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5年12月07日 21:59

意义因投入而来

意义因投入而来    一本很老的书,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的一本书《意义与人生》的读书笔记,里面金句很多。与大家分享。

一、

先生,我从来离开过船,是它离开了我。

                                               ——泰坦尼克号的二副

 

二、

只有在不受驱力支配的情况下,对伴侣的选择才是一个真实的选择……只要自我受到了本我的驱使,那就不再是爱了……在爱的问题上,不是自我被本我驱使,而是自我主动选择对方。

——...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5日 07:45

​中国家庭的轮回机制(二)

​中国家庭的轮回机制(二)     之前写过一篇对中国家庭动力与结构的思考《中国家庭的轮回机制》,后来又有陆陆续续的思考,现将它整理成文《中国家庭的轮回机制(二)》。

———————————— 

    中国家庭轮回看似复杂,但有一主线:亲子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凌驾于一切关系之上,所有悲剧都和母子共生联系在一起。传统中国家庭,男性大家长再牛逼,他也得听他妈的。所以中国家庭其实是大母神掌权。

    什么是大母神?

    几年前在福建南...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4日 09:29

北京武志红工作室招聘成熟的心理医生和助理

北京武志红工作室招聘成熟的心理医生和助理 心乐土·武志红心理工作室 北京分部 正在筹办, 因咨询室发展需要,现招聘心理咨询师与助理。 咨询或了解心理咨询中心事宜,可拨打咨询热线:010-80445636。
工作室的地点在北京海淀区清华东路的艺海大厦。
              我们广州工作室的阳台。 


一 招聘成熟的心理医生


条件:


1)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三级、二级均可。


2)至少完成一个系统而成熟的咨询理论与技术...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15日 12:29

​让一切流经你的心

​让一切流经你的心  

     得到足够回应的孩子,心会一直保持敞开与流动。


和一位朋友谈起自信与气场,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其实每当谈起类似话题时,我很容易会想起这个故事,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那是1996年,我还在读大三,跟着北大心理系的老师,参加希望工程的一个项目,要从来自全国22个省的22个受捐助生中,通过各种测试,筛选出3个孩子,去美国参加当年进行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接力。

期间一次唱歌比赛,一8岁贵州小男孩唱《我...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12日 08:52

《狂热分子》的读书笔记

《狂热分子》的读书笔记 1

嚼碎了食物口对口喂牙口很好的孩子,无时不刻都盯着孩子,中国老人们这样做是为什么?

埃里克-霍弗在《狂热分子》中的一番话可以解答:

一个人自己的事要是值得管,他通常都会去管自己的事。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自己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

这种人喜欢搬弄是非、打听试探、越俎代庖,同时对国家和家族事务表现出炽热兴趣。在逃离“自我”的同时,我们不是会依偎着邻人朋友的肩,就是会...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10日 09:49

广州武志红心理工作室新增加的咨询师介绍

广州武志红心理工作室新增加的咨询师介绍

广州武志红心理工作室新增加的咨询师介绍

——————————

牛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语言】

普通话。

【咨询方式】

面询,电话咨询,视频咨询。

【咨询风格】

擅用真诚与温暖陪伴来访者,用专业的视角解析困扰。

【咨询范围】

婚姻情感、就业、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个人成长、亲子关系、情绪困扰(抑郁、焦虑等)。

【专业受训背景】

医学院校毕业,从医多年。

持...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04日 12:08

分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分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

 

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前,一个初生婴儿已遭遇过了第一个无比痛苦的分离———离开了妈妈无比舒服的子宫,从狭窄的阴道里被挤到这个世界上,冰冷的风、嘈杂的声音,还有刚刚体验的痛苦,让他放声痛哭。

 

但婴儿一开始仍以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饿了,妈妈会给他吃的,冷了,妈妈会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尽职的妈妈无比敏感,真正是感他所感想他所想,他需要什么,妈妈就...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02日 14:28

