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实质是为了大人
 一切为了孩子!
这句很流行的口号,看上去好像是,这是我们教育的实质。
不过,我的一位在教育部门的朋友说,学校教育体系的实质是,某个官员想有政绩,而目前政绩的主要评判标准是升学率。
这个政绩的压力先传递到校长那里,而后传递到各级组长那里,而后传递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最后传递到学生那里。
可见,绝非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更要命的是,你要政绩,我也要政绩,而升学率的...
 这句很流行的口号,看上去好像是,这是我们教育的实质。
不过,我的一位在教育部门的朋友说,学校教育体系的实质是,某个官员想有政绩,而目前政绩的主要评判标准是升学率。
这个政绩的压力先传递到校长那里,而后传递到各级组长那里,而后传递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最后传递到学生那里。
可见,绝非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更要命的是,你要政绩,我也要政绩,而升学率的...
访谈 
| 
武志红: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如何做好婴儿,找好妈  
记者:李丹
在传统文化和集体主义的双重压制下,中国人多被抹杀了个体性,个人往往依傍于一个结构,或家庭结构或社会结构,易形成你我不分的共生关系。在古代,个体性虽不被强调,但是可以通过与神的接近来弥补,有升华的途径,而且这种对个体性的抹杀恰恰是修炼的需要。
而在现代中国,这就成了问题。对个人和自由的强调正是现代性的一种产物,如荣...
 感谢青音的邀请,我们在这个冬天一共聊了二十个话题,围绕这些话题,我们录制了一系列的访谈节目, 
青音与武志红系列访谈对话《“中国式”的情与爱》。 
每周 
推出一期。欢迎大家收听。   如果想听音频,欢迎关注青音和我的公众号。   青音的公众号,每周二播放我们的对谈,以后还会有视频。   我的公众号,通常是每周四播放,这次推迟到了今天周五。  
 
本期话题:独生子女的“家庭病”
  
微课堂报名 | 武志红: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武志红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创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曾主持《广州日报》
每周六见报的"健康 心理"专栏
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
 
代表作
《为何家会伤人》
《身体知道答案》
《为何爱会伤人》
《梦知道答案》
 《解读疯狂》
 
《解读绝望》
《心灵的七种兵器》
《活出你的小宇宙》...
微课堂直播报名 | 武志红: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武志红
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创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曾主持《广州日报》
每周六见报的"健康 心理"专栏
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
 
代表作
《为何家会伤人》
《身体知道答案》
《为何爱会伤人》
《梦知道答案》
 《解读疯狂》
 
《解读绝望》
《心灵的七种兵器》
《活出你的小宇...
     
我在讲授我的心理学工作坊时,解梦是必备节目。每天上午,学员们到齐后,我会问,谁有梦要分享? 
课程期间,学员们很多人会做印象极其鲜明的梦,所以这时解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时,我还会布置作业:如果你对某件事感到困扰,那么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对潜意识发出一个请求——我有一件事感到困惑,请梦指引我,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潜意识总是很慷慨的,当你提出这个请求后,总会有一些或奇特或神奇或印象无...
凭感觉写文章,感觉是那么好。
那么,是不是我在那里等待就可以了,等待我心中有感觉自动涌出。
这个办法或许可以,但以我的经验看,这是不属于我们人类的经验,那是极少数的一些圣人们才可以做到的,譬如老子,譬如禅修功夫极强的和尚们。
对我们人类而言,找到感觉其实是一件极为艰巨的工作,你常常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充沛的感觉才会自然涌出。
《千与千寻》是一部杰作,而这部杰作,宫崎骏是如何凭感觉完成的呢...
  什么是感觉?  
这几天一直在自动思考这个问题,一天,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感觉是“我”与世界的真相建立关系的那一刹那的产物。
这句话冒出后,我略略有些自得,但很快记起,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在他的著作《爱的觉醒》以及《克里希那穆提传》中都表达过这一见解。他关于这一见解的言论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观点:
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
自然,这个感觉不是生理心理学中所说的感...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跟着感觉走》是十多年前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出来后,风靡全国,但也遭到了评论界的大肆挞伐,一种集中的意见是人必须做理性的人,感觉是不可靠的。但是,NLP专家、广州朴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培...
  
   
很多人,似乎失去了感受能力。  
在一些心理学的课上,我们会戏称这样的人为绝缘体。
比方说,我讲课的时候,常让大家做一个小练习:五六个人一个小组围城一圈,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人听故事。听故事的人,要闭上眼睛。讲故事的人,不能讲出声,他要讲一个快乐的故事和一个悲伤的故事,他可以默默地用语言讲,也可以只是在想象,只要是他真正有深刻体验的故事就好。讲完后,让大家猜,他先后讲的是快乐的还是悲伤...
序言:成为你自己
我们渴望做自己。
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显然,这是一对矛盾。
在我看来,这是每个人生命的头号矛盾。
或者,你会说,你只要自己认可自己就OK了。但这是真的吗?当你登上世界的颠峰时,却无人分享,无人喝彩,那种滋味,你能想像能体会吗?
一个朋友在我博客上留言说,他登一座山,到了山顶,却发现没有什么瑰丽的景色,那一刻,他好像悟出了什么,从山上下来后...
最近,和中央广播电台的著名主持人 
@青音 一起录制了一些节目,已在我们各自的微信公众号上放了三期,现在发一下最近一期《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哪个重要》。   文字版很长,想听音频的可以留意我们的微信平台。青音的微信上是每周二发,我的是每周四发。   
……………………   
    精神分裂症,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或许也是知名度最高的重型精神疾病。  
     分裂,也是种种心理疾病产生的源头。
     什么是分裂呢?
     黑与白,对与错,好与坏等等一切概念上的对立,就是分裂。事情本来是无好无坏,但我们的心制造了分裂,将其中一部分视为可以接受的,而将另一部分视为不可以接受的,于是制造了分裂。
     对此,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说: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