」。
 
假自我很强的孩子,他们真正的感受得不到发展,真实的自己得不到发展。
 
总是在为满足别人活着,或者要求自己必须符合某些条条框框活着。
 
在用假自我构建自我的孩子中,最惨的莫过于那种用“否定”构建自我的孩子。
 
因为不论你怎么做,父母都会彻底否定你。
 
这会让一个人陷入到巨大的自我冲突里,被巨大的自我怀疑和不确定感裹挟。
 
陷入到自我否定的自我伤害和自我折磨的漩涡里而无法自拔。
 
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毁坏一个人的人生。
 
此时的模子,更像是一棵救命稻草。
 
他们巨大的生命力都用来寻找这棵救命稻草,一种精神的寄托。
 
在现实的各种否定打击,一种毫无立锥之地的处境里,他们就是靠着这个幻想活下来:
 
“我一定会变成一个好孩子,只要我找到那个模子。”
 
如果你处在这种不确定的状态,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一点时间。
 
把一直都被否定的感受,重新肯定一下。
 
尝试去感受、肯定、信任自己以及这个世界,去接纳自己的判断,去拒绝坏的感受。
 
慢慢来,不要着急。
 
小时候没有得到的确定感,可以由你自己来创造。
 
从肯定自己的感受开始。
 
作者:达芙妮,心理咨询师,新书《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从逃避的角度解读常见心理困惑,帮你重建内心的力量。微信公众号:工业时代的月亮(id:gysddyl)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