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5年12月24日 09:08

​教育的实质是为了大人

​教育的实质是为了大人  
     一切为了孩子!

    这句很流行的口号,看上去好像是,这是我们教育的实质。

    不过,我的一位在教育部门的朋友说,学校教育体系的实质是,某个官员想有政绩,而目前政绩的主要评判标准是升学率。

    这个政绩的压力先传递到校长那里,而后传递到各级组长那里,而后传递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最后传递到学生那里。

    可见,绝非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更要命的是,你要政绩,我也要政绩,而升学率的...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3日 16:15

​拥抱你的不完美

​拥抱你的不完美                  我们喜欢光,可只有光,却构不成风景。   

接纳自己!

悦纳真我!

或许,你常听到这类哲言,但你会说,这个道理我懂啊,可是,为什么对我没有用?

因为,它们有一个前提——你首先得看到自己,而这相当不易。因而,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将认识自己这条路称为“少有人走的路”。

之所以不易,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所谓的“自己”中,有太多黑暗、太多痛苦,我们不想面对。

讲一个故事吧。

...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3日 10:04

找回失去的自我

找回失去的自我  

那一天将会到来

带着喜悦,你问候自己

到达你自己的门口,看着你自己的镜子

你们彼此向着对方微笑,说,请坐,请吃吧

你将再一次爱上这个陌生人,他,就是你自己

给他美酒、食物

将你的心再度交还给他自己

给这个爱了你一生的陌生人

以前,你忽略了这个陌生人,为了其他人

——鲁米

 

找回失去的自我

   

跟美国催眠治疗大师斯蒂芬·吉利根学催眠时,一天课上,他让我们每两个人一组做一个练习,核心程序如下...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2日 09:53

​身体呼应的美

​身体呼应的美      在优酷网看了湖南卫视的一期节目,汪涵主持的,请来了俄罗斯女子艺术体操的冠军组合。

    她们表演了多个项目,她们对身体的掌控中透露着的自由让我憧憬,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跳舞时,两人宛如一人,那种呼应让我沉迷。

    说到舞蹈,以前看国产电影或电视剧的古装戏时,看帝王们观舞蹈,那些舞蹈我只感觉到沉闷与无聊,心想,如果总看这样的舞蹈,做帝王的代价也太大了吧?

    但看了这对姐妹花的表演...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1日 09:52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在湖南娄底,一位 62 岁的老人,冬天要穿 38 件上衣和 11 条裤子御寒,但还是冷得要生两个炉子烤火。这是湖南媒体最近报道的一个新闻。

  怎么会这样?这位叫王少光的退休教师自己说,他变得特别怕冷是从1992年开始的,当时妻子遭遇车祸去世,此后他的体质开始变差,常感冒,衣服因此越穿越多。近两年,夏天他都要穿十件衣服和多条裤子,而冬天更是要穿几十件衣服,但还是冷。

 

  很可能,这是心冷。最爱的妻...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0日 13:39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如何做好婴儿,找好妈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如何做好婴儿,找好妈 访谈 | 武志红: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如何做好婴儿,找好妈

记者:李丹

        在传统文化和集体主义的双重压制下,中国人多被抹杀了个体性,个人往往依傍于一个结构,或家庭结构或社会结构,易形成你我不分的共生关系。在古代,个体性虽不被强调,但是可以通过与神的接近来弥补,有升华的途径,而且这种对个体性的抹杀恰恰是修炼的需要。

        而在现代中国,这就成了问题。对个人和自由的强调正是现代性的一种产物,如荣...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8日 08:33

独生子女如何不患“巨婴病”?

独生子女如何不患“巨婴病”? 感谢青音的邀请,我们在这个冬天一共聊了二十个话题,围绕这些话题,我们录制了一系列的访谈节目, 青音与武志红系列访谈对话《“中国式”的情与爱》。 每周 推出一期。欢迎大家收听。 如果想听音频,欢迎关注青音和我的公众号。 青音的公众号,每周二播放我们的对谈,以后还会有视频。 我的公众号,通常是每周四播放,这次推迟到了今天周五。


本期话题:独生子女的“家庭病”


青音: 武老师,您好!现在二...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7日 15:46

圣诞节前感谢自己——我23号的微课堂

圣诞节前感谢自己——我23号的微课堂 微课堂报名 | 武志红: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武志红


导师介绍

武志红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创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曾主持《广州日报》

每周六见报的"健康 心理"专栏

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


代表作

《为何家会伤人》

《身体知道答案》

《为何爱会伤人》

《梦知道答案》

《解读疯狂》

《解读绝望》

《心灵的七种兵器》

《活出你的小宇宙》...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7日 15:41

圣诞节前感谢自己——我23号的微课堂

圣诞节前感谢自己——我23号的微课堂 微课堂直播报名 | 武志红: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武志红


导师介绍

武志红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创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曾主持《广州日报》

每周六见报的"健康 心理"专栏

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


代表作

《为何家会伤人》

《身体知道答案》

《为何爱会伤人》

《梦知道答案》

《解读疯狂》

《解读绝望》

《心灵的七种兵器》

《活出你的小宇...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7日 10:16

​感觉:破除你内在藩篱的钥匙

​感觉:破除你内在藩篱的钥匙      我在讲授我的心理学工作坊时,解梦是必备节目。每天上午,学员们到齐后,我会问,谁有梦要分享?