每一种心理的痛苦都有它的意义

每一种心理的痛苦都有它的意义

我们痛苦了,第一反应就是想降低痛苦、逃离痛苦。但是,痛苦本身其实只是一个信号,只是告诉我们,问题发生了,我们应该去改变。如果只是一味努力降低痛苦、逃避痛苦,那就是在逃避问题自身,这并不利于心灵的成长。
  
这和身体疼痛的道理一样。当我们肚子疼时,医生经常不建议先服用止痛药,因为那会让身体麻木,让医生难以探察到底是哪里的内脏发生了病变,从而无法下手治疗。心理痛苦的意义是一样的。
  
要分清痛苦与问题...



阅读全文>>
2015年10月27日 20:24

温柔对待你的疾病

温柔对待你的疾病  

前不久在北京和一位医生朋友聊天,他讲了很多不良医生的做法。

譬如,小儿发烧,有医生会打一针激素,迅速就可以将体温降到正常,于是被家长奉为“神医”,纷纷送他锦旗。

我们已经知道,抗生素都要慎用,更何况是激素了,这种疗法无疑于是饮鸩止渴。

这位不良医生之所以这么做,是迎合了家长们的需要。看到幼小的孩子发着可怕的高烧,他们焦虑,当不能保持自己焦虑的时候,就希望立即见效,于是神医就此诞生了。

他讲...

阅读全文>>
2015年10月27日 16:33

过火的自信=自卑?

过火的自信=自卑?

我们童年时和重要亲人的人际关系互动,都会被我们内化到内心深处。我们的一生,便是将这些内在的关系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的一生。一个人想和你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外部关系,意味着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模式。过火的自信背后藏着的,很可能是深深的自卑。

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于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

阅读全文>>
2015年10月18日 09:57

​封闭的好人啊,请认识你自己

​封闭的好人啊,请认识你自己       几年前,就有了一个“中国好人”,特指那种看起来很好但人很封闭且生命力量正在逐渐萎缩的人。于是招了一个“好人小组”,想探讨好人是怎么回事,但那一年的小组,并没有碰触到特别深的东西。     到了2012年,碰触到了好人心中的绝望,觉得是捕捉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东西。但是,仍然觉得还没到时候,写我期待的一本书《中国好人》,以及开一个特别的课程“好人改造营”。     到了今年,对攻击性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而真...
阅读全文>>
2015年10月16日 11:48

坏情绪不是你的敌人

许多人的身体逐渐枯萎,神情也日益呆板。他们有一共同点:灭掉了负面情绪。他们将这些情绪视为坏,不让自己做坏人。咨询中,最初很难袒露这些坏。但坏情绪和好情绪一样,来自于同一条活力之河。

研究生二年级开始,我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状态。

这一状态,持续了约两年时间。

抑郁的原因很老套,我失恋了。

抑郁的后果很严重,这两年期间,我的学业荒废了,到研三结束时,我才拿到了33个学分中的三分之一,而这也基本上是研一...

阅读全文>>
2015年10月11日 18:26

《温尼科特传》推荐序:暖男心理大师的暗黑一面

《温尼科特传》推荐序:暖男心理大师的暗黑一面                                       温尼科特观察过六万对母子关系,这是他的理论源头。 

抱持

容器

足够好的妈妈

过渡客体

客体使用

原始母爱贯注

……

英国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没有发展出一套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但他提出的这些如此贴近人心的术语,足以在精神分析学派乃至心理治疗界占据重要位置。

或许是因他的这些术语中透露的温暖,或许是因温尼科特流传比较广的照片中看着太像暖男,也或许是些...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24日 09:08

害怕麻烦别人——是自立还是孤独的绝望

害怕麻烦别人——是自立还是孤独的绝望


懂事,已可能是绝望;懂事,如果还和不沟通(常常是不麻烦别人)联系在一起,就是绝望至极。乖巧和懂事,都是中国养育哲学中的好词汇,但它们背后,常常都藏着很深的绝望。乖巧懂事的孩子,很早就能围绕着父母与别人的需求而考虑问题,但他们的生命感觉,就被丢失了。

