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编者按
对别人好,却不能得到相应的尊重;
在人群里,无法捍卫自己的利益。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
下面这3个人际关系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作者|黎响
责编|陈沉沉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知乎问题:“什么是寂寞?”
有一位匿名用户的回答获得了 1.8W 赞,他说:
我组织了一次公司聚会,张罗了半天,大家吃得很开心。
后来去结账,回来发现服务员已经在打扫包厢了。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 “我” ,就像 “我” 是可有可无的一样。
寥寥数字刻画出来临场感,让很多人产生强烈共鸣。
我们身边不乏这类人,他们迁就包容、细心周到、洞察他人的感受,并且善于照顾别人。
这些细腻本该是「人际交往优势」,但当事人得到的却是「人际攻击」——
自己对别人很好,常常带给别人舒服的感觉;但身边的人对待 ta 却是无视、强势、索取。
在跟很多这样「好相处」的人交流了之后,我发现他们不坚定、更不懂保护自己。
因为他们常常忽略,人际交往最基本的3个真相。
真相1
当你很会忍让,别人就会挤压你
在工作当中,你是否会遇到这样令人讨厌的人:
你们各自有不同业绩,彼此都没有办法在不妥协的情况下达成合作。
于是你先考虑让步,牺牲一些你自己的利益,心里想着对方也应该适当让步。
但实际是,当你把自己的利益往后靠的时候,对方步步紧逼,把你当做是好说话的人,光明正大攫取自己想要的利益。
甚至,干脆把你从 “合作者” 降格为 “配合者” 的角色。
职场中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例如你是一个项目的主要贡献者,但是在汇报的时候过于谦虚,结果大家都认为自己才是大功臣,各自邀功,甚少提起你的贡献。
你等待他人为你发声,但他们不记得你。
曾经我也很恨这种人,后来才发现,这并不是因为身边的人都是坏人。
他们并不一定是「想要」这么做,而是,他们「可以」这么做。
研究国际关系的专家经常用一个词,叫「极限施压」。
意思是说两个国家处于同一个空间中,相互的博弈和较量,例如:
C国会假设大家应该友好共处,合作共赢;
但A国则认为只要没明说,就可以一步一步地施压,增加自己占有的空间。
A国会一直地往前推进,直到探到对方的底线,受到反击,才会回撤,但明天又会故技重施。
这就是「极限施压」。
挤压他人,没有成本,所以他们做了。
这种关系状态,其实也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你弱,他就强;
你退,他就进;
你不争取功劳,他就会抢功;
你不主动,就会被挤压。
舆论优势、利益、像是没有主权归属的土地,国际上的惯例是 “先来先占” 。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永远只是特例。
关系里善于迁就的人,往往不懂得保护自己应得的部分。
他们内心希望别人基于公平的原则,来照顾自己。
但往往,他们都会被这种「挤压」所困扰和伤害,接着对人感到失望,对人际关系感到害怕。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很多:
明明自己叫了一辆专车,司机却绕路去载了一个拼单客,你是会给个差评,还是会为他找个理由?
你一个人去吃饭,服务员安排到靠洗手间的位置上,你是会要求坐别的地方,还是默默坐了下去?
当别人挤压你时,你是为Ta找理由,还是为自己着想?
到此,成年人需要了解的社交规则的真相是:
能帮助你的,能守护你的,往往只有你自己。
习惯忍让迁就的人们,如果想要走出被攻击的命运,要先放弃 “会被人看见和照顾” 的期望,先自己看见自己——
了解自己的利益诉求;
说出自己的利益诉求;
维护自己的利益诉求。
如果不想结账回来之后大家都走光的话,不要假设他们会等你;
你可以选择主动跟一位同事说:“我先去结个账,你帮我看一下包。”
如果想在合作之中获得平等,不要寄希望于对方考虑你的利益;
而是直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交换对等的合作条件。
当一个人决定在公共空间里面站稳自己的脚跟时,别人就不得不正视 Ta 的存在。
真相2
不迁就的人,经常说了算
跟朋友或同事去吃饭的时候,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经历:
一开始大家讨论着吃火锅,但突然有一个人,意志非常坚定地要去吃川菜,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去吃川菜了。
可能你明明怕辣,也知道大伙里就一个人想吃川菜,但最终大家都迁就了那一个人的想法。
回家了之后,你越想越不服气:为什么我们明明就不想吃川菜,最后还是让步了呢?
这是因为,在群体里,通常是最不愿意迁就的人说了算。
就像万维钢在他的精英日课里面提到:
执着的小部分人,牵着包容的大多数人走。
他举了一个例子:
在美国,人们买到的饮料都容易发现上面有一个犹太教认证的标志,以此表明犹太教信徒可以食用此类食品。
如果说犹太教信徒很多,那么商家为他们提供特殊服务是理所当然。
但实际上犹太教人口只占全美人口的0.3%。
为什么商家们都要 “不嫌麻烦” 地为少数人服务呢?
