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远的距离是咫尺天涯
我们常幻想,爱就该我不说他都知道我在想什么;我们也常说,如果有人爱我,他就得为我改变。如此一来,爱人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被抹杀了,而仅仅沦为了“我”实现自己想法的一个工具而已。于是,身体的距离越近,心灵的距离就越远。如实地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爱恋人本来的样子,别让爱成了咫尺天涯。
爱了,就渴望与爱人合二为一。
然而,这种渴望,太多时候的意思是,你当融入到我的世界中,融入到我的梦想和我所熟知的逻...
我们常幻想,爱就该我不说他都知道我在想什么;我们也常说,如果有人爱我,他就得为我改变。如此一来,爱人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被抹杀了,而仅仅沦为了“我”实现自己想法的一个工具而已。于是,身体的距离越近,心灵的距离就越远。如实地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爱恋人本来的样子,别让爱成了咫尺天涯。
爱了,就渴望与爱人合二为一。
然而,这种渴望,太多时候的意思是,你当融入到我的世界中,融入到我的梦想和我所熟知的逻...
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即权力。对方越不情愿,越能表明强加者的权力。依照这个定义,权力无所不在,绝不仅仅是政治斗争或公司竞争的产物,而是存在于一切人际关系中。譬如,夫妻吵架就是一种隐秘的权力斗争。
不明白家里的公公和婆婆都七老八十了,还整天吵吵闹闹的,一时又为今天买的菜吵,一时又为今天没给孙子买东西吵……总之每次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是不是夫妻做得久了,就对对方平时的各种习惯越看不顺眼了?
...
以前,她是红极一时的“琼瑶女郎”,美貌与名气与林青霞不相上下。现在,她是最负盛名的“心灵导师”,以极具灵性的语言,翻译了诸多现代第一流的哲人的著作。能将极致的入世和极致的出世结合在一起的女子,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该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心性? 书籍推荐:《生命的不可思议》
书籍推荐:《生命的不可思议》
作者:胡因梦
 启迪性:4.8分
        易读性:4.8分
       趣味性:4.8分
       推荐度:4.8分
推荐理...
  当你深深地扎根于你的体内时,成为你思维的观察者,你会很容易进入当下。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任何事情都不会动摇你。  
——摘自埃克哈特·托利的著作《当下的力量》
哺育你的内在保护空间
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去过地震灾区做心理救援,从灾区回来几天后,接到一个成都的朋友W的电话。
她参与创办了一个心理志愿者团队,刚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去地震灾区一个县为上千名公务员做心理辅导。然而,她...
    
我内心总有个添不满的黑洞,我总在期待一个温柔智慧坚强并且无比爱我的男人出现来添满我这个黑洞。这一切就是因为我家爸爸是妈妈,妈妈是爸爸,我所有的温暖都来自于爸爸,而成年后妈妈横刀夺爱,我与爸爸渐行渐远,爸爸的形象在我眼中也与日剧下,所以我孤单,我痛苦,我无能为力。  
——我博客的网友
广东南澳岛,一位父亲抱孩子过“小海湾”。
父亲节致中国...
  我小时候,我们那个小县城里有一个疯子,他有一个毛病,只要有许多人围观他,故意气他,他就会把自己的头往墙上撞。结果,三天两头都有人故意结成一伙,故意气他,看他的笑话。大家一直要看到他把头撞得血肉模糊,这才一个个咂巴着嘴,心满意足地各自走散。这就是中国人!  
——天涯网友“啃咸菜谈天下”
   “疯子!不可理喻!”
   “精神病!咎由自取。”
   “自作孽,不可活。”
   “...
    死亡,即是无回应之地。   
                     ——西班牙故事       
    毕节一个家庭的四名儿童喝农药自杀,这太虐心。   
    几年前,毕节也曾发生类似事情,五名流浪儿冬天,在垃圾桶取暖,都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这两起惨剧发生之前,我就留意过毕节,因那里频频爆出虐待儿童的事情,如:   
    贵州金沙县10岁的女童杨科贤饱受虐待已达5年之久,施暴者就是她的亲生父亲;   
    贵州 
毕节市 
的一对夫妇长...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情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如是说。
看到他这段话时,我很有感触,写了一篇微博:
如果太考虑别人,一个人就会失去自己的节奏。但身体总是要做一些努力,去找回自己失去的韵律与节奏。很多拖延症中,藏着这一渴求。
但无数人,失去了自己的节奏,原因是,身边有一个控制者...
