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 | 武志红 张罐子
 
责编 | 陈沉沉
 
 
首先,来看一下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对「回避型人格」的诊断标准。
 
七条指标,看看你中了几条。
 
 
上面七个选项,如果你符合四条或以上,说明你很有可能是「回避型人格」。
 
当然,我们身边大多数人都是回避的,这很常见。
 
但通常回避型的人,会错过一些重要的关系和一个真实的自己。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因为害怕麻烦,干脆就不处理;
 
自己有想要的,或者有些情绪,会直接压抑在心底;
 
有时候因为回避,还会陷入自我重复:重复犯错、重复同一种痛苦。
 
因此,疗愈「回避型人格」,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01
 
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他戴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眼,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即使在最晴朗的天气,也会撑雨伞,穿着暖和的棉大衣和雨鞋。
 
总之,他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
 
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在我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又称「焦虑型人格」——
 
他们容易在人群中感到焦虑,总认为自己是卑微的,轻易产生一种羞耻感。
 
因此,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和外部世界保持距离,才足够安全。
 
外部世界不能直接攻击自己,也避免了自己攻击外部世界。
 
他们之所以这么回避,最根本的原因是:
 
对「外界的恶意」高度敏感,甚至,会放大恶意。
 
我一位朋友曾讲过他和这一类人的相处经历。
 
一次,他和对方聊天,发了个叹气的表情包。
 
因为刚好在忙,他没能及时看手机。
 
等到空闲时,他发现对方发了一大堆信息过来,在拼命解释自己没恶意,让他千万别生气。
 
朋友非常无奈和不解,自己只是发了一个表情包,对方的反应竟然会这么大。
 
但对于「回避型人格」而言,这就是他们的日常:会把别人的普通反应,严重放大。
 
所以,他们会提高对关系的期待。
 
一旦对方的反应不如预期,或有一点不符合他们期待时,他们要么会非常退缩,要么会非常有攻击性。
 
甚至,会因此拒绝掉一些好的关系。
 
举个例子。
 
我曾和一位这样的朋友约好在某天见面。
 
临出发前,他突然说不去了,但又死活不说原因。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当时他认为,我没表现出百分百的热情去见他,所以他才不赴约。
 
哪怕我否认他的想法,解释自己是非常期待那次见面时,他仍觉得我不是真心的。
 
甚至我皱一下眉头,他都认为我对他存在着严重不满。
 
这时他其实是在玩一个游戏——「敌意的投射性认同」。
 
即我觉得你对我有敌意,你不喜欢我,我认定你是这样的。
 
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对对方的投射。
 
如果对方表示否认,当事人会认为这是在狡辩。
 
直到对方否认久了,烦了,也开始回避:算了,跟你也说不清楚;
 
或者恼羞成怒:好吧,你觉得怎样就是怎样的。
 
当事人就会更加笃信自己的判断:
 
他果然不是什么好人!
 
我早就知道别人是对我有敌意的,
 
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这时,他们又继续回避人群,缩回到自己的世界。
 
02
 
那么,「回避型人格」究竟回避了什么?
 
据我观察,他们主要回避以下5种东西。
 
① 回避社交。
 
由于比较敏感脆弱,「回避型人格」会非常逃避社交活动。
 
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社恐。
 
比如,自从疫情发生后,我一半以上的来访者都认为:
 
自从要戴上口罩,不用见太多的人,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可以说,对于回避型人格而言,能减少社交,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② 回避亲密。
 
很多「回避型人格」,会有一种深刻的悲凉感:
 
我是一个人长大的,谁都不能靠,只能靠自己。
 
所以和他们建立亲密关系,很难体验到两人在一起的活生生的感觉:
 
好像永远也穿破不了对方的回避,留下自己一个人,非常孤独。
 
这在回避型依恋的人身上,尤为明显。
 
③ 回避情绪。
 
因为害怕被忽略、被轻视,「回避型人格」在关系中,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让他们在人群中,有一种隔离感。
 
哪怕是非常亲密的关系,他们也总会把一切都闷在心里,活得非常累。
 
④ 回避自己的攻击性。
 
因为害怕冲突和麻烦,「回避型人格」会在各方面都展现自己好的部分。
 
面对父母时,是好孩子;
 
面对老师时,是好学生;
 
面对咨询师时,是好的来访者。
 
这让他们时刻呈现出一个好控制、安全、不惹事的状态。
 
但同时,他们也回避了自己的攻击性。
 
⑤ 回避真实的自己。
 
由于担心自己不被喜欢,所以「回避型人格」在关系中有一个严重的倾向:
 
基本会围着别人的感受转,不太去表达真实的自己。
 
这意味着他们和别人交往越多,关系变得越亲密,失去自己的程度就越严重。
 
但要知道,真实是一切的开始。
 
一个人,如果想拥有好的社交,好的亲密关系,始终要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03
 
看到这,也许很多人会问:
 
我已经习惯这样回避了,怎么办呢?
 
