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编者按
 
在这个离婚、出轨高频率发生的时代,结婚的意义是什么?
 
过去结婚,需要的是一份承诺和稳定;
 
而现在,我们对婚姻关系有了新的需求,但常常得不到满足。
 
那,该怎么办?
 
李松蔚老师说,没有确定性的时候,关系反而更安全更舒适。
 
如果你对亲密关系有困扰,推荐看今天这篇好文。
 
 
作者 | 李松蔚
 
编辑 | 朗门
 
01.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请先想象一个场景:
 
一天你和伴侣开车去露营,提前做好了攻略,但是不知怎么回事,走着走着却发现,路线和手机导航地图上的不一样。
 
前方道路不通,往回走又走错方向,结果迷路了,来到一片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天都快黑了。
 
这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有人会焦虑:这该怎么办才好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有人会后悔:当初就不该出门,干嘛要来人生地不熟的地儿?
 
有人生地图的气:路线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可以出错?!
 
也有人会很冷静想办法,到处转一转,看能不能遇到个人指路什么的。
 
前面几种方式,无论找原因,还是想办法,都是想在不确定的状况下,重新找回确定感,让这个事情变得可控。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不管去哪旅游,都会做一个表格。
 
把每天看哪几个景点、中间到哪里坐车、几点去哪个饭店吃饭……等等细节都提前定下来。
 
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习惯,凡事都提前安排好,不希望有意外。
 
对他们来说,意外就代表着麻烦,越少越好。
 
人,都有追求确定性的本能。
 
很多人在进入亲密关系前,也是如此,会设想:
 
跟什么样的人结婚?
 
结婚以后怎么相处?
 
甚至制定非常具体的计划,来减少不确定性。
 
02.
 
在亲密关系中,减少不确定性使用最多的的方法,就是承诺:
 
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再通过法律和道德约束起来。
 
到今天很多人仍然抱有这种观念:一旦婚姻关系确定,就万事大吉了;
 
对亲密关系的要求是:稳定可靠,不要太多麻烦。
 
我在咨询中也遇到过这种人。
 
回到家一句话都不讲,就在书房戴上耳机打游戏,老婆想要跟他聊点什么,他都很烦躁。
 
“任何人都不要给我找事,我就想一个人在家静静。”
 
我问他:“你想一个人,那干嘛要结婚呢?”
 
他也很坦诚,说:“结婚就是为了结婚啊。”
 
这样的人只想要确定性,恨不得别的什么事都不要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而且越来越多人不这样,相反,他们追求不确定。
 
这样的一种落差,让很多亲密的伴侣发生冲突。
 
举个例子。
 
每到节日、纪念日,妻子希望丈夫送礼物。
 
最确定的方式就是,妻子提前选好想要什么,直接把购买链接发给丈夫付款。
 
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节日她都收到最想要的礼物。
 
可如果是你,你愿意这样做吗?
 
很多人嘴上说愿意,但真这么做时,还是感觉怪怪的。
 
他们会说:“我要的真的只是礼物吗?不!我要的是背后那份心意。”
 
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论提到,人在解决了底层需求之后,就会产生上一层的需求。
 
对确定性的需求,总的来说是靠近底层的“安全需求”。
 
物资匮乏的时候,只想要一份礼物,有人付款就够了。
 
而需求升级后,重要的不再是这个东西,而是对方 “记得送礼物,用心挑礼物” 的心意。
 
因为底层需求解决了,只有「确定性」就不够了。
 
一般来说:
 
男性更看重确定,女性更追求不确定。
 
上一代更追求确定,年轻人更追求不确定。
 
上一代觉得:你现在工作稳定,你干嘛还要折腾?
 
年轻人说:我不想要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
 
男人问老婆:你生日想要什么?别让我猜,直接给我链接。
 
老婆说:如果礼物是我要来的,我就不要了。
 
这些冲突的本质,都来自于一部分人对确定性的厌倦,和对不确定性的追求。
 
从一味地追求稳定,到适度地寻求不确定的刺激,我们的心理结构在进化。
 
03.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需要改变一些观念,来应对现代人的亲密需求。
 
它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接受不确定性是亲密的一部分。
 
在亲密关系里,百分百的确定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只要看重这段关系,就意味着有受伤害的风险。就算从来没受过伤害,风险也不会消失。
 
唯一确保没有风险的办法,就是:
 
1、不进入一段关系,或者只是浅尝辄止;
 
2、约定关系的度,只求相安无事,不求更多。
 
后者是契约式的婚姻。假如两个人都愿意,也可以维持这样一段婚姻。
 
但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愿意,我们想要更亲密的关系。
 
某种意义上,这是我们的选择,并需要为选择付出代价。想要更亲密的关系,必须付出的代价就是冒险。
 
第二,进化出匹配的心智模型。
 
接受不确定性之后,需要一个相应的心智模型才能应对它。
 
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心智模型,即 规 划 模 型 。
 
就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提前设计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就拿旅行这件事来说。
 
