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请坦然面对自己的“坏”

婴儿,或许什么都知道。
一新妈妈说,她一岁多的儿子,最近老说怕。问她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她说想不出来。试着让她代入儿子的角色,她也感受不到什么东西。
那就继续其他话题。咨询中,换话题与等待,也是个办法,意识上的话题进行时,潜意识也会指引我们自动抵达一些地方。
果然,谈几个话题后,她很自然地说,太累了,有时恨不得将孩子弄死,然后她住监狱,然后什么事就都没了。
不仅是带孩子累,而且,公婆与丈夫给不了...
婴儿,或许什么都知道。
一新妈妈说,她一岁多的儿子,最近老说怕。问她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她说想不出来。试着让她代入儿子的角色,她也感受不到什么东西。
那就继续其他话题。咨询中,换话题与等待,也是个办法,意识上的话题进行时,潜意识也会指引我们自动抵达一些地方。
果然,谈几个话题后,她很自然地说,太累了,有时恨不得将孩子弄死,然后她住监狱,然后什么事就都没了。
不仅是带孩子累,而且,公婆与丈夫给不了...
昨天是读书日,今天要去清远书城讲点东西,有感而发,写了这篇文字。
————————————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有一本书《Becoming A Human Being》,意思是“成为一个人”。
较真的说法是,成为一个“个人”。
罗杰斯还常说,To be yourself,即我常说“成为你自己”。
现在越来越深地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哲学,这是活生生的人生,如果你成为了一个人,你会生活得自在而饱满,若你没有成为一个人,那么不管...
仁者,人也。
孔子这句话,在台湾学者孙隆基看来,即中国文化对“人”的定义。
仁,左边是人字旁,右边是二,这形象地表达出孙隆基的基本观点:中国文化中,“一个人”只能在“两个人”的关系中才存在。
这段话颇有哲学意味,西方哲学也不断呈现类似的观点: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现代心理学则称:妈妈是婴儿的第一面镜子,婴儿从妈妈这面镜子中确认自己的存在。
我最爱的波斯诗人鲁米也说: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的容颜...
看了《一代宗师》,更加懂王家卫电影里的那种味儿。都是压抑的情戏,但压抑得唯美,压抑得默契。弥散着绝望,但绝望都用中国元素来表达。
并且,绝望中,总有那么一根细线,像渴望,但其实更绝望。一直抓着这根细线,可再没有前进一步。
叶问的扣子,宫二的剪子,就是渴望感情的细线,若有若无,细若蛛丝。
其实也不想前进,最好就是,“让你我的恩怨就像一盘棋一样保留在哪”
就停在哪儿,不再前进一步。结果,纵然“...
2012年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问自己。脑海里第一时间出来的答案是,那三个梦。
不是我的两本新书,不是我的工作室的发展,不是我上过的什么课程,也不是我第一次去了西藏,而是——那三个梦。
那是2012年夏天的一天,应该是六月,一天晚上我接连做了三个梦。先说说梦境。
[第一个梦]
高中同学聚会,我去晚了,到了时,聚会已散。我隐约知道,我是有意晚去的,因我觉得,我的高中同学们不喜欢我。
[第二...
课程时间:4月30日-5月4日
地点:广州市莲花山休假村
————————————————————————————
有两个晚上,我连续做了一系列的梦,似乎揭示的是,假若我的灵魂活了数千年乃至数万年,那么很可悲的是,在每一次生命中,我的生命都是同样一个模式。
或许,这说的是前世今生。
也或...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你看着它们时,你也在它们的镜面上留下了镜像,由此你也可以看到自己。
反之也一样,你看着一个事物的那一刻,那个事物也因你的注目而得以存在。
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生命的最早期,妈妈注目着婴儿,婴儿就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若注目一直在,婴儿就会感觉自己一直存在。若注目时,妈妈与婴儿有共鸣,且带着接纳与喜悦,婴儿就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好妈妈的镜...
多少人,在自己家人前体验过,可自由哭泣。对方不斥责,不焦虑,不攻击,也不找答案,而是先拥抱着你,就做一个陪伴者,听你哭。
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十诫》中的一个故事,平安夜,男主人公前女友说丈夫失踪了,要他陪着自己一起去找。真相是,前女友已独自过了两次平安夜,她觉得自己撑不了第三次了。所以,求前男友陪伴。
男主角答应了,他隐约知道真相是什么,但还是陪着她找了一夜她失踪的老公。
凌晨...
历史学家吴思在他的著作《潜规则》中说,中国式权力,赋予了当权者以合法伤害权。
合法伤害权,顾名思义即,我伤害你,你没办法,因这伤害是合法的,法律赋予了我这种资格。
面对合法伤害权,你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服从,给对方好处,购买对方不伤害你的可能性。
这种购买,并不保证对方不伤害你,只是购买可能性而已。
可以想象,拥有合法伤害权的一方,多容易有NB感。相应的,对方,是多么无助。
一个人狂热地追...
少年李天一已经成了全国“坑爹”代表,李家摊上的大事儿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打人、涉嫌强奸、小霸王已经成为了这个少年挥之不去的符号。近日,《南都》对话心理专家武志红,他分析李天一案的根结在于李双江夫妇的虚假:“假若孩子的父母没有感情,只有功利和虚荣的时候,那个孩子就会感到孤独和绝望。”
南都娱乐周刊:李天一的案件众说纷纭,网友归结为家庭、社会及劳教制度三方面原因,您怎么看?
武志红:家庭教育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