作为回避型人格,我该如何疗愈自己?
 
日本心理学家冈田尊司指出,只要找到一些得以缓解的生活方式,「回避型人格」是可以克服的。
 
具体来说,有以下4种较为实在的方式。
 
① 松动自己的执念,多关注对方好的一面。
 
强烈回避社交,逃离人群,是因为我们凡事总往坏处想。
 
但有时候,这些感受不一定是真实的,只是想象出来的而已。
 
因此,当我们总认定外界会伤害自己时,要尝试着去松动这些想法,多去确认对方好的一面。
 
我一位朋友,因为自己的极度回避,导致一段关系临近破裂。
 
但后来,对方跟她讲了一句话:
 
你可以多想想我们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刻。
 
这个方法让她从中看到了对方好的一面,看到了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她也开始慢慢地真正靠近对方,两人又和好如初。
 
于「回避型人格」而言,确认别人的“好”,是向对方敞开自己的踏实感。
 
② 建立自己的“安全基地”。
 
把自己蜷缩起来,通常是因为对外界缺少安全感,害怕受伤害。
 
我们不妨试着去依赖一些可控的人或事物,减少自己的不安,然后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安全基地”。
 
我曾有位严重回避的女性,长期宅在家。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去了一家心理学公司上班,由此接触到了心理学,也认识了不少擅长心理学的同事。
 
这份工作让她体验到了从未体验过的“被接纳”、“被理解”以及“被宽容”。
 
她也逐渐建立了较稳固的关系,并开始学会尝试依赖对方,向对方提一些要求时,不再满是负担:
 
下雨天会询问对方能否来接自己;
 
一起吃饭会说出自己的喜好厌恶;
 
感到委屈会尝试说出自己的不满;
 
……
 
慢慢地,这段关系成为她的“安全基地”。
 
她也有了更多力量去扩张这个基地,在更多人面前展现自己。
 
在我看来,不仅「回避型人格」,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安全基地”,才能活得更舒服自在。
 
③ 发现自己有所改变时,进一步确信自己的变化。
 
「回避型人格」之所以不敢向外展现自己,有一个很基本的原因是:
 
对自己缺乏自信,认为自己非常糟糕。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多去观察自己“做了什么”,哪怕只是很小的变化。
 
比如,可以每天在日记本里记录自己一天中做了什么事,写下别人对自己的称赞。
 
当隔一段时间往回看,会发现:
 
其实自己每天都有实实在在地活着,而别人也并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那般有敌意。
 
这样一来,积攒下来的小变化,就会成为大变化,从而一步步突破自己。
 
④ 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真的对自己的回避,感到十分的困扰,我们也可以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尤其是受过精神分析流派自体心理学训练的咨询师,能够很好地去理解回避型人格。
 
而且他们会更好满足来访者的需求,同时也不会满足得非常过度。
 
最后
 
通常,当我们回避人际关系时,
 
既是在回避“坏的”人际关系对自己的盘剥和攻击,
 
也是在回避“坏的”自己对世界的破坏欲。
 
但往往这些“坏”,不是真实的,只是我们的想象。
 
疗愈回避型人格,我们要尝试着去直面、理解、承认乃至接纳现实的存在。
 
诗人鲁米,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伸出双臂,如果还渴望拥抱的话。
 
面对想要触碰的人群,我们可以大胆一点,不要害怕受伤害。
 
当我们走出这一步,也许就能从逃避到获得一些主导权,从而体验到人群的美好。
 
人生不易,有时候改变自己,我们需要慢慢来。
 
作者 |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得到热门专栏《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作者,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
 
张罐子,假想非正常人类。
 
Reference:《把不安当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话题:



0

推荐

武志红

武志红

691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梦知道答案》、《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解读绝望》、《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与《活出你的小宇宙》共十部著作,其中《为何家会伤人》已重印18次。   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资深心理咨询师,在广州有个人工作室。   以《十诫》、《蓝白红》等影片闻名世界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