对比今天和几十年前的旅行,我们无法想象那时人们是怎么出门的:
 
不提前订酒店,不了解路线,怎么换车也查不到,什么好玩的好吃的都不知道,两眼一抹黑就出门了。
 
在今天,这些问题都可以规划成一个攻略:最优路线是什么?评分最高的餐厅在哪里?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驯化成一套规律的、可预测的模式。
 
在这种「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规划好」的大背景下,可以用一句浪漫的说法:
 
亲密关系,是不确定性最后的栖息地。
 
而接受不确定,就要放下想单方面规划好一段关系的幻想。
 
在此基础上,就会发展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心智模型。
 
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 漂 流 模 型 。
 
漂流,就是接受水流的作用,同时去把控方向。这就不可能按照规划的航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个模型意味着,「我」不再全能,不能执念「我」想要什么,事情就一定能变成什么样。
 
有人会有困惑:那不等于任人宰割了吗?
 
的确,这和我们从小熟悉的,把一切规划好的感觉很不一样。
 
但漂流不等于随波逐流,放弃掌控,而是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与对方一起合作,一边接受一边争取。
 
第三点,放下掌控的愿望。
 
有人总迫切希望找到一些确定的方法,作为亲密关系的「攻略」,只要遇到麻烦,用这套方法,就可以有效解决。
 
如果这样想,亲密关系会有更多麻烦。
 
十几年前,我刚开始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有一个大学生找我咨询。
 
他和女朋友有一些矛盾,希望从咨询中学到一些方法。
 
那时我也不懂这些道理,就教他一些常用的沟通技巧。
 
他拿去用,刚开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有一天他说,女朋友生气了,说:“以后你再用那个心理咨询师教你的办法来对付我,我们就不要再过下去了!”
 
那个男生跟我讲了以后,我很震惊。
 
我想我没有在对付她啊?这些方法是好的,男生的用意也是解决问题,怎么女生反而觉得被「对付」了呢?
 
后来我再想这件事,就理解了。
 
当我们想找一个攻略把这段关系稳定下来时:
 
其实,是想把和对方的关系纳入一个永远不会超出掌控的模式化框架里。
 
这时候,也就抹煞了对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
 
所以我真的是在「对付」她,希望把她变成一个套路,一个搞得定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有一个臭名昭著的课程,叫做 PUA。现在很多人知道它是因为精神操控。
 
最早这门课流行起来的时候,是总结一些搭讪的套路。
 
尤其是那些不擅于跟女生交往的男生,老师教他怎么做,分几步,可以快速把关系拉近。
 
这个做法注定无法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因为被套路的女生会很不舒服,它不是在教人建立一段关系。
 
而是怎么能把对方这个人变得不是一个人,变成一个分步骤可以解决的问题。
 
关系被掌控的时候,人就不再是人了。
 
最后一点,发展不一样的技能。
 
放下掌控,不代表无能为力。它只是需要一个人发展不同的技能。
 
这些技能的关键词包括:适应、理解、沟通、合作、尝试、多种可能、弹性、平衡……甚至包括有时学会放手。
 
之前那个男生一门心思想找一个方法,掌控这段关系:给女朋友道歉,买包,写保证书……
 
他越用力,那个女生反而越不舒服。
 
男生也很挫败:“为什么你这么难以取悦?我什么都做了,你怎么还不能理解我?”
 
然后他不得不承认,做不到,他真的搞不懂这个女孩。
 
他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失去这段关系。
 
可是在他最沮丧的时候,他放下了掌控的欲望。
 
女朋友反而感觉轻松了不少:“我不生你气了,我们好好过下去吧。”
 
这就是亲密关系最奇妙的地方。
 
有时放下掌控欲,反而让关系更安全,更舒适。
 
 
写 在 最 后
 
回到开头露营的例子,迷路后,除了焦虑、担忧、生气、着急想办法,还有一种人的反应却是:
 
也好啊!反正是在露营,这片荒地不正好吗?!
 
虽然这在计划之外,但一点也不影响心情。
 
搭帐篷、做吃的、唱歌跳舞看星星,在陌生的荒芜之地,制造一段珍贵回忆。
 
尽管那并不是他计划中的旅行,也不确定那里隐藏了什么风险;接下来的行程如何安排,明天会遇到什么事,会不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这些都不清楚,但并不妨碍他享受当下这一刻。
 
希望你也可以,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仍可以好好享受这一程。 
 
作者:李松蔚。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编辑:朗门。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