河北保定的李老汉,推着一辆推车,载着偏瘫的老伴徒步去海南,日前已抵达武汉。

保定到武汉的直线距离,是1024公里。

去海南,是李老汉要为老伴圆梦——她想...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8日 12:13

​传销、成功学与集体催眠术

​传销、成功学与集体催眠术      几个月前,认识了一位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后来的几个星期,他每星期拉我去参加一个聚会,聚会的内容是流行的杀人游戏。

    游戏很刺激,参加游戏的人也让我觉得很舒服。本来以为,又多了一个很棒的朋友圈。但第五次杀人游戏开始时,这个圈子里最受人尊重的朋友说:“游戏开始前,我们先讲个关于成功的课吧。”

    这是一个关于传销的课。尽管我尊重这些朋友,但传销的方式我不接受,于是退了出来。

    后来,我一...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5日 11:06

田朴珺的绝招:把牛人变成孩子

田朴珺的绝招:把牛人变成孩子      在网上看了众多关于王石与田朴珺的资料,看完后回顾一下,脑海里有两点是最为深刻的。

第一,是王石给“哈瓦娜呐”(田朴珺的新浪id)做的品相一般的“笨笨牌红烧肉”。

第二,是田朴珺与各路名人的合影。

 


 

 

先去看无数资料,然后安静下来,看哪些资料会从心中浮现出来,并抓住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这是我做心理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自然可能有我内心的反映,但太多时候,它真的很有道理,尤其是你内心...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1日 12:30

投入为什么那么难?

投入为什么那么难?

一网友留言说:“如果真全力投入了,但没有非凡成就的话就惨了……这个心理落差很恐怖。”即,真投入了,但没收到非凡成就,就会有心理落差,而且这个很恐怖。但这个落差又是什么,它为什么很恐怖?投入为什么那么难?也许这样才能维护自恋的完美想象吧。

如果我能全力投入,那我一定可以取得非凡成就。

这样的想法,看似有道理,但恰恰是很多人不能投入的关键。因为,不投入,就可以一直抱着这样的假设——我会有非凡成就,之...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0日 14:18

你职业枯竭了吗?

你职业枯竭了吗?

你是否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毫无意义?你是否觉得自己油尽灯枯,筋疲力尽?你是否厌倦工作,根本就没有明天去工作的动力……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可能就有了一个大问题:职业枯竭。发现你的内部动机,满足你的自我实现感,别让外部动机导致你的职业枯竭。

 

外部动机主导个人,是导致职业枯竭的罪魁祸首。

因被外部动机主导,我们成了收入的傀儡,并最终丧失了工作热情,从而陷入枯竭状态。

几天前,跟一位专业摄影师聊。...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02日 12:32

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孩子幼小的时候,妈妈对她最重要,妈妈与他的关系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假若妈妈与孩子关系不稳定,经常分离,这时,他就会寻找“替代妈妈”当成他心理上的妈妈。这个替代者,一是与妈妈有关,二是很稳定,不会离开他。并且,这个替代者,常有“妈妈的味道”。

如年轻的妈妈要离开家一段时间,请给幼小的孩子留下一点“妈妈的味道”。

这是在上海学精神分析时,脑子里涌出的一句话。

之所以蹦出这么一句话,是因为这样的...

阅读全文>>
2015年08月27日 13:58

你有没有为自己做过一件事?

你有没有为自己做过一件事?

 

 

什么是压力?什么又是动力?在我看来,如果是别人要求自己做事,这就是压力,而假若是自己想做某事,这就是动力。很可怜的是,无数人可能一辈子做事都是做给别人的,而从未给自己做过一件事。你有没有为自己做过一件事?

几乎每次收到讲课的邀请,邀请方一开始提出的话题都是“减压”。

我的来访者中也常有人说,压力太大。

偶尔,也会有人说,自己做什么都没有动力了,宛如一具行尸走肉。

什么是压力?什么又是动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