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武志红 张罐子
 
责编 | 陈沉沉
 
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我曾写过一本书,叫《为何家会伤人》。
 
这本书从出版到现在,一直都非常畅销,甚至还在很多平台上被网友推荐为必读书目。
 
这其实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直到现在,“为何家会伤人”这句话,依旧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不仅如此,我每天都会在私信里看到很多这样的痛苦:
 
为什么伤害我最深的,总是最亲的那个人?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逻辑:权力规则对家庭的污染。
 
01
 
在我看来,人的关系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领域——
 
一个是社会领域,最基本的是工作;
 
一个是私人领域,核心是亲密关系。
 
每个领域有不同的规则。
 
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
 
假设你有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了公司里位置最高、资源最多,是权力最大那个人。
 
如果你整天追求平等,让所有员工都平起平坐,跟谁相处都完全平等,你的公司可能会变得一团糟。
 
所以这样是不行的,需要权力规则去管理。
 
有权力之后,公司分高低的部分,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位置,负责不同的事务,流动起来后,社会领域就会变得井然有序。
 
这时候,权力规则是好的东西。
 
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即我珍惜你本来的样子,不把我的意志强加在你的身上。
 
换句话来讲:
 
权力规则是我说了算;
 
珍惜规则是你说了算——
 
你的事情你说了算,我的事情我说了算;
 
我们会发生碰撞,但我尊重你我本来的样子。
 
本质上,家是私人领域,是讲情感和平等,相互珍惜的地方。
 
而当有人把权力规则带回家,权力对私人领域形成了严重的污染:
 
本来是平等相处的地方,有了高低、强弱之分;
 
本来是“我说了算”的事情,结果变成了“听你的”。
 
与此同时,伤害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在很多家庭,这种“污染”都极容易发生。
 
一些长辈会认为,权力是彰显自己地位的最重要的东西。
 
因此,对待孩子或家人,他们会有意使用权力规则。
 
这时候,所谓港湾,就变成了一个权利分明的、冷冰冰的地方。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你的事情都由我说了算,你要听我的,否则我就会惩罚、攻击你:
 
你要读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听我的;
 
你做什么工作、在哪里工作,听我的;
 
你要在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听我的;
 
你要做家庭主妇还是进职场,听我的;
 
……
 
甚至,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同样认同这种权力规则的入侵:
 
这才是正常的,这是对你的爱。
 
更是把这种污染,视为是对的。
 
这种合理化,使家庭内部的伤害更加严重。
 
02
 
这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体力、资源都不如父母的孩子来说。
 
我一个亲戚,他家女儿非常优秀,经常能考到班上前五名。
 
但我有次回老家,亲戚却找到我,说他女儿不知怎么了,变得非常胆怯,不想说话,不愿出门,让我给她做做心理工作。
 
去到他家后,我才了解到,其实有问题的,是大人。
 
原来,小孩的爷爷,很少认可自己的孙女,甚至还会经常会打压她。
 
比如孙女有次考了第二名,他十分鄙视地表示:这太差劲了。
 
在他眼里,只有永远第一名才是好的。
 
但正常人都知道,没人能保证自己每次都是第一名。
 
而他为什么那么果断地认为,第二名的孙女很差呢?
 
因为这位爷爷,把家里当做一个权力中心。
 
他要永远当那个最有权力、最自恋、最厉害的人。所以他会通过不认可家人、甚至贬低家人的方式,去维持这个局面。
 
面对孙女也一样。
 
他觉得如果自己承认孙女的优秀,好像自己就不再是那个家里最厉害的人,这会减损他的威信和权力。
 
于是他一直用鄙视和打压的方式对待孙女。
 
而这种方式,却深深地伤害了孙女,让她变得自卑胆怯、唯唯诺诺。
 
可以说,这样的故事,在很多家庭都发生过。
 
而在家总能感知受伤害的,
 
必然还是那个孩子,
 
而不是权力最大的那个人。
 
相反,作为权力最大的那个人,他会觉得这样的家庭氛围太棒了。
 
而且他们还会以家庭为重作为理由,要求大家过年都必须回来聚聚。
 
因为人越多,他权力便显得越高,他感觉越爽。
 
所以,掌权的大家长,不会说“为何家会伤人”。
 
而在权力低位的人,特别是孩子,才会深刻觉得“为何家会伤人”。
 
03
 
那么,权力严重污染私人领域,会有什么后果呢?
 