一、失眠与自我攻击  
很多人失眠,原因是晚上头脑会特别清醒,会想很多事。这种情形下,最常想的是,某某事没做好,是因为我有多不好,为什么我就这么不好,我好一点,事情就不一样了……其中占主要内容的,就是自我攻击。自我攻击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所以,你未必能停下它,但可以告诉自己,这种自我攻击不是真的。
这种反思与自我攻击,是自我归因。自我归因,藏着这样的逻辑:其他人其他事物我没法控制,但...
是父母拯救孩子,还是孩子拯救父母?  
光从物质上看,是前者,因为离开父母的照料,那么孩子一定不能生存。
但从精神上看,后者可能更经常发生。
敏锐的心理学家,或者敏感的父母都会知道,每一个生于不幸家庭的孩子,都试图做过拯救者,想拯救爸爸妈妈糟糕的关系,想拯救脆弱的悲观的爸爸妈妈,想努力改变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只是,一些不够合格的父母,他们意识不到孩子的这种努力,要么干脆就无视孩子的这种努力,最终把...
                爱玩归罪游戏的,都是巨婴。       
一次咨询,一位来访者说,她爸爸永远都在怪罪别人,或者她后者她妈妈。譬如,一次他爸爸饭没做好,却怪罪她说:谁让你在这儿碍手碍脚,害我饭都做不好!
这个说法让我觉得太奇葩,觉得影视编剧们都未必能想到,于是就此发了一条微博,询问大家遭遇过的奇葩归罪事件,结果引起很多人吐槽,多数是说被归罪的,也有勇敢的网友说自己是如何归罪别人的。
例子很多,列举一些让我...
     做妈妈的不懂怎么才是对孩子好,她已经尽力去做好了,不怪她。
     既然我们了解到亲子关系对人成长的影响,就可以选择从现在起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变得独立。
     虽然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这是值得的,现在,一切还来得及!
                          ——新浪网友“清风女剑客9”在我博客上的留言
 
     在上一期的专栏文章中,我分析了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自杀这一事件,文章引起了无数人共鸣。在我的博客中,...
丁龙这个名字,没几个人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无人不知。
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系,不仅是全美最早的汉学系,也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与研究的一块高地。胡适、冯友兰、徐志摩、宋子文、马寅初、陶行知、陈衡哲、潘光旦、闻一多等在这里留下足迹;顾维钧、张学良、李宗仁、张国焘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的口述实录……
这一切,都来自一个卑微的广东“猪仔”:丁龙。
一百多年前,仆人丁龙希望,在美国一所...
男性偏秩序,女性偏融合?  
深切领会到,男性的力量偏秩序与分割,女性的力量偏融合。因此,男性易理性有逻辑,而女性易感性。
只有一种力量,就会偏,男性如不能融合女性力量,会成为只有逻辑的木头人,女性若不能融合男性的力量,就会缺乏理性,其感性则成为一种偏狭情绪。所以两性要相爱,而孩子则要在这两种力量中生育和成长。
相反,如果男性关掉了自己的男性力量,成为情绪化的人,他们的情绪化会比女性远为可怕。同理...
“为了父母,我必须考上一流的大学。”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不读书了。”
“妈妈快把我逼疯了,她整天唠叨,什么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哪所重点大学,什么你怎么学习成绩总不见起色,什么这次考试又因为马虎丢分了吧……我现在对学习厌倦透顶,一上课脑子里就响着她的唠叨,根本学不下去。”
“爸爸是个工程师,他从不打我骂我,但我特别怕他。只要我的成绩不进步,他一看我就拉下脸来,整天整天不理我。光考高分不行,我必须有...