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作者|冯嘉和
责编|五花鹿
今年贺岁档,由贾玲编剧、执导兼主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实现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这是一部贾玲献给已故母亲李焕英的电影,它主要以贾玲和母亲的生活为原型。
影片中,主角贾晓玲穿越回到80年代,遇见了当时还没结婚的李焕英。
她以一个独特的角度,和妈妈跨越时空一起对话、一起生活,重新了解彼此。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李焕英的笑容。
非常疗愈,也非常有力量。
以至于电影火了后,有不少网友戏称扮演青年李焕英的演员张小斐为“妈”。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的笑容给人一种“理想母爱”的感觉。
1
李焕英爱笑。
贾玲在描述母亲李焕英的时候,第一句话便是:
“她是一个很爱笑的人。”
与女儿一起穿越回到80年代相见时,她笑着说,我一见到你就高兴;
看到女儿站在台上演出时,她在人群中大笑,见到女儿被大家关注和喜爱,她发自内心替女儿高兴;
女儿走路摔倒流泪、和小伙伴闹矛盾时,她一边安抚着女儿,一边露出笑容,她在告诉孩子:这些挫折困难都是不要紧的......
李焕英的笑,每次都能给人一种干净、充满感染力的感觉,仿佛能让人忘却一切的烦恼。
而我想,其中最打动人的点,便是纯粹。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是遇到一些好事情,或者得到了些什么、实现了些什么目标才会笑。
很多父母也是习惯在孩子表现好、满足自己的期待了,才会露出笑容。
这些其实是“有条件的笑”。
而李焕英只要见到贾玲,几乎都会发自内心地笑出来。
并不需要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也不需要女儿实现什么伟大的目标,没有任何的条件,让人仿佛感受到一种无条件的爱。
她的笑容就像是在说:
“我爱你”
“你是很棒的”
“我看到你就高兴”......
正如她说的那句简单又感人的话:
我的女儿,只要她活得健康快乐就好。
这在我们现代家庭中,非常难得。
我们生活在一个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焦虑时代中,我们对子女的各种各样要求,例如:
考试一定要比上一次有进步;
一定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两三门才艺;
一定要在比赛中获得名次......
在这些期待背后,其实也在传递给孩子们一个信息——
如果你做不到这些,那么我便会失望,会没有那么喜欢你。
而之所以李焕英的笑容打动了许多人,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个纯粹的爱:
并不是你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我才会喜欢你。
仅仅是你作为我女儿、作为一个生命鲜活地存在本身,我就很喜欢你。
只要见到你,我就由衷地感到开心。
有不少朋友看完之后,不禁被这种“无条件的母爱”打动。
但其实要做到如此纯粹,真的不容易啊。
2
纯粹的笑容,背后是一种通透的人生态度。
青年李焕英,生活在淳朴的80年代。
在那时,几十人围着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看比赛,已经算得上是顶级娱乐。
谁要是第一个买到电视机,就足够“吹嘘”好几十年了。
而电影中,主角贾晓玲和现在的我们一样,长期生活在充满焦虑与高期待的时代里。
周围的其他家长们,普遍想方设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求他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孩子最好要参加多少个兴趣班、考试排名多少、上什么大学、赚多少钱、买怎样的车住怎样的房子......
所以贾晓玲也曾以为,只有自己月薪几万,飞黄腾达,把那个爱炫耀的阿姨比下去,才能给妈妈带来幸福。
于是贾晓玲一穿越回去,见到年轻的李焕英,就忍不住帮她“改命”:
当她听说赢了排球赛可以有“大好事”时,她就拼命让李焕英参加比赛;
当她知道嫁给“厂二代”沈光林后,会过上富裕的生活,生个很棒的女儿,她就千方百计撮合妈妈和沈光林.....
但这些输赢、贫富,李焕英似乎都不感兴趣。
对她而言,即使输了比赛,但赛后能够获得一个杯子,就已经足够让她开怀大笑;
比起富贵,她更愿意选择同样简简单单的一个厂工贾文田作为伴侣......
后来贾晓玲与李焕英喝酒,告诉她如果嫁给“厂二代”,她将会生个月薪八万的女儿,但李焕英不为所动。
如果青年李焕英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或许她的这些选择看起来挺“傻”的。
她仿佛都在拒绝那些看起来能够让她“变得更幸福”的人生选择。
但李焕英的回应是:
你怎么就不相信,我现在过得很幸福呢?