    课程期间,学员们很多人会做印象极其鲜明的梦,所以这时解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时,我还会布置作业:如果你对某件事感到困扰,那么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对潜意识发出一个请求——我有一件事感到困惑,请梦指引我,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潜意识总是很慷慨的,当你提出这个请求后,总会有一些或奇特或神奇或印象无...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6日 18:38

充沛的感觉怎样产生?

充沛的感觉怎样产生?

 

凭感觉写文章,感觉是那么好。

那么,是不是我在那里等待就可以了,等待我心中有感觉自动涌出。

这个办法或许可以,但以我的经验看,这是不属于我们人类的经验,那是极少数的一些圣人们才可以做到的,譬如老子,譬如禅修功夫极强的和尚们。

对我们人类而言,找到感觉其实是一件极为艰巨的工作,你常常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充沛的感觉才会自然涌出。

《千与千寻》是一部杰作,而这部杰作,宫崎骏是如何凭感觉完成的呢...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6日 09:25

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

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   什么是感觉?

  这几天一直在自动思考这个问题,一天,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感觉是“我”与世界的真相建立关系的那一刹那的产物。

  这句话冒出后,我略略有些自得,但很快记起,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在他的著作《爱的觉醒》以及《克里希那穆提传》中都表达过这一见解。他关于这一见解的言论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观点:

  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

  自然,这个感觉不是生理心理学中所说的感...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5日 09:57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跟着感觉走》是十多年前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出来后,风靡全国,但也遭到了评论界的大肆挞伐,一种集中的意见是人必须做理性的人,感觉是不可靠的。但是,NLP专家、广州朴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培...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4日 09:54

​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很多人,似乎失去了感受能力。

    在一些心理学的课上,我们会戏称这样的人为绝缘体。

    比方说,我讲课的时候,常让大家做一个小练习:五六个人一个小组围城一圈,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人听故事。听故事的人,要闭上眼睛。讲故事的人,不能讲出声,他要讲一个快乐的故事和一个悲伤的故事,他可以默默地用语言讲,也可以只是在想象,只要是他真正有深刻体验的故事就好。讲完后,让大家猜,他先后讲的是快乐的还是悲伤...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3日 13:39

谎言与虚无

谎言与虚无     安泰俄斯是大地女神该亚和海神波塞冬的儿子,他居住在利比亚,强迫所有经过他的土地的人与他摔跤。他力大无穷,所有和他摔跤的都被他杀死,他收集了死者的头骨,想以此为他的父亲波塞冬建一座神庙。

    当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经过利比亚时,也被迫与安泰俄斯摔跤,他几次将安泰俄斯摔倒,但安泰俄斯每次都重新站起,并且力气也神奇地恢复了。

    最后,赫拉克勒斯发现了“大地之子”安泰俄斯的秘密:他站在...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2日 17:07

成为你自己——《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一书序言

成为你自己——《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一书序言

序言:成为你自己

 

       我们渴望做自己。

  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显然,这是一对矛盾。

  在我看来,这是每个人生命的头号矛盾。

  或者,你会说,你只要自己认可自己就OK了。但这是真的吗?当你登上世界的颠峰时,却无人分享,无人喝彩,那种滋味,你能想像能体会吗?

  一个朋友在我博客上留言说,他登一座山,到了山顶,却发现没有什么瑰丽的景色,那一刻,他好像悟出了什么,从山上下来后...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1日 10:23

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哪个重要?

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哪个重要? 最近,和中央广播电台的著名主持人 @青音 一起录制了一些节目,已在我们各自的微信公众号上放了三期,现在发一下最近一期《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哪个重要》。 文字版很长,想听音频的可以留意我们的微信平台。青音的微信上是每周二发,我的是每周四发。 ……………………
青音 :前一段时间,我有一个朋友给我说了一个他的观察,他发现在中国的很多家庭当中,妻子和孩子的关系特别亲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结盟的关系。...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0日 09:55

最痛苦的分裂:你既不能A,也不能-A

最痛苦的分裂:你既不能A,也不能-A     精神分裂症,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或许也是知名度最高的重型精神疾病。

    分裂,也是种种心理疾病产生的源头。
    什么是分裂呢?
    黑与白,对与错,好与坏等等一切概念上的对立,就是分裂。事情本来是无好无坏,但我们的心制造了分裂,将其中一部分视为可以接受的,而将另一部分视为不可以接受的,于是制造了分裂。
    对此,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说: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也就是说...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9日 21:46

​理一下我的书

​理一下我的书     从2007年至今,我已出过十来本书,所有都有重印,《为何家会伤人》一书重印几十次。并且,因版权期满后换出版社,所以有升级版,于是我的这些书显得混乱了一些。甚至我自己都有点不清楚。     所以,理一下我写过的所有书。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清楚一些,我自己也更清楚一些。
2007 年两本:

    《为何家会伤人》

    《解读疯狂》

 

2008年两本:

    《七个心理寓言》

    《心灵的七种兵器》

 

200...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9日 11:43

直面家庭的真相

直面家庭的真相     先说明一下:这本书最新的中文版已改名为《中毒的爱》

    ——————————

 

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

内心充满痛苦的人,只要能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们的痛苦就会减轻很多。

并且,这个道理的核心是,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

这是一个真相,我们必须尊重的真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