首先,这违反了人的本性。
 
正常情况下,在一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说了算的地盘。
 
如果出现权力高低之分,则意味着,权力大的人可以安排所所有事情。
 
比如干预孩子的作息、饮食、专业甚至婚姻等等。
 
这种严重吞食孩子地盘的方式,会导致孩子的精神生命,失去伸展和生存的空间。
 
从而导致两种可怕的结果:
 
要么会让孩子陷入绝望:
 
我所有的想法,都是不正确不可行的;
 
我所有的行动,都得听从爸妈的安排;
 
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要么会让孩子彻底反抗:
 
你不让我玩游戏,我偏要玩游戏,偏不好好学习;
 
我犯一点点错,你就严厉惩罚我,那我偏要犯错。
 
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成长的精力,都耗费在了如何在家庭中生存下来,很难为自己撑开一个喘息的空间。
 
其次,会对家庭产生一种恐惧。
 
当我们在家里,永远都被打压,被安排,没有自己的话语权,会怎么办?
 
我见过最多的一个做法就是:
 
逃,逃得远远的。
 
因为很清楚,伤害真实发生过,并且这很难改变,如果不远离,只会越来越窒息。
 
而逃离的人,还有一个常见的做法是:
 
不轻易去组建家庭。
 
比如现在很多不婚不育的人,很多是因为曾经不好的家庭体验——
 
他们会觉得,家庭是个窒息的存在,没有任何温情可言,好不容易逃离了,为什么还要从一个坑进入另一个坑?
 
这两种做法,本质上都是源于对家庭的恐惧。
 
04
 
讲到这,也许会有人问:
 
逃不掉,怎么办?
 
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做法是,去真实地还击他们,而且越早越好。
 
那些在家里大权在握的人,会强烈控制和攻击自己的孩子,忍不住对家人各种形式暴力,通常是因为,他们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这时候,只有你发自内心的、大胆真实的还击,去确立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明确向对方强调:
 
我不是你,这是我自己的事情,由我自己说了算。
 
对方才会慢慢意识到,并不是一切都由他们说了算。
 
而具体的还击,往往需要我们从小事开始:
 
自己决定洗澡时间,不必听对方的安排;
 
不喜欢的食物,对方再怎么逼迫也不吃;
 
自己选的穿衣风格,对方怎么嫌弃都不换;
 
……
 
也许对方还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我们也要坚持不断地温和拒绝。
 
要明白,父母会有各种“夺权”的方式,比如用心良苦地劝说、各种道德绑架等。
 
但都不要动摇。
 
直到他们开始习惯自己在你身上并没有话事权,有些事就是由你说了算的。
 
然后再慢慢地,在大事上拒绝他们的干涉。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位同事的经历。
 
这位同事过去非常听从父母的安排,无论大小事,很少能有自己的想法。
 
直到高考完填志愿那几天,面对不停询问亲戚意见、不停给建议的父母,那种听天由命的感觉,让她突然醒悟:
 
这明明是我的人生,
 
凭什么要听从他们的想法?
 
他们就一定是对的吗?
 
我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选择?
 
于是,在提交志愿结束的前一天半夜,她趁父母睡着时,在志愿表上选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专业,然后提交了上去。
 
虽然第二天父母不停地指责她不懂事,将来注定没有什么前途,但她却感到非常痛快:
 
终于有一次是自己说了算。
 
从那之后,哪怕父母还是会不依不饶地要替她的人生做打算,她也有了更多力量去拒绝:
 
这是我的职业,我自己来选择;
 
这是我的婚姻,我自己来做主;
 
……
 
这位同事的经历,可以说是“真实的还击”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为,唯有如此往复,让对方感到痛苦,才会让他知道:
 
你不要以为我是你的一部分,可以对我为所欲为;
 
我是另外一个人,不是你意志的延伸。
 
这一行为,会让对方醒过来。
 
但需要提醒的是,当你反击时,要警惕一点:
 
不要为了叛逆而叛逆——任何选择,都一定要跟父母对着干。
 
因为当你这么做,本质上,你还是在围着父母转,而不是围着自己转。
 
 
最后
 
曾有一位妈妈,读完《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后,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的女儿十一半个月,正在学走路。
 
在孩子学步过程中,这位妈妈有天突然想知道:
 
不抱着孩子,只是扶着她,她会走到哪里?
 
结果让她特别惊喜。
 
小小的孩子,竟能熟练地找到单元门,走到小区门口,找到她最熟悉的摇摇车,在那里自在地玩耍。
 
玩到累后,她还能找到回家的方向,熟练地进门、进电梯、敲门,回到家中。
 
这个突发奇想让这位妈妈察觉到:
 
平时自己的干涉和控制,不过是一种无形的障碍;
 
一种妨碍她自我成长、妨碍她“成为自己”的障碍。
 
的确如此,当父母能后退两步,减少权力规则对家庭的污染,让孩子有专属自己的空间,便能减少相互间的伤害。
 
换之而来的,是一段清爽的、能互相滋养的家庭关系。
 
最后,愿你我都有属于自己说了算的地盘,并且能越走越远。
 
作者 |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得到热门专栏《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作者,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张罐子,假想非正常人类。
 
B站:@武志红讲心理
 
视频号:@武志红 | 抖音:@武志红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