尽管李焕英看起来有股“傻丫头”气,但由始至终她心里都明白,自己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无关名利与世俗眼光。
她内心始终坚持着一份对于生活的纯粹的热爱。
她爱现在的生活,她爱现在的女儿。
也正是这种纯粹的爱,所以她的笑可以如此纯粹。
而这种纯粹,也造就了现实中的导演贾玲、演员贾玲、节目人贾玲。
3
贾玲在指导张小斐饰演母亲李焕英时,是这么说的:
你看我是什么样的,我妈妈就是什么样的。
影片末尾,我们看到了李焕英的照片,几乎每一张照片,她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图:贾玲姐姐和李焕英)
而当我们提起贾玲,也会情不自禁想到,她那爽朗且富有感染力的笑容。
她的笑给人两种感觉——
热爱生活、内心强大。
这和爱笑的李焕英一模一样。
很多人首次认识贾玲,是在2010年的央视春晚上,她和白凯南搭档表演了相声《大话捧逗》。
之后,贾玲便经常出现在各种综艺节目里,频繁“扮丑”、被各种各样的人调侃,以逗笑别人。
例如,出演发福的小龙女去获得喜剧效果,营造女汉子形象,用胖乎乎的体态去做一些滑稽的动作。
每次观看她节目时,我除了会被逗乐以外,其实内心会有两个声音:
一是看到她常常以自嘲的方式去给大家带来开心,把自己的笨拙的样子呈现在大众面前。
同时允许所有人来调侃自己,还要始终保持笑容,她的内心真的很强大。
二是我也曾一直有一个疑问——
贾玲她是如何坚持这一切,并且始终把笑容留给观众的?
直到看到李焕英的故事,我找到了答案。
妈妈的笑容、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通透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极其有力地注入到了贾玲的生命中。
妈妈离世时,贾玲刚读大学一个月,家里的经济受到了打击。
贾玲在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之下,开始了住地下室的北漂生活,9年来需要姐姐寄的生活费来周转,直到得到恩师冯巩的帮助后,事业渐渐步入正轨。
但作为女艺人去从事相声表演,她常常受到旁人的不理解,一路上唯有独自探索属于自己的演艺之路。
那几年里,妈妈通透和纯粹的生活态度,一直支撑着她克服演艺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去热爱自己的生活。
同时,妈妈一直无条件的爱,也给了她拍这部电影的动力,就像她说的:
"我不是为了当导演去拍电影,我是为了拍李焕英去当导演。"
最后她用35亿票房的号召力,让社会的人一起认识了这位爱笑的母亲。
4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影响,不在于他们怎么教育孩子。
而在于他们怎么笑、怎么爱、怎么生活。
笑容纯粹的背后,是一种无条件的人生态度。
无条件热爱孩子,也无条件热爱生命。
这种态度,让爱更浓烈,也让生命更有力量。
我有一名当老师的女性朋友。
父亲生前和她关系特别好,也是一位老师。
她说自己当老师的时候,和爸爸几乎一模一样。
她面对学生时,完全没有架子,特别有亲和力,不偏不倚,深受学生们喜爱。
而她父亲,也是这样,喜欢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成为朋友,一起创造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当她开始讲述父亲的人生点滴时,她的情绪从怀念转向喜悦。
她深深感受到,父亲对待教学事业、对待人生的态度,已经不知不觉变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即使父亲已经去世了,但正因为他曾存在过,使得她能够成为这样一名堂堂正正的人,成为这样一名老师,在情感和学业上,支持着每个学生。
让这些学生,也能感受到这一份纯粹的关心和爱,能感受到她对事业和生活的热情。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笑容的样子。
他们也总有一天,会带着这些笑容一代代传递下去,甚至传递给周围的人。
有条件的笑容会给人压迫,
顺从的笑容会让人讨好;
纯粹的笑容会让人幸福,
展开的笑容会给人力量........
正如李焕英和贾玲。
李焕英用她的笑容影响贾玲,贾玲用她的笑容影响世界。
作者简介:冯嘉和,一个低调的心理咨询师 。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