原因是:犹太教信徒非认证食品不吃,他们是不迁就的。
其二,商家做犹太教食品认证其实并不困难。
而如果做了,就能把食品卖给他们,多一条销路,何乐而不为。
更关键的是,对于大多数沉默的美国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强烈反对犹太教食品。
所以现实就变成:0.3%人口的需求塑造了全美国人民的消费选择。
不愿意迁就的人总能获得胜利,不因为他们人多,也不因为他们的诉求更加正确。
仅仅是因为大多数人对此没有明确的立场。
大家觉得无所谓,那么就听那一两个人的话吧。
回到人际关系中,人们之所以觉得自己被挟持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甚至有人会羡慕为什么那个人这么有 “号召力” ,能够撬动大多数人听他一个人的话。
背后的原因,不是自己太没有主见,也不是对方多有吸引力,只是他更在乎自己的利益,他更不愿意让步。
在「可做可不做」的空间里,有人站住了立场,就相当于替其他人选择了。
但这种情况不是绝对的。
回到食品的例子,如果有一个小群体要求所有食品供应商不能提供含鸡肉的食品,相信一定会遭到反对,因为大家是有切身利害感知的。
这样的诉求也自然不会得到推广。
如果某件事情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那么我建议你放弃沉默,学会当一回不迁就的人。
有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不需要多完美的理由,你只需要放弃自己的包容态度,就能得到 “很多人默认的支持” 。
真相3
让你放弃自己的利益,只需随便一个理由
你会不会生气,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人这么不知羞耻地要求你做这做那的?
而更气愤的是,自己还不争气地接受了。
你会怪自己软弱,没学会拒绝。
但其实这可能是大家都会有的毛病。
研究发现:人们接受无理的要求,仅仅是因为对方给出了一个理由。
注意,无论这个理由多么不合理,都是有效的。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艾伦·兰格就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
他找了一个复印店,有一群人排队复印,他想知道怎么样才能顺利插队。
插队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一般人应该挺反感这种行为。
第一次实验,他对排队的人们这么说:
我有5页纸需要复印,能不能先让我复印一下?
因为我有急事。
94% 的人答应了他的请求。
第二次,他的说辞变成了:
我有5页纸需要复印,能不能先让我复印一下?
他并没有解释自己要插队的原因,结果也可想而知,仅有60%的人碍于颜面答应了。
这样的对比显而易见:有没有一个可信的理由,对于人们的判断非常重要。
但有趣的是第三次实验,他又换了一个说法:
我有5页纸需要复印,能不能先让我复印一下?
因为我要复印几页纸。
你可能会想:这算哪门子理由啊?
而结果是,有 93% 的人答应了请求,跟第一次的实验结果差不多。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要人接受一个不合理甚至是不道德的要求,有时候并不需要特别好的理由,只需要有一个「理由」就可以。
有同事会把他的工作扔给你做,要求你给她顶班,其实是想早点下班去看演唱会,或者是不愿意干这累活。
同事和上司让你加班,理由是 “你单身又没事干” ,或者 “你在出差又不用晚上回家” 。
亲戚让你春节给孩子补课,因为 “你是大学生懂得多” 。
出轨的丈夫想挽回婚姻,往往说 “我不想你离开我” ,妻子就会心软。
只需要随便给一个理由,你理性上也知道这个理由很拙劣,但很可能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并事后为此懊恼许久,谴责自己过于软弱,不会拒绝。
看完这个实验,是不是我们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同事:你可以帮我做这个项目吗?因为我想你帮我做一下。
你:我可以不做吗?因为我真的不可以做。
下次当你觉得自己盛情难却的时候,试试这招!
不需要挖空脑袋想怎么去拒绝,也不会让自己难堪。
擅长迁就的人,最该迁就的是自己
习惯性地迁就别人的人们,像是柔软的布娃娃。
布娃娃是包容性的,小孩子可以把它捧在身前;
布娃娃也是缺乏主体性的,小孩子也可以随意摔打、蹂躏它。
这个世界并不默认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
主动权,你不占,就会跑到他人手上;
他人占了,你就只能是缩在角落的人。
用上述三个视角重新审视人际关系的时候,就会发现:如果你希望自己不被忽视,争取话语权很重要。
尤其,是擅长迁就忍让的人。
但我们不是去争夺别人领地的话语权,我们要夺回的,仅仅是属于自己领地的那部分。
所以,下一次如果无故受到攻击时候,你要想的不是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 ,而是 “我为什么要允许他们这么做” 。
一味迁就忍让,得来的不会是体谅;
只有优先迁就自己,你才能获得尊重。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你不用那么害怕。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